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气体产业和设备公司发展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确保气体传输的安全。本文介绍了气柜、具有净化机制的特殊源系统以及监控设备(包括警报器、阀关闭装置、限流器和气体检测器)。为了正确地认知何种危险会与气体维护相关,同时避免鲁莽所致的交叉使用(例如将氧化剂的系统误用于易燃物),对于气瓶和设备的合理标记也同样重要。本文关注于作为一个站点范围内气体传输系统一部分的气体安全设备。有关的材质、选择标准、基本的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问题都在下文关于安全和气体纯化的内容中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性质有两种观点: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仅仅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资格或许可,是政府的一种新型管制工具;或者,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立法实践中,温室气体排放权基本上被视为一种政府管制的工具。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看,温室气体排放权其实是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取权,应当作为一项财产权利。根据新型财产权的观点,温室气体排放权是国家为了解决气候领域的公地悲剧而创设的具有公法和私法双重属性的管制性财产权。  相似文献   

3.
全井段钻柱在井内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不可能得到比较完美的解析解,如果采用室内试验或者现场试验研究,其成本又会很高且很难实现。因此,在弹塑性力学、岩石力学和钻柱力学的基础上,以四川某井基本钻井参数和钻具组合为依据,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塔式钻具钻至1486m井深时的全井段三维钻柱模型和相应的井筒模型,并且建立了钻头与岩石以及钻柱与井筒之间的随时间变化且有摩擦系数的接触关系和相对应的泥浆钻井模型,对比分析了钻柱在动态钻进过程中的井口参数、钻头上压力和转动速度以及全井段钻柱的弯矩扭矩变化等结果,得出气体钻井与泥浆钻井全井段钻柱的运动规律以及钻铤失效机理的差异。为认识气体钻井全井段钻柱的运动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气体钻井中钻柱力学、井斜控制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组网通信技术的的温室大棚烷径类气体异常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和协调器模块组成,支持多点气体浓度信息采集,气体阀门开关控制功能.系统基于ZigBee模块cc2530设计,采用ZigBee组网通信2006协议栈组网.实验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可靠,能满足温室大棚对烷径类气体异常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现有气体传感器分辨率差、稳定性也欠佳的问题,急需发展智能气体传感器技术。文中介绍了智能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利用三类不同气体传感器组成了气体传感器系统,用模式识别技术对6种不同气体不同浓度的36个样本进行了测量和识别,并对6个未知样本进行测识,识别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特殊气体远程网络监控技术是半导体工艺、航空航天、煤炭石化等领域安全生产的前提与保障。针对特殊气体复杂现场监控和高可靠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ModBus TCP/IP以太网的特殊气体远程探测与监控系统,可以集中监控管理现场的终端气体探测器、控制柜和EMO(Emergency Off)等设备。针对性地研制了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工艺过程的特殊气体网络监控系统,经现场测试与应用,能够满足高可靠性现场在线监测与控制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勤  王克强 《南都学坛》1999,19(3):62-66
根据流体的稳定性原理,用化学热力学方法系统探讨了气体的稳定性,发现气体的过冷极限对比温度与对比压力之间存在的普遍规律。结果表明,气体的过冷极限与气体的压力密切相关,压力愈低,气体的液化所需要的温度愈低;液化气体的有效方法是在对气体加压的同时降温。据此发展了预测气体过冷极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化工计算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和图表对比分析得到vdW气体反转温度与压强的函数关系,将氢气、氮气vdw反转温度和反转曲线与实验值比较发现,曲线在最低反转温度附近有较好的吻合,从而说明了vdW方程是气液系统相变的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建的可视化气体水合物反应实验台,对质量分数为0.2%的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式为C12H25SO3Na)水溶液和HCFC141b在单根水平换热管外生成气体水合物的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观测,通过照片和采集的温度值对水合反应的过程特性进行了描述,发现气体水合物和冰的生长形态完全不同,它不是围绕着换热管生长,而是沿着固体表面(换热管表面)渗透到制冷剂相中生长.采用表面自由能理论进行机理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水溶液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换热管表面自发渗透到制冷剂相中.据此可以认为,在间接接触换热式气体水合物蓄冷系统中,如果在换热器外增加垂直金属翅片,将有利于改进气体水合物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CO2气体冷却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性能分析,根据CO2制冷剂在亚临界区和超临界区的换热特性,以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和水冷气体冷却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测试需求研制了能够全面测试CO2气体冷却器性能的实验台。其可测试的换热量范围是1.6~32.0 kW,测量精度高。实际选用了一个气体冷却器做验证,结果显示2种测量方法的偏差小于4%,满足企业验收标准。此实验台的设计可为相关性能测试实验台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石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石油企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其对外石油投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就驱动因素而言,既有企业的内在需要,又有国家的政治需要,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存在一致性;在区位选择时,资源国石油储量的丰裕程度和品位优劣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当地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布局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要接受政府的引导,且其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形成也离不开政策支持。我国石油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石油投资合作,在实现企业利益的过程中促进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耦合。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泡沫塑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其防火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火灾时能放出使人窒息死亡的毒气 ,特别是近年来已在一些场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文章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的毒性分析 ,探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防火措施 ,并提出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火灾初期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如何在一些场所有效、安全、合理地使用这一材料。  相似文献   

13.
