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那坡县黑衣壮特有的多声部民歌"虽敏"的音乐风格深沉、古朴,极具个性."虽敏"的产生和发展与黑衣壮的历史背景、族群性格及审美意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所的安排等途径表达出其族群文化中对空间概念的哲理思考。面对急剧的社会经济变迁,黑衣壮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也在产生变化,体现出黑衣壮人对自身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过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学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自身走向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水与北方,是潜藏于黑衣壮灵魂中的集体记忆,是黑衣壮那个关于蓝靛的传说遮蔽了的黑色的真实意义;黑色是植根于这个族群文化和历史深处的记忆和梦想.所以黑衣壮才更崇尚黑色,更有效地保持了衣黑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法,对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方式进行考察,并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其面临的传承困境,认为黑衣壮在短短几年内从藏在深山中到闻名天下,是政府高度重视、学界积极参与、媒体大力支持和黑衣壮热情参与的结果,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也面临着社会变迁和传统生态环境消失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居住在广西西部山区的黑衣壮,以独特的环境、亮丽的服饰、优美的山歌、古老的干栏、奇特的葬仪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中外,吸引着无数海内外学者游人纷至沓来。作为黑衣壮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习俗,不仅葬仪隆重,而且葬式奇特。在黑衣壮人的观念里,认为凡是80岁以上去世的老人,表示他们已圆满地走完了人生的全部历程。所以,整个葬礼是在一种轻松、平和的气氛中进行,没有太多的悲伤,时而还穿插抹红脸、跳舞等嬉戏活动。麽公按照程式化的超渡仪式,设坛为死者鼓乐喃经、挥剑破狱、引送灵魂、过油锅净场;全村人穿戴白色孝服、点火…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黑衣壮"已成为继"刘三姐"之后壮族"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标识之一.不过,尽管被赋予"原始"、"原生态"、"古老而神秘"、壮族文化的"活化石"等诸多浪漫想象,享受着某种意义上的"诗意的人生",并实现着所谓的"审美化生存"①,但"黑衣壮"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符号的出现,其实是一件相当晚近的事.1999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青年歌手黄春艳以一首动听的壮语歌曲<壮乡美>让世人见识了黑衣壮人独特的服饰和歌声.此后数年间,经过地方政府的精心包装和媒体化运作,"黑衣壮"迅速成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地方性文化品牌,并在国内娱乐圈掀起了一股"黑衣壮"文化热潮.  相似文献   

8.
从表面上看来,黑衣壮婚礼仍较好地承继着传统习俗,山歌对唱依然是婚礼的中心和对婚礼的强化,表征着黑衣壮族群悠久的山歌文化和开朗劲健的民族性格.但是,年轻一代对传统山歌的淡漠和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正使传统的黑衣壮社会面临着传统的断裂,以山歌艺术为核心的审美化生存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2月4日,是农历的“立春”,桂西地区一扫连日来的阴霾天气,艳阳高照,让人一下子回到明媚的春光里。原计划在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的吞力屯观看一场黑衣壮(族)歌舞表演之后就赶往云南省的富宁县,但这个屯子的一场婚事把我们留住了。一呆便是两天。吞力屯坐落在离县城17公里的一个山坳,过去不通公路,走山间小道到县城得三四个小时。几年前群众投工投劳修了一条砂石路,县里准备明年铺柏油。全屯58户人家,380口人,都是黑两千元。据说,黑衣壮从古到今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禁止与其他的壮族族群和其他民族通婚,也从来没有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7代以…  相似文献   

10.
重访红土溪——关于瓦乡人的田野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多年前因王辅世的一篇文章而引发瓦乡人族属大讨论的红土溪进行了回访,描述了瓦乡人在语言、服饰、宗教等文化表征的变迁过程。在现代化背景下对红土溪进行再研究,不仅是与学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也可望引起人们对中国族群关系演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黄宗英,著名电影演员、作家。1925年生于北京。1941年到上海,因主演喜剧《甜姐儿》而知名。1947年从影,先后主演《追》、《幸福狂想曲》、《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一等奖。新中国成立后拍摄《家》、《聂耳》、《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花轿泪》等影片。现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事创作。)  相似文献   

12.
千山万弄中的黑衣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边多 《西藏研究》2002,(4):25-30
手中没有供品不开门。”诸如此类的各种唱词比比皆是 ,数不胜数。很显然 ,这与《格萨尔》中的任何一种唱词完全相同。对《格萨尔》说唱音乐而言 ,由于说唱音乐与山歌、牧歌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而它虽然没有直接吸收山歌、牧歌等音乐素材 ,但仍利用或吸收了该地区的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如以昌都民歌《美酒献给好头人》为例 :  24 中板  下面是一首《达岭大战》中一个名叫阿滚的牧养人所唱的人物专用唱腔———《牧养随风悦耳曲》 :  24 中板  假如我们对以上两首歌曲的基本艺术风格、音阶旋法、调式调性和节奏形态等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山海经》是一部有图有文的书,尽管原始古图、汉所传图、六朝唐宋各代记载中的山海经图都没有流传下来,但原始《山海经》所开创的图文叙事的传统仍然保存在明清两代的山海经图中。本文把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创作与流传的16种《山海经》图本介绍给读者,给《山海经》的图文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期引起海内外读者与研究者对图文《山海经》的兴趣,搜集更多的版本,并把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那坡黑衣壮     
凌峰摄 《中国民族》2007,(3):I0006-I0006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的大石山区,有5万多人,以身着天然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南方魔幻     
在中国大陆的南方,沿海地区由于金钱势力的割据而打破了一切神秘感,而多民族聚居的云南及其依托的那片沉默封闭的红土高原,保留有太多的人间神话,令我联想到诞生了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的拉丁美洲——譬如博尔赫斯笔下迷宫般充斥历史感与宗教色彩的新月悬挂南部平原。凡是没有神话传说的地域,注定肤浅苍白如荒漠——而安详于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和民族学的先驱之一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的《礼物》是被学术界广为评述的著作,而他的另外一本同样研究"物之流通"的作品《献祭的性质与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与《礼物》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莫斯的思想整体,有必要将二者置于同一个体系内"解读".  相似文献   

18.
饱蘸红土写人生──记王学仁关心民族工作的事迹李云昌一方红土染红了一方天地,同样也染红了一方人的精神品格。──题记在滇东北这片红土地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于是,人们一行行地读,读懂了诗一般的韵律。读懂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于是,共产党的干...  相似文献   

19.
如果《四土嘉戎》的书稿没有在战乱中遗失(2)[1],那么它应该能够成为《金翼》和《凉山夷家》之外,林耀华先生另一本享誉学界的重要著作了。《四土嘉戎》是一本不存在的书,但足以让中国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对它留下念想。《四土嘉戎》的书稿本是由林耀华先生于1945年夏在川康北界进行实地调查写就的《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川康嘉戎的家族与婚姻》等文章集合而成的,其中对嘉绒藏族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阐释,"其内容当可与《凉山夷家》媲美"[2]。  相似文献   

20.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