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1988年第2期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上,蔡运国同志在他所撰写的《社会主义社会与民族融合》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时期而是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这样的观点。目前,许多民族理论研究界的同志都有这种观点。在这里蔡运国同志把民族融合与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看成是两个不相容的时期。从他所述的民族融合所应具备的根本意义的四点必要条件和对融合与发展繁荣的时期划分,我们很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民族融合与民族繁荣发展有前后两个阶段可分。象这种绝对地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发展繁荣划分开来、独木成林的观点,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下面,我们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提出来,与蔡运国同志等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学者的用法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被用来指称一种植根于西欧大陆并与东欧(主要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相对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徐崇温同志却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去涵盖那些70年代以后出现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流派,这种用法导致了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3.
黎澍同志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见1984年《历史研究》第5期)一文中指出:“历史是人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并认为:把历史说成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错误的.“无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这样说过”,这是由苏联学者提出来的.在《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见  相似文献   

4.
“自然历史过程”论的真实内涵与语义澄明──与王金福同志商榷刘森林近年来,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成的发展类似于自然历史进程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探讨兴趣。王金福同志也在《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上发表《也谈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真实意...  相似文献   

5.
贺安敬同志在《生态危机与征服自然》(载《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一九八六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征服自然”这一口号是不科学的,并且认为,在实践中如果人类继续征服自然,奴役自然,得到的将是自然界加倍惩罚和报复。笔者对该文的这些观点是不敢苟同的。 贺安敬同志之所以否认“征服自然”命题的正确性,在于把“征服自然”片面地理解为对自然界的巧取豪夺,为所欲为,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大自然开战。我们认为,如果采取些方式去征服自然界,确实是不足取的。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却从  相似文献   

6.
艺术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庆国同志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质疑》(载《复旦学报》1982年第3期)一文,不乏某种真识,但他显然是把长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解释,即把艺术起源简单机械地归结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视作对“劳动说”的本质性说明,结果歪曲了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释的“劳动说”的真正实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艺术起源劳动,首先也是把艺术起源看作人类文明的一个历史过程。原始艺术产生的复杂状态远非我们今天的想象所及。人类最初产生的艺术不仅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些分门别类的艺术,甚至也不是那种所谓“三位一体”即舞蹈、音乐、诗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而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社会意识的混合体”的“一个方面”。这种  相似文献   

7.
19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理论,这是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概括.我们既不应否认也不应夸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两个必然"中的作用,因为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际上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宇宙总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哲学问题。吴鹏同志在《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①一文中,认为宇宙总体是“某种具体形态”,并对宇宙无限论提出了种种责难。我认为吴文以上观点,直接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有必要进行商榷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对于这一点,人们的认识比较一致。但是,“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各尽所能”是不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经济学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徐节文同志在其专著《论按劳分配》中明确认为,“各尽所能”不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我们认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原则,“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离开了“各尽所能”,就不可  相似文献   

10.
遵照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本期发表对屈原有不同看法的两篇文章,先就屈原评价问题展开讨论,后将开展有关的其他问题讨论。热烈欢迎广大工农兵和专业理论工作者积极参加这些讨论。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严肃认真、广泛深入的讨论,将会促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整个上层建筑领域,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相似文献   

11.
孙祚民同志在《试论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以下简称试论)一文中,判定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政权已经是“新的封建政权”.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政权的构成形式“基本上是沿袭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二、从中央政权到地方政权“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占着统治地位的”;三、建都天京以后“始终是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支持地主收租的.”因此,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就“走完了向封建转化的道路”,“农民英雄们在南京建立的天国,已经是新的封建王朝了”.这些论断很值得商榷.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论“三个代表”》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本文从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形态的发展并不是自然历史过程,学术界大多从经济必然性方面加以论证,并把它当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加以批判;作者主要从规律的角度进行探讨,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认为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生作用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必然的力量在起作用,人类史和自然史在“实质上也是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的”;承认社会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发生作用,并没有否认人的主体性。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区别才会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八○年第六期《经济研究》,发表张云德同志的题为《价值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一文。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劳动产品,均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价值则是一个永恒范畴”。我认为,把交换价值和商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这是对的;而把价值这个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说成是一般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一个永恒范畴,则是错误的。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与张云德同志商榷。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形成价值张文首先从回答什么是价值入手,引用了《资本论》第一卷“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便得出“承认凝结了人类劳动就是价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一个还是三个?庞长富同志认为:“唯物证辩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只有这样的分析,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也才符合客观辩证法的本来面目”。(见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九日《光明日报》) 我们认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才符合“极其彻底而严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才符合客观辩证法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六月五日的《广西日报》上,刊载刘亮盈同志一篇题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的文章。该文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是错误的。其主要观点是: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这样讲过;二、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都不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三、文艺工作中“左”的错误,根源出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今对刘亮盈同志的这几个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文艺为政治服务,这是文艺发展史上存在的客观现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科学地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方块汉字,能作列不写別字的人恐怕寥寥。我们常常不免布这样的经验:本来应该用那个字,临时笔误,写成了这个字,例如要写“筹划”,结果写成“筹画”,或者为了图省简,故意将鸡蛋的“蛋”字写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发表了署名蔡德贵的文章《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读后感受有三: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即针对本刊1982年第1期发表的拙作《关于研究新疆兄弟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的初步设想》和同年第4期发表的阿不都秀库尔·穆罕默德·伊明的文章《论艾卜·奈斯尔·法拉比的逻辑学说》,此其一;其二,文章的作者断言法拉比是“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的国别是不成问题的”;其三,文章就“法拉比的哲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刊载了张永禄同志的《试论朱元璋的蜕变》(以下简称《试论》)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朱元璋由一个反封建的农民起义领袖,“后来逐步蜕化变质,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做了明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彻底背叛农民革命”,而成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据说蜕化变质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混入农民起义队伍,以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主要是封建帝王思想和孔孟之道),“对朱元璋进行思想腐蚀和影响”;一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的阶级  相似文献   

20.
还长孙皇后于历史──与王盛恩同志商榷蔡业伟洛阳师专学报一九九二年第一期刊载的王盛恩同志《应重新评价长孙皇后》一文(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重评》),文章认为:“长孙皇后是一个不值得肯定和歌颂的历史人物”。笔者细览史著,对《重评》的观点不敢苟同,特提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