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试就科学创造主体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情绪、意志过程的互动关系对科学创造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剖析 ,阐明了科学创造主体心理活动中“知、情、意”的互动和谐对科学创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生成是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三位一体的过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现实与虚拟的共生、人与网络的互动共同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从知、情、意、信、行矛盾转化的角度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表现为认知的“选择性扩张”、情感的“蝴蝶效应”、意志的“从众流瀑”、信念的“涨落突变”和行为的“群体极化”。科学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网络传播与网民接受相结合、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点。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个动态过程,思政课教师抓住“知、情、意、行”几个重要环节,才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宋海鹏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两个系统同时在进行工作,一个是认识系统,一个是动力系统,认识系统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属于智力因素;动力系统包括动机、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心理活动,属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完成对所学知...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也叫动之以情,是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激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使其形成正确思想的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是交织在一起的,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真理切,情理交融。但是,情感教育主要是培育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与主要提高人们的认识的说理教育又有很大的不同。情感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情感教育也叫感化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教育,比如对后进的或误入岐途的教育对象采用“慈母心,兄长情”式的感情来温暖、感动。广义的情  相似文献   

6.
怎样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新时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情、以理、以矩,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以“情”感人,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思想工作的首要前题。教育学生,首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打开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三大学习论出发,分析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心理机制本质上就是知情行整合学习.知情行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三种心理机制,即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这三种心理机制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文章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知情行整合的学习过程中,“知-情”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动机驱力,“知-行”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著名特级教师毛蓓蕾说过:“正确的道德认识要以情感为基础,良好的道德动机要用情感去激发,自觉的道德行为要靠情感去强化,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情感去沟通。”可见,情感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学生的道德认识有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才能升华认识,并逐步内化行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用“情”感染和教育学生,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拓展学生的生活渠道,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以“情”孕“知”,以“知”化“行”,全面提高品德教学的质量。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情…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是意向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中介,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对情感的忽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必须高度重视情感环节,以情感为对象和目的,做到以情、知、行、境育情,并正确处理情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孔子所说"知仁勇艺"的心理与教育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所说的“知仁勇艺”,既与教育有关,也同心理相符,即“知”(智)相当于智育、认识;“仁”相当于德育、情感;“勇”相当于体育、意志;“艺”相当于美育、艺术心理。四者既是四特征的人格结构理念,又是四因素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孔子从知(智育)、仁(德育)、勇(体育)、艺(美育)的意义与目的、内容与任务、途径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论述和分析,提出的观点和举措,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挖掘儒家“智”、“仁”、“勇”思想的内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德育理念,继承儒家“三达德”的整体思想.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激发.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其运动过程都有其规律性,德育过程同样具有规律。本文仅此谈点认识。一、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看,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根据德育的特点,要使学生能形成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必须使学生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Talmy虚构运动理论基础上,分析英汉心理活动虚构运动表达的认知机制和过程。研究发现英汉心理活动虚构运动表达的认知机制是以空间中实体的客观运动事件为源域向以抽象的静止心理表征为目标域的隐喻投射过程。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主观上将静态的“心”整合为运动主体或具体的运动事件。从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三个方面简要归纳英汉“心”类虚构运动框架,阐释英汉心理活动虚构运动表征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宣传工作是形成和改变人们态度,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工作,它和人们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联。因此,了解和认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宣传工作的基础。一个宣传工作者如果不研究和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就会影响宣传效果。列宁在讲到宣传的时候,常把宣传与鼓动并提,要宣传员“竭力激起群众对这种极端不公平(指资本主义社会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者)的不满和愤恨……”这里,“不满”和“愤恨”可以说就是一种心理表现。毛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揭示了情感效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提出的“理由情而达之”的方法,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熹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李太平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它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朱熹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知、情、意、行”四种成分,在德育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的品...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和出发点.它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认识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关系到人们在实践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因此,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时,提出了一条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简称“生命线”).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语境使得文化记忆具有了立体性,即成了多维度的立体形象世界记忆,多种感觉融会贯通的联觉记忆,超越现实真实性的仿真、拟像的记忆。在这种语境下,立体性文化记忆也形成了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多种感觉融合的国家认同。在这种强烈的立体性文化记忆所形成的多重性国家认同主导下,国家认同的理性观念在文化记忆的立体感性形象世界中显现出来,使得国家认同转化为了理性与感性高度统一、情感与意志高度融合的信念和信仰,更加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情”的原初意义并不指人的心理活动之情感,而与真实相关联;庄子丰富了“情”的内涵,使之成为一种心理活动;屈原的抒情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陆机“诗缘情”观的提出标志着他对文学本质认识的成熟,其意义并不 在于消解“诗言志”,制造与“言志”的对立,而在于追求文艺本质的多元共存,提倡以“情”统志,并且,它还包含了对文学形式的美的要求。正是这种对文学本质的正确认识,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于部是一所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耍做好学生干部的引导工作,必须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要从态度人手。所谓态度,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外界对象(人、事、物、观念等)所持有的较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内在心理倾向。一般说,态度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即认识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态度所包含的三种成分,一般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