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描绘的按劳分配,是没有商品货币参加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证书为媒介,直接从社会储备中领取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后来的历史发展超出了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主义历史价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原因 1、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论述 四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决定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几种所有制形式和由这些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社会劳动性质的特点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之间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世界体系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3.
馬克思在《資本论》中关于商品的定义,明确指出商品具有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換价值。这个定义既适用于研究資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也适用于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总是把使用价值轉化为价值,具体劳动轉化为抽象劳动,作为商品和商品生产的特征。我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购买力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把“购买力多少”和“錢多錢少”混同起来的说法。有些同志只要看到国家供应的某些商品超过了群众可以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数量,就以为这是“货币少了”;反之,他们只要看到国家供应的某些商品少于群众可以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数量时,就以为这是“货币多了”。从这种看法出发,这些同志常常把上述现象归因为银行发票子太少或太多,要求银行用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苏联和中国的大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不论是著书立说,还是登坛讲学,当谈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或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时,总说劳动力商品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这种说法在《资本论》解说和《政治经济学》教材之类的编著中,比比皆是。例如:有的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相似文献   

6.
论信用经济——读《资本论》第三卷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人们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三个具有特征的经济运动形式而互相对立起来。”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种经济形式对等并列,他指出能够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但认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且认为:“货币经济只表现为信用经济的基础。”可见,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高级阶段。 一、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一种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按劳分配,则是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探索广泛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共同点及其差别,以及按劳分配的形式、制度怎样适应商品货币关系和怎样更充分地利用价值、价格等经济杠杆实现按劳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星同志在《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见《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1期)一文中,肯定了全民所有制经济內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商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问题的观点是发展的,强调了肯定生产资料是商品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些看法都是正确的,令人读后受到启发。但在论述商品交换中是否发生所有权转移,以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之所以存在商品交换的原因等问题上,我们认为,有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党在理论上一个新的重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他把商品货币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叫做“商品生产者社会”,也有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在《资本沦》第3卷中,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经营业如何产生并发展成为银行信用制度,银行信用制度又对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育,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以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为基础,而货币的这一职能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商品流通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一切社会条件下商品经济所具有的一般规律,而且社会主义资金也必然具有垫支性、循环周转性、价值增殖性和补偿性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资金与资本具有共同性.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个开放统一的资金市场,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月刊》1981年第6期发表了韦行、齐杜蘅两同志的《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一文。该文断言“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只有“一般商品”才是货币的本质所在和正确定义。对此,本人不敢苟同。下面我谈点自己的看法。韦、齐两同志认为,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特殊等价物的‘特殊’同特殊商品的‘特殊’是一样意思”,当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后,特殊等价物转化为一般等价物,特殊商  相似文献   

12.
于凤村同志就商品經济問題写了不少文章,其中《申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論商品經济》两篇文章,强調了必須很好地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意见,我基本同意。但是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唯一条件、“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毛泽东商品货币理论的新发展邓水兰,李先坦毛泽东的一生是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他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的理论,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试就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的理论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近几年来较为流行的一个时髦论点。笔者认为,这一论点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实践中是非常有害的。 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人不是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并作了科学说明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我们知道,商品经济虽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起点,作为商品价值独立存在形式的货币还是资本运动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并不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的事。当一个劳动者用自己生产的商品或用这些商品换到的货币,去交换别人生产的商品时,他是用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交换别人劳动创造的同样价值。货币在这里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起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只有当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它,即让其劳动,一方面生产山新的商品;另一方面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所以,马克思说:“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资本沦》第1卷,第193页)。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商品意识     
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必然要产生的商品意识,是不以人们的意愿泯灭的。过去一度把商品、货币排除于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之外,理所当然地也把商品意识当作资本主义意识看待。这种观念至今束缚着一部分人的头脑,给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来障碍。因此,正确地评价和对待商品意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系重大,有必要作出符合实际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学界,不少人都在事实上把“交换”和“商品”看成是同义的。似乎凡是分工生产和互相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凡是有交换关系的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就推导出不仅私有交换经济是商品经济,公有交换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论点。经济学家骆耕漠在最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社会主义商品货币问题的争论和分析》一书第一分册中,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中,人们只敢讲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不敢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总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而把商品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并认为计划性就是集中统一,把集中统一的程度作为衡量计划性强弱的标准。把强化这种计划体制看成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把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看成是抵制和消灭资本主义因素。结果,这种计划体制越强化,经济活动被管得越严越死。商品经济越限制,国民经济就越缺乏生命力,最后致使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陷入一种僵局。它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困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主要著作中预测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因而也不存在和商品范畴相联系的价值和货币。十月革命以前,在社会主义者的文献中,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1902年考茨基在他所作的题为《革命的第二天》的讲演中,曾经表达了以下的见解: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消费选择的自由和职业选择的自由,也就必须存在价格和货币。但考茨基并未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十月革命前后,一度流行着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的,这是贯穿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的一条隐性线索.《巴黎手稿》侧重把货币的神圣幻象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大纲》则侧重揭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在此基础之上,《资本论》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把货币批判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透视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20.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