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亚伟:中国速记界泰斗的速记人生 2007年2月27日,人民大会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格外引入注目.党和国家领导人同获奖代表合影时,胡锦涛总书记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询问:"您老高寿啊?"他,就是中文速记的创始人、享有中国速记界泰斗称誉、已经94岁高龄的唐亚伟教授.  相似文献   

2.
郭永仙 《社区》2008,(8):48-49
所谓玩茶客,说的是他痴茶玩茶,“玩”到极致。玩茶客有着特别的个性之处,或者对茶非常有体悟,闻茶香知茶性;或者有着特别的故事。或种茶或藏茶;或者饮茶于深山,或者大隐隐于市……《茶道中人》栏目,特别开辟这样的版面,一起寻访身边的“茶痴”。  相似文献   

3.
三碗茶     
陈勇 《山西老年》2012,(11):51-51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未成名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茶时,石田奉上了一小碗热茶。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是有唐一代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并驾齐驱的第一人。他既是一个诗酒傍身的醉吟者,也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别茶人"。《全唐诗》收录其涉茶诗66首,其中以茶为主题的8首。白居易的茶诗大致可以分为名茶诗、饮茶诗、造茶煮茶诗、茶功诗等四类,其茶诗的诗体形式丰富多样,集唐代茶诗形式之大成,表现了一种悠然超脱的情趣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佛手茶     
妙华 《社区》2013,(14):50-50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我还看过陆羽的《茶经》,看过云南古老的茶树王,看过杭州龙井茶树、茶垅和龙井寺旁古人专门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还目睹了工人制作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茶道,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到一起的佛门中人了。  相似文献   

6.
金地藏即金乔觉,九华佛茶源出金僧之手.金地藏不仅带来了茶籽,使种茶在九华山得以发展,而且禅农兼修,对于九华佛茶的品种、制茶、水源、泡制等方面都有贡献.他还同诗人多有交往,集禅宗大师、茶叶大师、诗人为一身,这使九华佛茶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禅茶一味”变成了禅、茶、诗一味.  相似文献   

7.
南宋东南茶法是宋代茶法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多强调其对政和茶法的继承,而缺乏对其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实际上,南宋茶法主要只继承了政和茶法以引榷茶的基本模式,在具体制度上独具特色,多与政和茶法不同。南宋东南茶法实行三务发卖、地方发卖、州县配额的卖引制度,每引贩茶重量减少而引价提高,引外征敛增多,茶利高度集中,反映了其灵活、苛细、集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泰山茶文化自唐代就有记载,北方茶文化即肇始于此。以道教占主导信仰的泰山地区,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茶禅文化资源。清初泰山名刹普照寺的住持祖珍禅师为泰山茶禅文化的承续与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祖珍既是禅宗名派临济宗的著名僧人,在清初文学史上也颇有地位,著有《石堂文集》。他"援儒入佛"的思想为"茶禅一味"的诗文创作与实践提供了深刻系统的思想基础,而他为数众多的茶诗不但集中反映其茶禅思想,也代表了其诗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
卫宣利 《社区》2008,(20):28-28
他们相遇的时候秋意正浓,满山遍野的菊花开得绚烂。她特意跑到这几里外的山野里来采菊花,只为从小就喜欢喝菊花泡的茶,微苦中带着淡淡的清香,是败火提神的佳品。 当她一脸灿烂地走入他的镜头时,他不由得呆住。他在一家杂志社做首席摄影师,平时见惯了花红柳翠,没想到尘世间还有如此灵秀脱俗的女子。他看着她在一大片菊花丛中灿烂地笑着?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僧皎然对茶道美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代诗僧皎然诗文中体现的茶美学思想的梳理,深入剖析了其对品茶境界的审美探索。皎然开创性地以茶悟"道",以"道"论茶;他将僧家的"忘忧"、道家的"成仙"、儒家的"善身"之道与茶的"清心"融于一体,悟得"茶道"之境界,由此演生出中国茶道美学的基础;皎然对静幽的品饮环境、空灵的心境,以及"忘忧"、"若仙"意境的审美追求泽被深远。  相似文献   

