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规制与公民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合理环境规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公民健康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因此,厘清农业面源污染、环境规制与公民健康三者内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Grossman宏观健康生产函数和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法考察了农业面源污染、环境规制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公民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发现,农业面源污染与公民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农业面源污染的不断恶化显著增加了食源性疾病发病数;环境规制与公民健康之间呈倒“U”型关系,拐点临界值为3.079;仅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不仅不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健康风险,反而引致隐形经济规模扩大,出现了显著的“绿色悖论”;2007-2012年、2013-2018年两时期检验结果显示,强化农业污染源监管能够显著减弱“绿色悖论”,并重塑环境规制政策的健康红利。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面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其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世界范围内严重的面源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农业生产、水资源、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流域水文特征影响尤甚。农业活动是面源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全球面源污染,讨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洱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洱海流域水环境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对洱海流域农业污染源的评价分析发现: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占河流、湖泊营养物负荷总量的70%以上,是洱海最主要的氮磷污染源,其中农业生产带来的化肥和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该文基于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的综合分析,从农村生活污水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种植业污染控制和水土流失治理四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关于环境税的研究一般局限于点源污染,而分析环境税治理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和机制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章沿着环境经济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脉络,梳理有关环境税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现有文献,并对既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进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环境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营规模、劳动力转移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为基本理论假设,以江西省鄱阳湖区25个县区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呈正相关;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重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面源污染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苏北农村的面源性环境日益严重问题,深入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苏北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缺失、工业技术及产品向农村领域的渗透以及农村环境资源公共性的影响.建议分别建立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源头控制制度以及环境保护的经济引导制度,并通过这三大环境保护制度所组成的系统制度体系来应对苏北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山区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因子,提出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一方面必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规划;另一方面必需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线,使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紧紧抓住产生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因子———化肥、农药、农田秸杆、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废物等,提出科学的防治和减少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相互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面源污染"压力-状态-效应-响应"机制框架。农户农业生产行为压力在客观方面主要来自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出、农业政策、环境法制及宣传教育等方面,主观方面来自农户自身的家庭收入、劳动力状况、环境意识及受教育程度等。各种压力下农户在种植方式及化肥、农药、农膜等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状态,从而引起农地肥力的下降与环境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等效应,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技术支持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监管和指导,从而有效遏制农户污染环境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山区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因子,提出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一方面必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规划;另一方面必需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线,使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紧紧抓住产生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因子--化肥、农药、农田秸杆、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废物等,提出科学的防治和减少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和治理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区域异质性特征显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变迁和政策因素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政策措施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农业补贴“新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巢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巢湖富营养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沿湖岸人民的饮水安全.文章对巢湖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巢湖农业非点源氮、磷营养物来源作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巢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正确处理其与环境关系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内容主要有激发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境道德意识、提高环境参与意识、学习环境知识、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等。其特点在于广泛的社会性、手段的多样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及高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宁省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采用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检验了辽宁省人口和经济等宏观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环境污染显著地受到宏观因素影响,技术水平对环境污染产生负向影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向影响,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文章从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对环境污染问题给出解释,探索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及其后果,以此揭示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根源.采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构造环境污染指标,同时引入财政分权指标、地方政府竞争指标和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等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显示,中国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及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扭曲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重,并且污染程度会随着分权度的提高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恶化;同时,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频率也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企业的经济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会计行为如何反映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对我国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总体披露情况普遍不佳并缺乏主动性,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并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6.
西安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有效监测、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环境,采用市场价值法、修正人力资本法和工程费用法等估算方法,对2002年西安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测算评估,通过各项指标和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状况,给出西安市因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结果。结论认为,西安市环境状况依然十分严峻,2002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30亿元。城市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保护由此成为西安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以素质教育为纲,构建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而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特别重视。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根据我国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开征环境污染税的理论和现实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 ,环境污染愈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在探索有关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其中 ,开征环境保护税成为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略。本文在分析我国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应的基础上 ,评析了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 ,并借鉴西方国家的可行作法和有益经验 ,对我国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和污染排放行业梯度转移使农村出现严峻的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环境资产属性及其区域性公共产品特性视角,还是从农村居民要素剩余索取权和请求权视阈,农村居民都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当前农村居民不仅环保参与度和环保参与层次低,而且面对复杂的环境污染案件,环境维权能力弱,相对于排污者和城市居民处于双重弱势地位。要促进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应搞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强环保立法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推进政府治理方式转变,赋予公民环境自主权,大力推行"征补共治",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