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奥地利文学,理应包括布拉格德语文学,这不仅是因为以布拉格为首都的波希米亚早在1526年就并入“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归奥地利皇帝(哈布斯堡王室)领导,而且还因为布拉格的德语文学历来与奥地利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370年  相似文献   

2.
1618年—1648年的30年战争,是波旁王朝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这次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的失败而告终。30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衰落,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德意志地区没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各邦国纷纷独立。在新形势下,普鲁士王国开始崛起,并成为奥地利的劲敌和后来欧洲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横扫欧洲的1848年革命中,匈牙利革命占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对它给予怎样的评价才恰如其份?这是1848年欧洲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自从1526年匈牙利军队在莫合赤战役中被土耳其军队击溃,强盛一时的中世纪匈牙利王国复灭后,匈牙利就逐渐陷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到1848年革命前,匈牙利已完全成为奥地利的附庸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依附于奥地利。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他派驻在佩斯的总督掌握了匈牙利的军政大权;形同虚设的匈牙利议会不仅毫无权力,而且被哈布斯堡王朝强迫从佩斯迁到靠近维也纳的波若尼城,严加控制;哈布斯堡王朝还不准匈牙利拥有自已的军队,而奥地利军队则横行在匈牙利各地;匈牙利的一切民族文化也都被禁止,德语被定为官方语言。在经济上,匈牙利成了奥地利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上扩建而成的,故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廷帝国。拜占廷帝国同西罗马帝国一样遭到奴隶、隶农起义以及外族的入侵,西罗马帝国因此而寿终正寝,而拜占廷帝国却续继存在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才被土耳其消灭。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科穆宁制度是1081年阿莱克修斯上台后建立的以皇帝为中心、以皇帝的家族为统治基础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确立了皇帝家族和军事贵族的统治地位,建立起庞大的皇帝家族对非皇帝家族的绝对优势,为科穆宁王朝前三位皇帝提供了坚实的统治支柱,使他们加强了中央集权,恢复并保持了对贵族、官僚政治、军队和君士坦丁堡民众的控制,最终遏制了11世纪以来十分严重的贵族叛乱和阴谋活动,为拜占廷帝国在1081—1180年出现的百年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改变地缘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劣势,以及获得商业利益,1536年,冠以"笃信王"称谓的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与基督教世界的敌人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结为同盟.法土同盟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维持了欧洲的国际均势及其政治多元化特性,促进了欧洲外交观念的变化和中世纪欧洲统一意识的崩溃,而且在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新教改革的成功和法国在东地中海经济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导致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的原因很多 ,但军队的堕落是重要原因。军队发动内战 ,动辄废立皇帝 ,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军队忙于内战 ,疏于边防 ,选择能够给予他们最多战利品的人作皇帝 ,使帝国长时间遭受血腥内战和外族入侵的折磨。持续不断的内战中 ,军队像侵略者一样劫掠城市 ,罗马帝国陷入无政府状态。三世纪危机对罗马帝国是致命的打击 ,帝国从此拉开衰落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拜占庭的历史分期与早期拜占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古典的罗马帝国到中世纪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是延续性的, 由此应该以君士坦丁皇帝统一地中海世界 (324 年) 为拜占庭历史的开端。4 ~6 世纪是自古典罗马帝国向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重要过渡时期, 查士丁尼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此外,中期拜占庭 (565 ~1081 年) 是拜占庭最为强盛时期; 晚期拜占庭 (1081 ~1453 年) 则是拜占庭的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9.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的一个皇帝罗慕洛,为不可一世的西罗马帝国举行了殉葬礼。这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呢?毛主席告诉我们:“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探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我想,按照毛主席的这个思想作指导最恰当。奴隶制经过发生和发展,到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达到了它的最  相似文献   

10.
皇位大拍卖     
朋星 《可乐》2008,(7):70-70
古罗马历史上,曾上演过一出丑剧:高贵尊严的皇位竟然被公开拍卖,有人出高价当上了皇帝。公元193年3月28日上午,200名罗马禁卫军发动兵变,杀害了他们本该保卫的皇帝珀蒂纳克斯,王位出现空缺。当时,罗马帝国皇帝不仅统治着意大利本土,而且统治着东到幼发拉底河、西至泰晤  相似文献   

