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对供应链竞争力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目前管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这里运用近年来诞生于我国的原创性科学--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就评价供应链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顾客满意水平、市场响应能力、协同运作能力和核心企业能力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供应链竞争力物元模型,并运用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方法对供应链竞争力物元模型进行了优度评价求解。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校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的视角,提出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构建的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综合评价系统涵盖:资源竞争力子系统、需求竞争力子系统、环境竞争力子系统以及管理竞争力子系统等四个主要方面,共19项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进而利用AHP与熵权法相结合确定了指标体系权值并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涵义与目的,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研究与评价的用途,同时对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汽车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具有代表性的18家整车类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选取的这些汽车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其竞争力进行数量评价并排序。最后,得出结论,说明影响汽车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财务状况和成长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航空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简单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航空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选取国内五家主要航空公司进行评价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建立和指标的标定符合科学性,在航空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产资源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中,产业生命周期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被广泛地忽略,应用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工作也不够充分.在研究了矿产资源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方法之后,针对石油天然气产业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个评价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的物理模型.该模型既包含了一般性竞争力评价指标,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产业生命周期要素指标,为进一步量化研究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竞争力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在对企业集群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其在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弥补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目前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和应用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市场划分的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26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简便易行,易于对港口进行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汽车后市场的基本特点,选取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资源对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服务能力、企业、市场、辅助机构、业务单元、政府;在二级评价指标中,特色功能业务、辅助功能业务、企业创新能力、形式品牌化程度、人才引进等对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同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国际海运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构建适合于测度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5F评价指标,并结合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为研究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运用定量化模型分别对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范围、江苏省范围进行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比较 ,分析评价了徐州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指出了徐州市今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各个层面上,竞争力却日趋激烈。竞争力的话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领域内被广泛提及并讨论。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背后的理论模型以及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三个角度出发,对当前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现象:(1)并没有统一、清晰的国际竞争力概念;(2)国际竞争力的评估往往是为了迎合政治上的需求;(3)不同的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解释说明;(4)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竞争力是竞争力在产业层次上的体现,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成为国内学术界、产业界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测评体系的设计则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核心内容.静态竞争力评价、竞争力潜在变动趋势估计,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竞争力变动的贡献分析是产业竞争力测评的三个层面.从这三个层面出发,通过一系列指标与模型,可以构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框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产业竞争力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给出提升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导向下的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赢得消费者与保持住消费者的能力上,对品牌竞争力的测评也主要是对这两种能力进行测评.以移动通信市场为例,从移动通信品牌的这两种能力入手,以传播、产品、价格、服务四个方面来反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将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度作为附加竞争力,这样我们就可构建起品牌竞争力的外显型市场测量模型和品牌竞争力的要素构建型市场测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力进行测评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文献分析,从人才规模、人才流动、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和经济竞争力、知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资源凝聚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量表设计、样本描述、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江苏省调研的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江苏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为0.75,验证相关假设,并围绕人才规模、人才流动和人才产出制定人才战略,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货物贸易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相继调整了贸易发展战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正在改变,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考察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比较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挖掘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并提出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中日韩三国在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展开对中日韩在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指数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全面剖析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石油消耗状况,结合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构筑和维持对于石油的依赖性的特征。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实证研究表明石油依赖性对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稳定性的影响大于美国,且影响持续期较长。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是降低石油依赖性、提高石油经济效率最终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内部隐性竞争力,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基础,是大学生可持续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为:纠正人文素质教育无助于就业的认识误区;强调师德垂范和在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决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人才、技术和机制是构成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关键要素。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机制是保障。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