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哈比主义是300年前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创立的一种伊斯兰法学主张和理论。德尔伊亚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和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建立政教联盟后,积极开展了旨在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最终导致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在现代沙特的社会发展中,瓦哈比主义为保持沙特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君主制,维护沙特王室的政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2.
阿卜杜勒·阿齐兹(1880—1953年)全名是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费萨尔·本·沙特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奠基人、也是沙特家族的第十九代国王。十九世纪末,阿拉伯半岛上群雄割据,汉志,内志、杰贝勒沙马尔、盖西姆、哈萨、阿西尔和锡尔汉谷地等地区,各由酋长或总督统辖,表面上臣服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实际是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沙特科学和思想发展的需要,贯彻执行已故沙特国王费萨尔·本·阿卜杜·阿齐兹一生孜孜以求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捍卫真理和宗教,维护世界穆斯林的合法权益,提高穆斯林的国际地位,沙特国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作为具有明显政治功能的宗教,对素有“伊斯兰世界盟主”之称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其典型意义莫过于对沙特君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沙特君主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有着明显的伊斯兰特性,并保持到现在,这一特性保证了沙特政策的连续性及政权的稳定性,成为现代沙特的立国之本.本文试从以沙特家族为核心的世俗权力和以乌里玛阶层为代表的宗教神权两方面作一探讨.一、历史渊源沙特君主制的伊斯兰性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沙特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和摇篮,是麦加和麦地那两大伊斯兰圣城的所在地.从18世纪中叶开始,在沙特兴起了著名的伊斯兰复兴改革运动——瓦哈比运动,即1744年沙特家族的穆罕默德·本·沙特同瓦哈比运动的倡导者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比达成协议,沙特家族为瓦哈比主义提供保护和支持,瓦哈比主义则为沙特家族的统治和扩张提供合法性,结成著名的宗教政治联盟.1793年瓦哈比去世后,阿卜杜勒·阿齐兹继承教长职位,从此瓦哈比派的教长一直由沙特家族的领袖担  相似文献   

5.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费萨尔国王基金会是由沙特前国王费萨尔的8个儿子为纪念父王逝世一周年而于1976年创立的。费萨尔·本·阿卜杜·阿齐兹是  相似文献   

6.
伊历1319年10月5日(公历1902年1月15日),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艾勒·沙特国王收复了利雅得,并由此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利雅得遂成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首都,地位日渐重要.在过去的100年里,利雅得扩大了许多,发展很快.去年初举行的百年大庆是沙特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今天的利雅得成了传播文化的中心,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大量的文化机构,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出版社和杂志社等,此外,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大会、座谈会、讲座、诗歌之夜、文学晚会、书展、戏剧表演、美术展览会等全年都有,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7.
沙特阿拉伯王国在已故国王阿卜杜·阿齐兹的领导下,于1932年9月23日在伊斯兰旗帜下实现了统一.经过21年的努力与奋斗,沙特从一个贫穷落后、四分五裂、部落战争不断的沙漠之邦建设成了初步繁荣、国内局势稳定的现代国家.1953年11月9日,阿卜杜·阿齐兹国王归真后,沙特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建设与发展,其间经历了沙特国王、费萨尔国王与哈利德国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1998年3月25日,沙特驻华大使尤素夫·本·穆罕默德·迈达尼先生专程赶到上海,代表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副首相阿卜杜拉·本·阿卜杜·阿齐兹亲王殿下向上海外国语大学赠送一批(1000本)阿拉伯文原版图书;受到校方领导及上外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赠书仪式于当日上午11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上外校长戴炜栋教授、上外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兼《阿拉伯世界》主编朱威烈教授、上外外办主任陆楼法教授、上外图书馆馆长施永林教授、上外东方语学院院长陆培勇教授,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9.
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政策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沙特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在其整个对外政策中又占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沙特建国60余年来与西欧和苏联的关系作一简略分析.1926年,沙特家族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伊本·沙特被拥戴为“汉志、内志及归属地区  相似文献   

10.
“9·11”后,沙美关系出现逆转。目前,沙特在内外压力下,决心实行自我改革计划。但保守的宗教阶层坚持伊斯兰化,反对变革;一些在阿富汗、伊战后潜伏在沙特的极端分子频频制造恐怖爆炸案,旨在动摇和推翻沙特王室统治。为化解冲击,纾缓压力,沙特在调整内外政策,除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外,其外交多元化势头和“东向”趋势也较明显,对我需求和借重有所上升。我应认真研究沙特有关政策的变化动向,抓住机遇,推动中、沙关系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世界》2004,(1):54-54,18
由沙特阿西尔省首长、费萨尔国土慈善基金会会长、费萨尔国王世界奖委员会主席哈立德·费萨尔亲王殿下主持举行的费萨尔国王慈善基金会庆祝会宣布了基金会各评选委员会评选出的2003年度费萨尔国王世界奖获奖名单。  相似文献   