11.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位于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由杜克·鲁道夫四世公爵于1365年3月12日创立,有近640年的历史。维也纳大学是由政府出资办学的公立大学。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之高,使其不仅成为奥地利最大最强的高等学府,而且是公认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名符其实的国际性大学和国际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最著名的多元化巨型学府和科学殿堂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个世界上,中国的万里长城也算是大名鼎鼎,人人皆知了。但除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在英国的不列颠岛上也有一条长城您听说过吗?英国这条长城就叫哈德良长城,而且在欧洲颇有名气。这条英国版长城是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下令修建的,所以也称为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历史,是罗马帝国在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从建成后到弃守,它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哈德良  相似文献   

13.
相对而言,匈牙利的乡村复兴是一种新发展,新得似乎没有真正为人们所周知。事实上,在经济、文化和精神方面,乡村复兴已经在进行之中。匈牙利的乡村复兴植根于对匈牙利不同发展前景的构想。其中一种前景是达到奥地利的生活品质;奥地利是我们在1867-1918年奥匈帝国统治期间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国家;在那之前的几个世纪里,我们生活在哈布斯堡帝国。另一种前景是以家庭在物质、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幸福为基础,使经济、文化、社会和精神生活和谐发展,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我的观点是:我们要与丝路沿线的人民和谐共生,共创一种欧亚未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自问世以来,被认定为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之作,受到人们的忽视.事实上,如何看待这一文本的价值和地位,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神圣家族》这一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出发,结合这一时期马克思前后期著作中的思想逻辑线索,初步探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以客观估价《神圣家族》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叶舟 《中华魂》2014,(22):41-41
“皇帝”,这是个神圣的字眼。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撕碎清朝的黄龙旗结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才算走到尽头。但“皇帝”一词的出现,要远远比秦始皇早得多。  相似文献   

16.
东、西罗马帝国从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在罗马历史上称帝国时期。公元一至二世纪史称前期帝国,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它的版图北部扩大到今日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东部到达幼发拉底河,南边包括埃及、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  相似文献   

17.
塞维鲁为罗马帝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皇帝。他结束了193年爆发的内战,建立了塞维鲁王朝。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塞维鲁进行了军事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增加士兵军饷、改组近卫军等等。作为近期目标,塞维鲁达到了目的,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并没有实现对军队的彻底治理。他死后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大学 (UniversityofVienna)位于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由杜克·鲁道夫四世公爵于 1 365年 3月 1 2日创立 ,有近 640年的历史。维也纳大学是由政府出资办学的公立大学。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之高 ,使其不仅成为奥地利最大最强的高等学府 ,而且是公认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 ,名符其实的国际性大学和国际研究中心 ,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 ,最著名的多元化巨型学府和科学殿堂之一。学校现有 8835名教职员工 ,学生达 86775名 ,其中留学生已超过 1 0 0 0 0人 ,占 1 2 %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的 1 2 8个国家。学校设有 8个学院 …  相似文献   

19.
皇帝处于罗马帝国政治体系的核心。即使在不列颠这样的偏远行省,通过一定的途径,皇帝仍使自己的权力在居民中实现了合法化。遇到紧急军事情况,皇帝会出巡行省。但了解行省要求更日常的途径是批复来自行省的申诉。在希腊罗马文化中,人与神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是不死的和强大的,皇帝的所作所为容易突破这条含糊的界限,把皇帝的地位从人上升到人神之间。广泛流行的帝王崇拜集中体现了臣民对皇帝权力合法性的认可。但皇帝统治主要满足于对来自下层的压力和要求做出反应,具有被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群众史观的理论原点。《神圣家族》中群众史观的论证逻辑与“神圣家族”讽喻的三重批判逻辑具有同构性:第一,“神圣家族”隐喻的宗教批判逻辑推翻了概念较之于现实的绝对地位,戳穿了精神创造历史的谎言,进而打破了所谓基于创造批判精神来确定历史创造者的标准,与之对应,也就消解了精神与群众的对立;第二,“神圣家族”隐喻的政治批判逻辑重释国家与群众的关系,指出生活在去宗教的世俗国家中的个人虽然可以在政治层面摆脱宗教束缚,进而作为虚构的政治国家成员获得抽象的形式自由,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依然无法逃脱被压迫的不自由状态;第三,“神圣家族”隐喻的经济学批判逻辑揭露了道德教化论和阶级调和论的思辨本质,反对离开社会经济基础空谈所谓思想变革,指出消除群众贫苦处境的根本路径是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