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西方哲学是逐物之哲学,其理论基础,源于数学与自然科学,故西方哲学史上有关键意义的大哲学家,多同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他们得力地推动了西方哲学向前发展。因而从数理之内贯轴线上去看西方哲学之总体特征及形而上学与本体论(ontology),则可确切地把握其要义。笛卡尔—莱布尼茨—沃尔夫,以几何学—微积分等数理观念开创了西方理性哲学的新时代。数学对哲学的影响,从未如此深刻与普遍,那奥秘抽象的本体论术语,则由沃尔夫创设出来。若离开那个时代的纯数观念与微积分等方法,是无法确切地把握形而上学中关于本体论之分类观念的。同时,这种本体论与相应的逻辑范畴协合成一体,它完全区别于中土之穷玄探源理论。中国学人泛用西方本体论,多是粘连了中国体用论中之体(本体)的大义而行混淆之术,颇有自欺欺人之疑。康德先验论是西方科学的基础,它既来源于经验,又独立于经验。故它只研究认识能力中之必然性与普遍性。对这种繁奥之数理问题,与其用陈套俗语去平滑地言说一通,不如用数理观念去呈现其要义。后者,是一种既属感性(直观)而又属理性之体验,比单调之概念认识要深一层。 相似文献
2.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0
抽象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本体论问题,首先是个匡定学科领域问题,实质是关于研究目的和对象的理论.人类的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发育发展理路,有两种基础性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程度特别是科学发展的程度;二是时代的思维范式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们天才的理论思维在于:以实践思维深刻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唯物史观思维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并用以回答了世界本体问题;以彻底的辩证法思维解决了世界存在的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等关系问题.三者内在观照、交叉融通,科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3.
李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5-7
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纲领确立于现代逻辑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构成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构建所依托的本体论预设。逻辑经验主义后来所陷的理论困难,虽然表现为源于逻辑困难,但实质上源于这一本体论预设本身固有的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侯继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4-78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5.
徐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交锋与争鸣的重要问题,争论的焦点围绕三个问题:什么是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要做到四个直面:直面历史、直面逻辑、直面分歧和直面文本.这样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哲学是有本体论的,不能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实践本体论"或"关系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37-39
本体论在哲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哲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间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把主体性赋予本体论还是承认本体论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之争。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恩格斯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特别是要站在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各种对世界解释的真伪。 相似文献
7.
张国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6):70-73
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一方面确定了人类认识的界限,把认识论中的问题规定为人类的认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物自体",即人类如何来不断突破认识的原有界限;另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则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逐渐转向追问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自他之后认识论才真正成为挑战人类知识极限的精神奥林匹克;本体论才真正成为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信仰之维. 相似文献
8.
邵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17-118
对任何一种理论概念的掌握,必须先行明暸它的研究对象。欲知什么是“本体论”,那么我们何不先问一下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该首先指出的是,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逻辑的问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实践本体论,而是物质本体论.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李垂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3):77-80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间争论的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其要害点在于:是把主体性赋予本体还是承认本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我们应该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用物质本体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各种对世界本体解释的真伪。 相似文献
11.
张国林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70-73
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一方面确定了人类认识的界限,把认识论中的问题规定为人类的认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物自体”,即人类如何来不断突破认识的原有界限;另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则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逐渐转向追问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自他之后认识论才真正成为挑战人类知识极限的精神奥林匹克;本体论才真正成为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信仰之维。 相似文献
12.
康德提出的“直观形式”、“知性范畴”以及“先天综合判断”等概念,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曾遭到西方不同哲学流派的否定与批判。而这一方面却是康德哲学的独特贡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是解决这一哲学难题的指导思想;而现代自然科学和进化认识论则为康德先验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邹建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4)
15世纪中国儒学本体论呈现从理到气即理气浑然一体说(回归真实存在)的趋势.吴与弼(号康斋)与明初诸儒一样,本体论上主元气说,借鉴并消化二程的真元之气说.建构对元气为核心的理气观.陈白沙以自然之道为元气,形成以自然为宗、自得为大的学术体系.胡敬斋则将元气统一在理中,重申心与理本一、合一的命题,增强理学义理性、宗教色彩.吴康斋的天下元气与理契于心说、胡敬斋的心具万理、陈白沙道在一心、魏庄渠的万事一心、夏东岩的理在心中、余初斋的理气新论、湛甘泉的主气与洪觉山的真气说,组成一幅厚重的本体论宏大画卷,使宋代理学的形上性与抽象性得到增强,阳明心学的大明做了心学启蒙. 相似文献
14.
李校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2-14,41
在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问题 ,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它混淆了本体论和真理论的区别 ,将带来理论上的混乱。真理范畴不具有本体论意义 ,赋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 ,人为夸大了它的作用范围 ,抬高了它的地位。真理论本质上具有属人的特质 ,把真理理解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是十足的庸俗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王岳川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12-15
解决当代人类的"本体论危机"已成为一场整个人类的自我思想重审运动.而文艺本体论(Ontology)研究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出现,决非偶然.可以说,20世纪后期的人类文艺和美学遭遇到种种困境,使得哲思隐遁,写作成为操作,语言成为游戏,艺术成为宣泄,意义成为虚无,审美成为审丑,艺术与人生超越都成了问题.这些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促使当代文艺学美学体系创新的学者群体进入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16.
王国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4)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经历从哲学组成部分到哲学范式的转变.形成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知识论哲学,确立了本体论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哲学开始批判本体论的哲学范式,摒弃重建本体论哲学体系的理论传统,实现哲学从天国向人间的降落,理性地反思人的生存状态.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不再具有哲学范式的含义,而是转变为一种价值承诺.它承诺人生存的客观条件,指出生存的受制约性,而且承载人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意义,表征着人自由自觉的类本性,从而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视阈. 相似文献
17.
王元骧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25-28
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终极追问,属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按照这一理解,我认为文艺本体论所研究的就是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终极依据;或者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去理解文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李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3-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的本体论思想,是一种辩证本体论。其中,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世界的一般前提和基础;人学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般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本体论,其宗旨是先行地澄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朱立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5-12
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终极追问,属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按照这一理解,我认为文艺本体论所研究的就是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终极依据;或者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去理解文艺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李志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6-169
传统哲学追求世界不变的基始或本原,以一种终极存在去把握一切事物。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第一原则,为世界的统一性找到了现实的基础,也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一种揭示。实践哲学把万事万物与现象看成人的活动及其相关物,哲学变成了人生活之内的东西。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是在新的基地上相互解释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