11.
茶史趣谈     
正茶是什么?最初的茶就是药。《神农本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摘下茶树的枝叶,嚼以解毒。"可见远古时期的人是将茶树的叶子直接放入口中含嚼,汲取茶汁,用于解毒。宋代大文豪苏轼便是以茶当药的典型。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他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去拜访惠勤禅师。老和尚知  相似文献   

12.
执拗的茶王     
李丹崖 《社区》2013,(20):27-27
他是方圆百里知名的茶王.经他的手炒制的茶,颜色清亮,汤汁醇香,一派翡翠色.咂一小口在嘴里,茶香会从你的毛孔里往外冒。  相似文献   

13.
德昂族茶俗文化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征。首先,表现形式原始。保留了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可多见的人类文化遗存,如腌茶、凉拌茶以及酸茶的制作工艺。其次,茶俗表现形式多样。在茶饮茶食方面有酸茶、竹筒茶、烤茶、煮茶、凉拌茶、腌茶;在婚礼婚俗方面有恋爱茶、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小酒茶、请柬茶、婚礼茶等;在茶俗茶礼方面有迎客茶、敬客茶、送客茶、亲情茶、调解茶、回心茶等;在宗教祭祀方面有建房茶、姑娘茶、拜家神茶、丧葬茶、敬神茶等。其形式之多,内涵之广是任何一个民族不可相比的。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茶习俗包括制茶习俗、饮茶习俗等内容。本文通过详细说明蒙古地区制茶、饮茶的饮食生活习惯,对各地区茶习俗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和普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不仅对茶用具、茶习俗等表面形式进行研究,还对蒙古人民族意识、心理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茶文化的内在文化特性,认为茶与茶习俗不单是饮食对象与生理需要,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需求与享受。  相似文献   

15.
小夏 《新天地》2017,(9):58-59
"啊!103岁比我的指标还正常!" 北京有一对长寿老夫妇,非常有名. 丈夫,秦含章,生于1908年, 109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业界称其为"酒界泰斗".  相似文献   

16.
朱熹对“茶”的诠释,主要涉及茶事、茶诗及理学。从“茗饮瀹甘寒”的茶事看,朱熹借茶修身,以严肃工夫落实“变化气质”。从“茶烟袅细香”的茶诗看,朱熹由茶入理,以诗化体验抒发生命情调。从“一个道理”的茶理看,朱熹以“茶”敞开“理一分殊”,以“至严”之礼敞开“至和”之境。  相似文献   

17.
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他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和抒情三种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周毅 《社区》2008,(8):51-51
著名音乐词作家阎肃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词,有人把他称做中国当代词作的泰斗。阎肃老先生虽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乐观豁达,仍活跃在文化艺术界,深受大家的欢迎。他虽成就卓著,但为人幽默谦和。在谈到人生体验时,他说,人活在世上要想做出一点成绩应该具备“四份”——本分、勤奋、天分、缘分。  相似文献   

19.
茶叶多根据其色泽、工艺而命名,如绿茶、黑茶、红茶;但也有以某一特殊消费人群而命名的,如"藏茶"是指专供青藏高原居住的以藏族为主体的人群使用。其称谓在历史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伴随着藏族的族称变化而变化。宋代"蜀茶"、元明"西番茶"、清末民国"边茶"以及当代"藏茶"等称谓,就明显蕴含了茶叶消费人群称谓变化的历史信息。文章通过对"蜀茶""西番茶""边茶""藏茶"四个称谓与藏族族称对应变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意在进一步分析其关联性,以加深我们对销藏川茶称谓流变及其历史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以唐宋茶诗词为研究材料,深刻地阐述了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一是"有我有茶"之境,是"我"寄情于茶的和美意境,二是"茶我同一"之境,是"我"与茶融合为一整体的和美意境;三是"无我无茶"之境,"我"与茶都已融入了天地之间,世界一片空灵,"万物与我同一",亦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和美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