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马迁完成《史记》以后,一再自称“述往事,思来者”。这既是其说明著史目的之言,更是对毕生治史反思之语,简洁的语言中寓含深刻的思想。根据《史记》的内容,可以从历史认识、以史为鉴的思想、考察历史的方法及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体察司马迁对前人的继承与超越,理解其“述往事,思来者”之义,把握《史记》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达十年之久的布莱尔政府的执政理念之基是“第三条道路”。在“第三条道路”框架之下,布莱尔政府的教育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前保守党“新右”思想的继承,再融合了一些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从而在“继承”和“融合”的实践中致力于寻找一些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司空图的生平与诗作,对他的诗论中的核心观点“三外说”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和“象外之象”中所包含的佛、禅、道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司空图的“三外说”既是对前人创作实践及诗歌理论的总结发展,也是佛禅道思想影响的结果,司空图体察到文学创作过程与佛禅道哲学思维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注重启示与象喻、追求言外之意,因而将佛禅道内省的功夫引入诗论中,作为诗歌创作构思的重要环节,把玄学言意之争和道家修身养性的观点与佛教对法、相的感悟和禅宗的心性修炼方法结合起来,对诗人如何处理言意关系,如何感悟自然,如何选取意象创造意境等提出了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15日,《光明日报》社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论原创·奖原创”学术论坛,就学术原创的意义、学术原创的标准、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与学术创新,以及学术共同体不同成员在学术评价中的责任等问题,多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深学者到会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会议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尤其离不开创新。华东师范大学推出旨在鼓励学术创新的“思勉原创奖”,以创新的方法奖励创新,一经面世就为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体现了一所大学的远见、担当和胸怀。2008年,“原创奖”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首次评审。三年后,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命名的“思勉原创奖”,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开始面向全国组织评选。学术原创成果的评价机制健全与否和学术生态密切相关。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大潮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不断向学术领域渗透,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暗箱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华东师范大学创设“思勉原创奖”,把着眼点放在“原创”上,抓住了当前学术界最核心的问题,对学术平庸说不,对学术不端说不,有助于突破成果评价等制约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三远”法观点,表达了构图形式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意境;农业文明社会形态所产生的山水画,其发展变化与时代特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通过对古今一些山水画家作品分析,证实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画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全面概括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思想,介绍了他在学术上的“三个理论基石”,及在文化、哲学方面的两大成就;重点论述张先生的哲学之“精髓”——“兼和”思想,以及“兼和”思想的理想价值;表述张先生的为人之道。作者以亲身经历的第一手素材,展示出张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不仅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把“重义轻利”思想与“理”联系起来,对其作了本体论的论证;其意义就在于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既要重视“利”,也要重视“义”,当“利”和“义”冲突时首先要取“义”。  相似文献   

8.
清初儒者对于朱子学有“尊朱”、“辟朱”、“述朱”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以陆陇其、颜元和陆世仪为代表。由于学术观念和价值立场的差异,陆陇其和颜元对陆世仪的评价存在着“褒中有贬”或“先扬后抑”的矛盾现象。从“以陆释陆”的内在视角出发,不难发现陆世仪具有学术态度之包容性、思想宗旨之圆融性、道德践履之笃实性的典型特征,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清初朱子学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以来,“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与专业学术造假公司“武汉佑达科技有限公司”相继被曝光,留给我们一联串的思考。治理学术抄袭,除了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和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外,从法律角度而言,我们还应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自问世以来,就被视为指导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纲领文件,然而近年来却出现“抄袭说”等不同声音。“抄袭说”主观上想通过贬低《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以拔高蒋百里、陈诚之作的历史地位,然而客观上却走向历史的虚无化。为了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双重危害,就必须对相关的文本进行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现象学还原,进而在反驳“抄袭说”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章学诚对南宋郑樵校雠理论的发展 ,其要有三 :一、扩大了“校雠”的范围 ;二、将郑樵剖判学术流别的思想上升到“校雠”之根本任务 ,并提出“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系统思想 ;三、完善和丰富了实现“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这一校雠之根本任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汉学界关于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艾朗诺(Ronald Egan)、卜寿珊(Susan Bush)、许龙(XU Long)、包弼德(Peter Bol)从书论、画论与文论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书论研究集中于书法展现个性、风格多样化、书法“无法”以及“书与道俱”等思想;画论研究关注苏轼的文人画理论以及形神兼备、胸有成竹等主张;文论研究则重点阐述苏轼的文学思想、文艺批评和创作理论。美国汉学家们从自身文化传统出发,结合个人学术兴趣,择取独特维度对苏轼文艺美学思想予以观照。研究往往突破艺术领域,在历史、哲学、政治等更为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评判,视角新颖、结论合理,体现出较为宏阔的学术视野。虽某些理解略显偏颇,但瑕不掩瑜,仍可为国内学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勰法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勰的法律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继承和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成分。在当时各种学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融的背景下,在当时各种学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融的背景下,他通过对儒法两家关于法律和刑赏的观点以及前人各种法律主张的归纳与阐发,提出了一些带有民本主义因素的主张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法律观点,如“以民为本,宽法慎刑”、“赏罚严明,赏平罚当”、“多德少刑,养民富民”等,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荆浩是唐末至五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开北派雄浑山水画之先,成为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师法的对象,对其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还写作了《笔法记》一文,阐述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笔法记》提出山水画"图真"六要"四势"二病"等美学观点,强调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与山水画评论中的作用,将山水画美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郭熙、韩拙等人的山水画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重点在于论述荀学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正”和“负”的研究方法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荀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中国哲学史新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的指导下,融合新理学体系对荀子哲学进行重构,阐发荀学思想的价值,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智慧和营养。  相似文献   

16.
伍铁平教授著《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得以面世,说明出版界、学术界对学术讨论、学术批评及反对不良学风的支持。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书收集的19篇文章,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学术讨论、学术争呜;其次是学术批评,指出并纠正一些语言学著述中的错误,即属改错性质的;第三则是对一些不良学风、抄袭现象的揭露,即属“批评”类型。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告作者朋友     
·本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刊物,一贯坚持“学术,学者之学术;观点,学者之观点”的务本精神,真诚与以学术为事业的朋友结缘,欢迎您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将秉承“支持真正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学术事业”的理念,以快速和重大力度为您的学术作品出版与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能为解决现实民族问题提供智慧、经验和借鉴;二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智慧和借鉴,还能给正确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以启迪;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中的“推诚布信”、“和而不同”等观念同样适合现代人的交际方式,可以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准则.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二是研究民族关系思想既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十大观点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大一统”,二是“爱之如一”,三是“推诚布信”,四是“因俗而治”,五是“以夏变夷”,六是“先守身而后四夷”,七是“推亡固存”,八是“以水洗血”,九是“夷夏一家”,十是“以夷治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的源与流,可以说皆由先秦诸子所奠定,《天下》篇作者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精神.纵论天下诸子之学术;而且作者筚路蓝缕。《天下》篇也属中国学术史开山之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此重要的作品,在作者和内容评价上历来却存在着重大分歧,自“五四”进入“疑古”时代以后,分歧更加明显。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有关《天下》篇著作权的两派观点与论据进行梳理,并且从提供新资料入手,将《天下》篇著作权重归于庄周;二是以惠施为例证。对以胡适为代表用“科学主义”评价名家而至今仍一统天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所谓“科学主义”的评价,不仅是对诸子思想的误解,而且是扭曲了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墨经》名学探讨了名之界说、名实关系、名的分类、正名原则以及名之谬误,其中包含深刻的指称论、语义、语用和语境等符号学思想。从现代符号学观点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