索科洛夫提出的气体动力函数法是喷射器经典的设计方法,但是其基于理想气体的假设使得该方法应用于高压的真实气体时误差较大。运用气体热力学方法,从焓和定压比热容的定义入手,引入真实气体等熵温度绝热指数和等熵容积绝热指数,结合能量方程,推导出基于真实气体的气体动力学函数理论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了基于真实气体的气体喷射器与气力输送喷射器的基本方程。与索科洛夫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压工况下,基于真实气体的修正方法与索科洛夫设计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说明修正的设计方法覆盖了索科洛夫设计方法;但在高压工况下,两种设计方法的结果差异明显。基于真实气体的修正弥补了索科洛夫设计方法的局限,可适用于全压范围的喷射器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安—新肇地区天然气分布在形式上受构造因素控制而集中在各个鼻状构造的高点或轴部,但不同的鼻状构造上探井天然气显示的不均匀性暗示着本区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复杂性,实际上,控制本区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是断裂与砂体展布,鼻状构造倾没方向和断裂走向以及砂体变薄与尖灭方向三者的匹配关系决定了本区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难易程度、规模、类型和分布,而断层倾向盘的天然气聚集效应是本区断层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弹性模量计算地层含气饱和度丰富了利用测井资料对储集层进行解释、 评价的手段, 提高了含气饱和度这一重要参数的解释精度。由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得到的纵、 横波速度信息以及密度信息可以计算出岩石弹性模量参数。根据 Gassmann 方程所描述的低频情况下岩石颗粒、 岩石骨架和流体体积模量与不同孔隙组分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含气饱和度与地层饱含气、 饱含水时岩石骨架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的关系方程, 从而得到基于弹性模量的地层含气饱和度计算模型。实际测井资料解释处理结果与试油资料符合, 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天然气管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入手,推导出在一定管道条件下,管输成本与运距、输气量的关系,从而说明了我国制定的按管输运距收费的办法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也指出了其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实行国际通行的两部制收费办法的建议,为国家科学地制定管输收费方法提供了可作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系统对比普光和元坝气田的天然气成藏特征,可为邻区及其他盆地礁滩油气藏勘探提供参考。利用天然气 组份和同位素资料、岩石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开展了普光和元坝气田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储集层的 规模与物性、圈闭类型与运聚过程、构造变形和保存条件的对比研究。认为天然气藏特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4 个方 面: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与热演化程度和气烃岩母质类型的变化有关,普光气田烃源岩厚度与生烃潜力较元 坝气田大;普光气田以飞仙关组鲕粒滩相优质白云岩储层为主,而元坝气田以长兴组生物礁、礁后浅滩相优质白云岩 储层为主;普光气田为构造岩性气藏,元坝气田为岩性气藏,天然气晚期调整改造较普光气田弱;多期构造运动的叠 加,形成较为发育的断层裂缝系统,但区域性的巨厚膏盐盖层使得绝大部分的天然气得以保存。位于生烃中心且具 有充足的原油裂解气源、完整的膏岩盖层是形成两个大气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源岩排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煤源岩在埋深500 m左右同时进入排甲烷气、排重烃气门限,并于2 000 m左右进入排液态烃门限。在埋深为3 500m左右达到排烃高峰。现今1 m3源岩排出的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量分别为64.72 m 3、3.82 m 3和34.97 kg。煤源岩主要以水溶、扩散、油溶和游离四种相态排运油气,其中油溶相和游离相起决定作用。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的排出效率分别为73.5%、66.1%和69.9%。排烃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水溶—扩散相初始排气阶段、早期游离相大量排气阶段和中期游离相大量排液态烃阶段,为三阶段多相态排油气地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