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7至1996年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年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对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的实绩作一番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九江师专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以下简称(专栏》已走过了十六年的学术历程。从1984年到20(k年第一期,该“专栏”共推出49期和1期增刊,刊载研陶文章扭伤篇,分类情况如下表:这一系列数字,既能体现(专栏)多年的创办成果,也体现了陶渊明研究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深刻变化,我们将之概括为“两大繁荣、三种趋势”。九十年代:多元化研究在繁荣中走向成熟在漫长的陶渊明研究史上,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前,陶学基本采用古代诗话评点的传统模式,三言两语,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解放后,唯物史…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别具气格、影响深远的伟大诗人。干百年来,或因爱其作品,或因慕其品行,人们一直对陶渊明推崇备致、赞叹不已,而陶渊明研究也自宋以来即成为古代诗论中的显学。人们从各个角度对陶渊明作了大量研究,成果甚丰。在这种“论者云聚、成说林立”的学术背景下,能否在陶渊明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当代治陶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相关著作的价值评判标准。我们欣喜地看到,戴建业先生的新著(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凡5!用此书处只注页码),正是一部完满体现这一标准的好书。通读全书…  相似文献   

4.
感谢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伯良先生,给我邮寄来由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印的《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增订版)》有关晋代部分的复印材料,使我们对台湾1945年光复后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情况,有了一点粗略的了解。现依此线索,对台湾五十年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动向,简桥如下,相告于大陆的学陶爱陶研陶的诸位朋友。甲、台湾四十年间出版研陶著作的动向动向之一,在1956年至1993年的38年间,共出版研究陶渊明的著作69种,平均每年出书1.8部.其中:一年出一种的有IO年,一年出两种的有3年;一年出三种的有8年;一年出四种的有3年…  相似文献   

5.
四月初,接到友人信,约我同他合作编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史)。此书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回顾丛书)十卷本中之一卷。任务确定后,我先看材料,并把有关陶渊明的资料,论文、专著,凡能找到的都读过了。令我惊喜的是,从1977年至1996的H十年间,在研陶领域出版了大量的优秀著作和论文。冷静下来考察,发现近百年来在研陶领域中,集考证、校勘、注释和评论四方面之成就最大者,仍首推这钦立先生。运钦立先生于1939年考入抗战时期的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40年开始从事铁秦汉魏晋南北朝勃的搜集、整理、校勘工作,于19…  相似文献   

6.
伊藤直哉先生于1996年在(九江师专学报佛三期发表的(略论陶渊明的夫妻关系及文学创作)一文,内中对陶诗陶文的引用和阐释多可商榷。今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切磋精神,提出我的理解。伊藤先生在其文章快结束的时候说,“萧统(陶渊明传)说,‘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南史·隐逸传)说,‘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这两条记载都与陶渊明自己诗文中的叙述大相退庭,迎然不同,无非是后世的传说,大大美化了渊明的夫妻的形象。(南史)是在(陶渊明传)的基础上又添技加叶而形成的,更加不…  相似文献   

7.
向启军的散文集《远徙的魂》(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共收入散文52篇。从时间上看,是从86──95十年间的创作成果,而87──89年是作者的创作高峰期,收入本集子的这三年间写的作品竟达31篇之多。从向启军的创作来看,他最早发表散文是在86年,而创作热情最旺盛,写作技巧渐趋熟练却在87──89年间。可见搞创作离开了生活不行,离开了激情和经验也不行。有人说,第一本书是生活,第二本书是技巧,第三本书才是境界。这似乎带有一点机械唯物论的色彩,但仔细思考又不无道理。向启军为什么能在八十年代的下半期出现一个创作的高潮呢…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在《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一文中,从陶渊明注重生前功业、身后声名,但为现实的政治混乱“感士不遇”,转而从文,追求文学创作等方面,论析了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本文拟就文学创作被誉为“声名自传于后”的“不朽的盛事”的时代氛围中,从陶渊明人生价值追求的分析中,进一步阐述陶渊明“文学的自觉”的思想。陶渊明注重生前功业、身后声名,主张“票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感士不遇赋》),大倡人生应该用自身具有的智慧和聪明,凭着三正舆常而留名。在这里,“生前功业”与…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医学院学报》1992-1996年5年间20期184篇摘要内容的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四要素齐全率平均为18.5%,能反映原文内容率为50.0%。阐明了传统式摘要的局限性和采用结构式摘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作为全国独家陶研专栏,自1984年至1996年的13年间,办满了36期,刊发了全国当代知名陶学专家王瑶、钟代民、吴云、魏正申、李华(首都师大)、唐满先、袁行需、徐声扬、邓安生、李华(江西社科院)、陈忠、丁永忠、徐新杰和澳大利亚A·R·戴维斯、美国威廉·阿克等87位作(译)者的研陶文142篇,占全国同期刊发的研陶文稿883篇的16%,平均每年发文11篇。其中论文98篇,占全国773篇的12.7%;陶研评论文章五篇,占全国93篇的对.3%;资料与动态13篇,占全国门篇的76.5%。可见,它确实成为了“全国…  相似文献   

