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岑特米哈伊一生致力于创造力和心流体验的研究.基于实证研究基础,他提出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和心流体验理论,并不断在研究中丰富和完善理论模型;作为积极心理学运动的联合倡导者,他在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做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从而为开展创造力、心流的研究和探索如何促进人类的幸福做出了积极贡献.论文将从奇克岑特米哈...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特性发生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附加在产品或服务上的消费体验。运用SPSS和LISREL统计分析软件就大学生的牛奶消费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显示,大学生牛奶消费中感觉消费体验、行为消费体验以及投资回报消费体验直接影响品牌忠诚度;而情感情绪消费体验、关系消费体验和思考消费体验则对品牌忠诚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智能手机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消费。构建了消费者智能手机体验营销、人格特质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体验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格特质对体验营销与顾客满意度关系有调节作用。智能型手机厂家在进行营销推广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消费者从感官上、情感上、周遭事物的联想上以及实际行动的体验上,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认知,从而提升顾客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推广策略,从而提升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验消费与顾客体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市场的竞争来看,市场就是消费的心.今天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赢得消费者的心.从国内外实践和理论分析来看,今天消费者的心理最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需要的是体验.因此,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应该转到为顾客提供"全面客户体验"的管理理念上来.  相似文献   

5.
消费体验是继关系营销后又一新的研究内容。20世纪80年代,消费体验随着服务经济兴起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沿。消费体验研究史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裂化期四大历史时期。消费体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完整消费体验模型的构建、加强实证型的研究、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方法与探索企业消费体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的体验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体验经济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旅游业和体验经济的内在互动关系以及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消费变化趋势,从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体验氛围的营造、旅游体验营销等方面阐述了旅游的体验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的积极性之假设和美德追求的内容,是哲学分支价值论所研究的内容,而价值论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假设。从价值论层面来分析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体验及幸福感等理论内涵,实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第一表现在价值观影响情感,是情感活动发生的基础,同时情感也对价值观有反作用;第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体验的核心,而对幸福的判断恰恰是价值论要提供的标准;第三,良好的道德行为增进人的幸福感,一个人的幸福必然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而通过道德行为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够确保幸福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社会经济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形态时,是体验消费的凸现。体验与服务的区别在于,虽然体验与服务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和统一,但服务是以生产者为创造价值的主体,消费者只是一种服务对象。而体验则是一种双主体的效应,并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谐创造价值。毫无疑问,这一新的体验经济理论为高尔夫的营销理念和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消费和谐是消费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消费与其它外部环境处于和谐运转状态,消费和谐理论是和谐理论在消费领域的运用,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框架之上的。从系统理论与和谐理论看,消费系统与外界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机制及其条件,各子系统的和谐均衡条件为各自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其要素价格之比;消费系统的和谐运行中消费者是推动消费系统由不和谐向和谐运动的主要推动力,又是打破消费系统和谐的主要参与者。当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时,消费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会达到均衡的和谐状态;消费和谐的动态机制包括和谐运行机制、和谐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9,(3):120-124
社会现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仅仅是感官的满足已经不能达到消费者的消费目的,消费者需要获得品牌体验来满足自己对产品的全面了解从而促进消费行为,于是品牌体验成为企业的发展重点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由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学者对品牌内容的理解较为宽泛,对品牌体验的维度划分有所出入,均偏向对自身领域的适用性及前人理论的延伸,多与品牌忠诚度及品牌满意度等因素进行关联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鲜有对品牌体验的单独研究。基于此,对国内外品牌体验概念、维度及研究方向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学者研究的汇总梳理与对比分析,从品牌体验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研究区域四个方面提出关于品牌体验的研究建议,指出贴近国情,注重实践的研究方式,为品牌体验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休闲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休闲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休闲消费的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休闲消费结构在层次上由粗放型结构主导,在内容上表现为"三重三轻"的倾斜型消费结构.基于带动休闲经济整体发展,满足消费群体多元休闲需求的视角,休闲消费结构升级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调整和优化休闲消费结构内容包括:培育高素质的休闲消费主体,促进休闲消费知识化和丰富化;培养自主性休闲消费理念,推动休闲消费文明化和健康化;全面提升休闲产业,改善休闲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2.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厦门邮轮港口的邮轮接待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分析厦门邮轮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游客体验的角度,对如何优化厦门邮轮港口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命意识是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体化表现,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情感交流现象,其作为人所共有的特殊心理情绪,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具体到宋代隐逸词,其生命意识由自由之心、闲适之情、空灵之境构成。文章通过细读文本、考察文化,对宋代隐逸词三个层面的生命意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审美观照,从词作的深层意蕴中,探究宋代词人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中国职业女性休闲的限制因素、休闲活动本身存在的制约、如何发展有意义的休闲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借用苏珊.萧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心理学的"阻"与"畅"的概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性别体验的复杂性,以展示中国职业女性参与休闲活动的障碍与机会。  相似文献   

15.
休闲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休闲生活现状值得关注。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从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认知三个维度对本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同龄城市女青年休闲生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贫困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休闲时间严重不足,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仍处于消极型的休闲层次类型;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她们已经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封闭的休闲空间及拮据的经济条件所限,她们的休闲动机仍停留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中前两层的初级需要。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的书稿《文学创作心理探珠》的一章,探讨的是作家创作的心理体验问题。文章通过创作现象透析心理体验的实质。本文选取了三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逐层深入地子以心理阐释:创作有捷径吗?关键在于独特的心理体验;佳作是怎样产生的?它是生命体验的绝唱;作家为何自杀者多?乃是生命体验未能“分隔”为审美体验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休闲已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美学应投以必要的关怀,作出解读,给出评判,给予引导,这正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休闲不仅是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和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美学概念和文化范畴。休闲具有不同的审美含蕴、结构层次和风格类型,其中审美自由是通达休闲美的前提条件,审美情趣是休闲美的核心意蕴,而审美体验则是连接审美自由与审美情趣的桥梁中介。三个要素之间相互沟通,有机关联,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休闲美系统”。  相似文献   

18.
伴随现代化的发展,日常休闲有被消费主义围困的危险。休闲时间异化为消费时间主要表现为:节日的庸俗化和日常生活的沉沦。休闲、节日、日常生活都立足于人的社会文化生存境遇和历史记忆体验。因此,从生存论视角反思日常生活之"真"并开启日常休闲的快乐生产有利于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顾客体验具有传统商品不具备的高价值.顾客体验理论源于体验经济和顾客消费需求的交互作用.顾客体验具有个体性、感知性、情感性、价值性等主客体特性,有感官、认知、心灵等六种体验类别.顾客体验主要有“心理体验说、流体验说、组合体验说和战略体验模块说”四大学术观点.未来的研究趋势应从现象学视角研究顾客体验的本质内涵、生成机理;关注顾客体验的非理性内容以及加强定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活体验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对中国西部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共计809名农民(务农394人、农民工415人)生活体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西部农民生活平淡无奇;农民工比务农更感生活百无聊赖,空虚乏味;女农民比男农民更感到生活单调;(4)在所有男农民中,男农民工生活压力更大,空虚感更强。而在所有女农民中,女农民工空虚感更强,生活压力更大。同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