12.
沙米拉全名沙米拉·卡里玛·苏阿黛,1943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的名门.从小就读于埃及亚历山大英国女子学校,后来进亚历山大大学学习,获经济学士学位.她酷爱文学,1958年她15岁时,就以“阿拉伯半岛的女儿——沙米拉”的笔名,发表了她的问世之作《别了,我的希望》.从此,她名声大振,成了阿拉伯半岛  相似文献   

13.
作家和作品:由于搜集资料及阅读范围有限,我们仅能见到和了解到的做一般介绍,这里选择五位现代沙特小说界较有影响的作家,各选一篇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或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作品作些介绍,使读者对沙特现代小说有一个总印象。其中对哈米德·达曼胡里的作品将列专章介绍。  相似文献   

14.
1913年,沙特家族首领阿卜杜勒·阿齐兹率军占领哈萨,将领地扩张到阿拉伯湾沿岸,然后向英表示希望签署“海湾地区中立条约”,但英未予表态,因为它不愿在一战爆发之前过多地卷入半岛的内部事务,也不愿激怒当时统治纳季德地区的奥斯曼人。结果,阿卜杜勒·阿齐兹慑于奥斯曼人的海上力量而被迫于1914年5月15日和土耳其政府签订了条约。 一战爆发后,英奥双方均有意与阿卜杜勒·阿齐兹结盟。经权衡,阿卜杜勒·阿齐兹倾向了荚方,但他提出,英方必须消除奥斯曼人的海上威胁,并在他与海湾地区的埃米尔发生冲突时出面仲裁。经多次谈判,1915年12月26日双方签署了“达林协议”,  相似文献   

15.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王国,至今仍保留着自1926年建国时的君主政体,与美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丰富的石油美元和美国的防务保护使其成为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但2001年的9·11事件使沙、美关系急转直下,美指责沙是恐怖主义的温床,意欲对其进行“改造”,并表现出离心倾向。同时,沙特国内改革和反改革的力量较量,也使这个王国处于危机与变革的边缘。本文从沙特所面临的内政外交困境出发,探讨沙特的处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题目作者期号综合、,了、,了、矛碑、、少、,夕、.声︸、.2、.才︸、l产.、了、,了、万了、,了、,少、.产、、户碑,土J怪刀任月任J任月任︸﹄﹃匕八n︸内勺内匕内匕八匕八0八匕八勺了.、尹.、产性、了.、了、.厂‘、2.、J‘、/.、了‘、了几、户‘、子f、尹‘、了.、2.、社会学要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一,’二’········,·················….…本刊评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十周年纪念会隆重举行···············,,,·················……胡…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使馆主办的"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缘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30~3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沙特驻华大使穆罕默德·白舍尔博士和来自沙特国内的官员、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沙特学者就"中国、阿拉伯、伊斯兰观点中的恐怖主义概念"、"国际恐怖主义缘由"、"中沙两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和"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最佳途径"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不少共识.埃及驻沪总领事安泽鼎公使也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8.
首次全侧性阿译汉译文评艾办法(附 参赛单、L七赛原文) ·,’’··1·····……次阿打:泊世界》编辑部2首次全「i礴性阿译汉义学洲计有奖比赛 揭晓,···.J.·,二“纷丁拉伯世界》编辑部·4 文化·教育伊木·冉西德的理性主义折学 ……、、....……、.....··,.··……蔡德贵1·16西方史学界对阿拉伯文化西传途径的 研密:、·二···················……吴长存1·25古埃及艺术一州吮念年:.卜则…郭黎2.9阿拉伯友刘服})小听斑;。西‘冷特王朝的· 社会、灾‘匕劝戈况认···、··……庄素雯2,16关国的阿拉伯人和…  相似文献   

19.
海湾战争刚结束,人们的紧张心理刚平静,该地区两个兄弟国家——巴林与卡塔尔之间就爆发了领土之争,成为人们关注的海湾地区的又一个热点. 1992年7月21日,巴林国埃米尔伊萨·本·苏莱曼对沙特进行了短暂的访问.提出对巴卡两国的边界问题由沙特政府出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实际上,卡塔尔政府已把两国的矛盾单方面提交给了国际法庭,国际法庭于1991年10月11日发布备忘录,宣称已记录在案;1992年6月26日又发布公告,称此案目前已准  相似文献   

20.
.给会员朋友的信····································……汪饮1·1.改节‘J公关····································……本刊编辑部2·1.圈外人石公关教育······························……本刊记者3·1.答读者··········································……本刊编辑部4·1.瓦月的本献····································……本刊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