11.
九江是陶渊明的故乡,故乡以有陶渊明而自豪。(九江师专学报)自19gu年开辟全国独家“陶渊明研究”专栏,延至今日15年了,其学术影响传及国内外。九江师专也涌现出以徐声扬先生为代表的陶学群体。为了进一步加强陶渊明研究工作,扩大对外交流,经学校党委研究同意,成立“陶渊明研究中心”,并于lop年6月1日挂牌。“陶渊明研究中心”主任由陈忠教授担任。“陶渊明研究中心”成立@史娟  相似文献   

12.
1、关于陶渊明从庚子到乙巳年间的行踪考(徐声扬)《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陶学发展史》序(谷云义)《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后记(钟优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论陶渊明的孤独及超越(陈翠平)《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责子与誉儿:也谈陶渊明《责子》诗及其他(刘石)《古典文学知识》一期   6、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陈在东)《临沂师院学报》一期   7、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邓安生)《天津师大学报》一期   8、试论陶渊明诗赋中的浪漫情境(叶帮义…  相似文献   

13.
成吉思汗以前蒙古民族名称〔蒙〕Г.苏和巴特尔(Г.сухбаатар)翻译萨如拉(Saraγul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研究所)蒙古①及其它国家的学者们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成果,为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成吉思汗以前蒙古民族名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匈奴民族曾...  相似文献   

14.
清代曾出现过一个西北史地研究群,其成员间的学术交游随着道光初年西北边事而活跃起来,在以后的三十年间,学者们在西北史地研究中直面讲谈、交换文献、分享成果。其中,既有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有前辈与后学之间的相承相袭。这些学术交游活动,促进了西北史地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以熙宁九年(1076)退居金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陶渊明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典范而被王安石接受的,后期王安石则与陶渊明融为一体,无论在居住环境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极力追步渊明,难分主客。学陶诗、用陶文是王安石接受陶渊明的重要方面,在遣词造句、意境营造、乃至诗歌风格等方面,王安石都对陶渊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习和取用。王安石注意对“武陵源”这一意象的接受,他在“武陵源”中获得的快乐不仅仅缘于对自然的亲近,及退居后轻松的心态,也有着对现实的憧憬与假设。  相似文献   

16.
李剑锋博士的专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在齐鲁书社的支持下终于出版 ,使陶学界又多了一枝奇葩。在陶学领域 ,大量的学术论著主要集中在陶渊明及其诗文本身的研究上。 2 0 0 0年 ,九江师专陶渊明研究中心陈忠、朱和君、张驰曾编撰了一册《陶渊明研究资料索引》 ,列举国内外论文、论著两千多篇 (部 ) ,体现了陶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它们主要集中在思想、艺术、考据、陶学评论等方面 ,对于古代研究和模仿陶渊明的情况尚无系统的描述。2 0 0 0年 ,钟优民的《陶学发展史》出版 ,在该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开拓。及至 2 0 0 2年 ,李剑锋的《元前陶渊明…  相似文献   

17.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以上所引,为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一段,见(清)吴楚材、吴调侯著《(原注)古文观止》一书第379页,该书由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相似文献   

18.
《文选》编纂实况研究(日本)清水凯夫周文海译《文选》是昭明太子编纂的诗文集,这一点向来无人怀疑。因此,历来的研究者仅对收录作品内容作分析,并归纳出选录基准。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的陶渊明集序》等昭明太子著述中,抽出文质兼...  相似文献   

19.
从平成四年到平成七年,《研究资料汉文学》共十一册的发行工作大致接近尾声。在和明治书院三树彰社长(现任会长)的偶尔交谈中,曾就《陶渊明集》注释问题切磋过,但时至今日都是仰仗着众人的博学,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那时,我正好干完了一件事,心情很舒畅,重又燃起了很早以前就有的好奇心:为何陶渊明文学对后世影响如此之大呢!我虽无才,但承担起了这件难事。很多古代文人学者被敬而远之是事实,但事情的真相,即使是才疏学浅的我,不到一天就体会到了。要接近四、五世纪巨人的表现意识的精髓,不是件那么容易的工作。 …  相似文献   

20.
饮酒·赋诗·寄情──陶渊明引酒入诗说齐百祥提起陶渊明对我国诗歌发展的贡献,谁都不会否认:他开创了我国诗史上田园诗一体。这种诗体的出现,为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已为历代人们所公认。此外,笔者认为:陶渊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