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社会价值体系裂变,也牵动着每个家庭.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独生子女的比例日益增多,家庭结构也相应变化.伴随着“独生子女新生代”的出现,关于独生子女“现象”及其教育辅导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家长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研究是个跨世纪的课题。她形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又将以新的发展迎接下个世纪的到来。中国今天正在出现一个独生子女社会。独生子女新生代怎样跨世纪,怎样去拥抱现代化的明天,将是我们严肃思考的问题。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需要在世界的、历史的大背景下拓展她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家庭中,父母的性别角色观念比其性别角色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其中独生子女受父母性别角色行为的影响大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亲的影响力大于母亲,而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母亲的影响力大于父亲。这两类家庭中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与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父母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父母家庭角色分工的传统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可能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优化独生子女素质的机制替代江洪1.实现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是一个全面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这一进程,整个社会结构,运行机制以及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其中独生子女素质的现代化对于我国实现赶超型的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刘倩一、当代家庭模式的转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家庭规模会逐步由大到小,家庭结构也会逐步由复杂到简单,这是家庭演变的规律。但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往往比较长,变化速度往往比较缓慢。中国的计划生...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观的前瞻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独生子女的前锋已达到人大学年龄。1996年高校入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比例接近40%,准确把握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心理现状,寻求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对策是高等学校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跨世纪人才,研究他们的职业现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这对培养“四有”人才,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96年10月,对重庆大学、偷州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182名独生子女大学生(其中男生92人,女生叨人;文科学生99人,理工科学生83人;一、二年级139人,三、四…  相似文献   

7.
父母教养态度与独生子女的自私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教养态度与独生子女的自私行为董小苹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界围绕独生子女群体优势及个性品质等问题展开了多项调查研究工作,尽管采用的理论、方法不尽相同,但以下的结论基本一致:独生子女的体质和智力发育,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0,(23):33-34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徒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移外出,以及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夫妇相继进入老年,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增长速度加快。目前,浙江余姚市农村空巢老人已有近5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0%左右。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经济压力大、照料服务缺、精神慰藉少”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80年代初至今,独生子女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中外学者不仅注意到了海外华人的独生子女研究①,而且更多地关注于中国大陆的独生子女。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9年,国内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有关独生子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72篇,其中,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为把握近期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状况,笔者全面检索了90年代有关独生子女研究文献,结合80年代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的角度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和分析。互.研究的角度独生子女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它引起了各学…  相似文献   

10.
到2005年1月1日,中国的总人口达到13亿。25年前,面对令人棘手的人口危机,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如今,这一政策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问题,尤其是那些被称为“小皇帝”的不懂得与人分享生活的独生子女,将会对未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去年英国《卫报》记者凯瑟琳·贝内特曾对我国的独生子女问题进行了采访,特别对上海市的“小皇帝”们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1.
霍娜  吴宇 《阿拉伯世界》2003,(6):50-50,15
古埃及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们留在神庙、墓室里的象形文字、绘画与雕刻等文明遗产,几千年后,竟成为万里之外的两位黄皮肤中国人苦思冥想的研究对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正让遥远的埃及学走进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研究诞生以来,针对该群体的负面评价一直没有中断。有学者因此提出“独生子女神话”一词来专指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实证数据证实独生子女刻板印象是否客观存在。本研究以上海为例探索了中国城市居民对独生子女群体的普遍印象,证实了该群体的社会印象以负面刻板印象为主。研究通过形容词自由联想法和社区调查获取了与独生子女群体相关的12个高频形容词,其中积极形容词3个和消极形容词9个。在1088份拥有9—18岁子女的父母问卷中,分值最高的5个与独生子女群体相关的形容词分别为“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和“爱发脾气”,均为消极意义。数据表明,在与独生子女有直接接触的城市居民中.独生子女群体的社会印象以负面刻板印象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失独”描述的是一个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由于疾病或意外等原因死亡,而父母丧失生育能力并且没有另外收养子女的状况。当代中国的失独现象与失独问题近年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专家估计未来中国即将迎来近千万失独家庭,失独问题业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领取独生子女证书的家庭有8000多万个。其中,1979年第一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610万人以及比他们年长的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育期,由此催生出一个新名词:"独生妈妈"。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恰值母亲节前后,让我们走近这些"独生妈妈",看看昔日的"小公主们"是如何转变人生的角色,并承担起为人之母的责任的。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吴鲁平一、引论1.问题的提出社会参与是指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心、关注及其了解,是青年社会参与的一种低级形式。而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  相似文献   

16.
姚丽云 《社会学》2005,(4):13-19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社会文化中找寻本土概念以研究中国社会,是许多港台和大陆学者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其中“人情”一词更是成为了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出发点,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年发展,2000年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1亿多的独生子女就意味着有1亿多个独生子女家庭和1亿多对即将进入老年期的父母。怎样给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成为一个摆在社会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独生子女社会参与的素质准备苏颂兴面对我国独生子女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品行、能力等方面的明显缺陷,一个着力培养独生子女适应跨世纪整体素质的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把造成独生子女缺陷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兄弟姐妹。这固然不可忽视,但决不...  相似文献   

19.
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女——关于厦门小学生行为、学业及家庭教育的调查●胡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环境与非独生子女究竟有何不同呢?是不是象有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而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于1995年6月在厦门市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80年至2011年收录的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研究主要分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研究和针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的教育研究两大类型。对比研究中,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结论.大多数研究结果倾向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有优势和劣势。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上。研究结果认为独生子女的很多问题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家庭、学校各方面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在制定教育对策时需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纠正教育误区。对独生子女教育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成为解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现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