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梅 《学术交流》2001,(6):162-165
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但关系到教学的成效,而且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育教于文,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的文化品格以及人格与感情、人的思维方式与水平、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遵循的原则为在素质教育的关怀下更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养成;遵循课程自身发展规律;强化超前、创新和精品意识,提高传播知识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学改革应界定在以构造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其基本模式就是要创立语文教学的问题解决模式,实施"双主导".只有这样,才能在较为宽泛的视野和较为前沿的发展中,使语文教学不断地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刘晓芳 《生存》2020,(14):0030-0030
素质教育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了农村。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更是农村素质教育实施的阵地。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价值,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根本的转变,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多方面的作用.为了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语文的各种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课.  相似文献   

4.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燕 《唐都学刊》2001,17(2):108-111
转变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在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教必须正视的重大理论问题.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人的充分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比翼齐飞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6.
创客教育是基于DIY造物和共享,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跨学科融合、团队协作和人文交流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逐渐融入传统教育体系,在各大中院校、社区和校外机构占有一席之地.该文首先探讨了创客教育的特点、创客教育者的培养途径以及创客教育实施的几个阶段,然后阐述了将创客教育融入校本课程的几种方法,最后对创客教育的实践做了反思,为创客教育在现行教育体系内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审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绚烂开放呢?  相似文献   

9.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一)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图示:基础层"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的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更是受到了更高的重视与关注。小学语文作文也是课程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棘手的一部分,在小学生思想不成熟,说话不通顺的情况下,老师要耐心的有方法的带领学生写作。小学语文的教育影响着我国的教育素质,因此在我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语文应积极采用新形势的教育方针与理念,摆脱旧思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点.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介绍以下几种培养创新意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向前 《社科纵横》2006,21(5):136-137
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教育宗旨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平衡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在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而所谓信息教育,就是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世纪,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面向我国课程思政建设、素质教育的相关战略政策,立足高校建设发展与课程思政的推行落实,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探讨.通过梳理课程思政的形成背景、概念界定,指出课程思政是素质教育创新推进的发展举措;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素质教育改革模式的三大方面,包括顶层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结合、教学方法创新;阐明这一改革的实践落实,包括全员特色培养、全课程融合教学、全方位教学建设.理论和实践案例证明,基于课程思政的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在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中有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不断培育出具备一流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牛定国 《社科纵横》2005,20(1):179-179
素质教育在全社会推行 ,作为语文教师 ,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动的读说写能力 ,还学生以人的本色 ,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翠 《生存》2020,(4):0210-021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的广泛实施和运用,学校教育教学提倡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史学正  郝路军 《社科纵横》2005,20(1):157-158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为此 ,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把握在素质教育下人的发展特征 ,树立科学、全面的发展观 ,以最大程度促进人的发展。本文认为 ,素质教育下人的发展特征有 :主体性发展、全面性发展、终身性发展、基础性发展、全体性发展 ,并且主体性发展涵盖了主动性发展、创造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谐性发展、充分性发展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龙婕 《生存》2020,(7):0074-0074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所以教师应当在教材中发掘其中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常规,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就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