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将比较成熟的语法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空语类理论可以促进汉语补语、复杂句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离不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支撑和指导。文章对目前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经常运用到的语法化理论和“重新分析”等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语法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语用规则,更好地进行汉语言交际。教师在课堂上应展开生动的语法教学,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利用汉语系统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使学生活学活用汉语。教师恰到好处地讲解语法,才能实现语法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汉语语法课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和教学已得到了普遍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汉语和外语的对比 ,可以发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所容易犯的有规律性的错误 ,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从而解决外国学生母语的干扰问题。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说 :“我们教外国学生 ,如果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 ) ,在教他汉语的时候 ,就能了解他的需要 ,提高教学的效率。”可见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国内高校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 ,一般不太重视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 ,因为汉语就是学生的母语 …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是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上构建的 ,许多地方不适应于我们的汉语 ,因此 ,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目前的教学语法系统很有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是因为 :其一 ,引进的语法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汉语 ;其二 ,引进的语法严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 ;其三 ,用西餐餐具吃中餐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建立新的语法系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法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研究成果和词汇、语音相比更为丰硕,本文从汉语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概述地论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轨迹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7.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研究和体系建立,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该文探讨了汉语第二浯言教学语法的8个特点,进而提出建立该语法体系的设想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黎锦熙在其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中创建"句本位"并始终坚持"句本位","句本位"语法体系不仅符合教学语法的种种特质,而且在汉语教学语法学史上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被我们推崇为经典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9.
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和中国儿童汉语语法获得既有相同的一面 ,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之处表现为 ,同是汉语语法习得 ,习得的一般规律 (语言结构内化的规律等 )和汉语语法特点对两者是相同的。由于习得主体和环境不同 ,习得过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儿童认知因素发展是汉语母语语法习得的基础 ,留学生汉语语法学习更多受母语影响。此外 ,两者还在方式和动机方面存在不同。对两者异同的比较可以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功能语法是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中国特色语法研究理论。它以语义为基础,语义语法范畴为中心,词和词组为基本单位,分类为重点,结合语义与表达研究语法形式,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文章对语义功能语法的上述特点进行了评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语义功能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从范畴出发围绕语义与表达进行对外语法教学,其次运用此理论的研究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问题,最后以此理论为基础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语法能力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教学是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阶段都学习了语法,所以如何在高校进行语法教学、如何编写该类教材是英语教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也是没有定论的问题。本文试比较常规语法现象和非常规语法现象、现代语法教学与传统语法翻译法教学;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出发探讨语法教学的定位、语法能力以及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认为培养语法能力应是现代英语语法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王力先生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在于,首先,他创建了自成一家之说且比较系统、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新体系,包括以意义和功能为标准的词类划分、"三品说"理论的借用以及基于汉语语法特点的句法观.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次,在借鉴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注意发掘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其中尤以变换分析的思想和对比观意义深远.第三,重视古今语法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开创了汉语语法史研究的新思路.第四,对代词问题的处理以及汉语语气系统的划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从而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教学是高校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也一直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但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仍主要依据现有教材或语法著作教授语法。汉语是复杂多变的,已有语法观点并不一定完全科学、合理。基于此,我们从几个常见的语法现象入手,说明高校教师要做好教授语法的工作,就既要熟悉已有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观点,又要注意观察汉语实际,把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汉语学界一般将语法与词汇并列,这样划分概念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汉语语法可以分广义语法和狭义语法,广义语法就是语言的规律,狭义语法是各类各级语言功能要素的组合和聚合规则。词汇属于广义语法的研究范畴,和狭义语法之间有交叉关系。厘清语法与词汇的关系可以构建现代汉语教材的科学体系、拓宽词汇学研究领域,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基础教学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语文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语法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因此,高师汉语教学、中学语文中的语法知识教学部分有必要重新定位,需要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去探求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古语法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东汉至隋是汉语史上的中古时期 ,近年来中古汉语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中古语法在继承上古语法的同时 ,词法与句法中均有较为显著的淘汰与新生。这些变化构成了中古语法的重要内容 ,并为近代汉语语法的进一步演变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许多流行的语法现象均萌芽发展于中古。中古语法体现了新旧语法形式的交替 ,起着前承上古后启近代的作用 ,在汉语语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探讨语法能力和语法教学策略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发现传统语法教学策略和目标语法教学策略都能促进学生的语法学习,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但两种语法教学策略所产生的效果有差异,实验组学生的进步大于控制组的学生,也就是说,目标语法教学策略对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优于传统的语法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法与中学语法有许多不同之处。在体系选择上,大学语法具有任选性,中学语法具有决选性;在问题分析上,大学语法具有多样性,中学语法具有单一性;在价值取向上,大学语法具有唯理性,中学语法具有唯试性;在内容配置上,大学语法具有开放性,中学语法具有封闭性;在技能训练上,大学语法具有思辨性,中学语法具有移植性。要处理好大中学语法的衔接,首先,师范院校语法教师要把中学语法内容揉进大学语法教学中;其次,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既要领会大学语法精神,又要熟练掌握中学语法;第三,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毕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语法教学的“度。  相似文献   

19.
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交际文化是蕴含在汉语交际中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为人准则、审美情趣等等的文化因素.汉语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都蕴含着这种文化因素.但语法中蕴含的汉民族交际文化却未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足够重视.故本文初探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本民族交际文化与汉民族交际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语法教学难点一、某些句式中特定虚词的有无;二、动词重叠或动词后跟"一下";三、语序的运用四、趋向动词"来"去"的运用;五、两种句式兼容;六、同一个词表达两种语法意义;七、特定的动词带特定的宾语;八、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运用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联上--汉语的这些语法手段和形式在交际中传递的汉文化信息与留学生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加大了他们学习汉语的难度.教学中为他们消除这些难点,才能使他们学好用好汉语.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信念基本情况,及教师语法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相关联,教学实践与教学信念基本保持一致,除了术语使用和意义教学这两项存在差异。初中英语教师虽然已经接受了交际教学法,但在实际课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语法教学。本文指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自己教学实践与信念之间的差异,找出和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