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社会现象作定量分析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本刊1985年第4期刊登了李少文的文章:《社会学研究与平均年龄的计算》,本期又刊登了李东山的商榷文章《统计与研究》,我们欢迎广大社会学研究者在实践中试用鉴定,更欢迎大家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计算公式和新的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与方法论》栏目将为您提供发表见解的园地。  相似文献   

2.
《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刊发了署名李丛昕的文章《杜甫终葬巩县说》,以“杜甫终葬巩县为是而偃师为非”,否定《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刊登的霍松林先生《杜甫与偃师》一文中“再次肯定了杜甫终葬偃师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社会科学》杂志1983年3月第4期发表了一篇介绍维也纳中心的文章。维也纳中心,也叫欧洲研究和资料协调中心,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国际理事会的成员。该中心于1963年根据教科文组织第12次全会的决议而建立,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该中心的宗旨是为西欧和东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提供方便。它的职能是协调主要是在跨国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研究计划,组织关于现实科学问题的圆桌会议,提供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国外社会科学文摘(哲学与社会学类)》1982年第5期报道,意大利都灵大学社会学家G.鲁斯科尼和S.斯卡姆茨在题为《今日意大利:离心的社会》一文中研究了宗教在目前意大利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作用的变化。他们指出,宗教世界观已失去了统治地位,教权部门的威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吗?《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2期刊登了朱志文的文章《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吗?》,与刘国光同志进行商榷。文章认为,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理论界流行着一个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不...  相似文献   

6.
在1990年第7期《国外社会科学情况》中,我们介绍了日本学者横山宁夫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关系的研究。横山宁夫认为,这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影响,而且还受胡塞尔后期  相似文献   

7.
据法国《人和社会》季刊1977年第三、四季度合刊(总第45—46期)报道,法国皮卡蒂大学亚眠社会学研究中心于1977年9月22—24日举行了一次关于辩证法在今天社会科学中地位的学术讨论会。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社会》1982年第四期刊登的傅愫冬同志写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大学开设社会学系的历史状况,从中可以看到,自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以后,社会学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的,也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目的、中国社会学者怎样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学中国化。在旧中国,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传播社会  相似文献   

9.
英国《新社会》周刊1978年5月25日报道,《意大利社会学评论》第17卷第3期载文介绍世界各地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一些情况。自从1960年以来,全世界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量增加,其数目已经从1955年的194个增加到1975年的651个。  相似文献   

10.
据联邦德国《社会学杂志》双月刊1991年第5期报道:第四届阿马尔菲欧洲社会学和社会科学奖颁奖仪式于1991年4月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1991年度获奖者为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社会学家M.R.莱普修斯(M.Rainer Lepsius)、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历史学家W.J.莫姆森(Wolfgang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自2006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以来,更加注重将品牌意识和学术特色作为期刊的第一追求。2006年《求是学刊》依托黑龙江省的地方经济文化特点、黑龙江大学的学术实力,以及全国各高校、科研坑所优长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等研究领域刊发的学术文章共150篇,其中,在17个特色栏目里,策划、组织、刊发16个专题99篇文章,占总发稿量的2/3,体现了《求是学刊》重视整体构思、突出主题意识和特色栏目设置的主动办刊思路。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求是学刊》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摘编的文章有29篇38次;刊发社科规划项目成果文章42篇,其中国家级课题项目有17篇,教育部课题项目8篇,省级课题项目14篇,其他课题项目3篇。附件:《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至第5期发文反响一览表  相似文献   

12.
苏联《外国文学》1984年第4期刊登一篇题为《葡萄牙文学的十年:困难、成就、前景》的文章,介绍自1974年4月25日在葡萄牙推翻了统治达40年之久的法西斯政权并确立了“多党民主制”以来,文学发展的情况,文章指出:十年来,葡萄牙作家队伍人  相似文献   

13.
本刊于一九八○年第五期上刊登刘长林同志的《论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后,上海《文汇报》文荟专栏曾摘发,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纷纷寄信和著文给《文汇报》和本刊,现在从《文汇报》转给本刊的来信和投寄本刊的文章中选发两篇,供读者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罗马尼亚"子午线"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伦理学与美学》,列为"美学探索"丛书之一.书中共收入美学研究论文十篇.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杂志1979年第15期刊登了这篇书评,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要求,《日本学刊》在著审编读各方支持下,推出了多篇日本研究优质论文,以刊物转载率为代表的社会影响力有所上升。2015年,《日本学刊》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三本中国主要文摘类刊物上的全文转载论文为15篇。统计结果如下:《新华文摘》(1篇):刘江永:《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对日本国家战略的影响》(2015年第18期,原刊2015年第3期《地缘政治思想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篇):张晓磊:《安倍内阁的安保法制改革》(2015年第11期,原刊2015年第3期《论安倍内阁的安保法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续论《野草》吕恢文关于鲁迅《野草》的研究,我在《论<野草>》(载《北京社会科学》95年第3期)一文中,先说明了方法:《野草》与鲁迅同期(亦涉及稍前和稍后)的作品,在思想上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充分研究和参考鲁迅相关著作,十分有助于理解《野草》──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1998年第4期刊登了钱民辉的《学位与“学伪”》。作者把当今在学位上弄虚作假及在非学术领域炫耀学术头衔的行为称为“学伪”,可谓一针见血。然而,当今‘学伪”又何止这些?广州某单住某君为评职称,自己写不出文章便找到了某大学某学生以IctD元买来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结果评职称顺利过关。这难道不是“学伪”?广州某单位某君为了在专业理论上引起领导对其重视,自己写不出文章便以a对无从某大学某研究生处买来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把自己的名字也变成了某一核心刊物上的铅字。这难道不是“学伪”?“学伪”何其多则“学伪”…  相似文献   

19.
这里发表的是一篇颇有见地的调查体会文章。作者辛秋水同志现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安徽省农村社会学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他,爱党、爱国,却因敢讲真话,直言不讳而遭来不幸,历尽坎坷。早在解放前,年轻的辛秋水就读于安徽大学法律系,曾因从事学生运动,为逃避国民党政府的追缉而进入解放区。1949年北京解放后,他在中苏友协总会工作,曾对协会章程组织形式等不尽之处在工作会议上提出改进建议,先遭有关领导非议,后来他据理陈述上书万言给当时兼任会长的刘少奇同志,三天后,就收到少奇同志的亲笔复信。复信说:“来信收到,你的意见基本正确,我已提交中共中央宣传部讨论处理。”接信后当天下午,当时任中宣部秘书长的熊复同志即通知他,就如何改进机关业务问题在中宣部党团员大会上发言。不久,在少奇同志亲自指导下,召开了协会全国工作会议,改进了协会的组织形式。1957年4月,辛秋水为知识分子鸣不平写了万言长信寄给《文汇报》,刊登于该报《内部通信》,编辑部复信给他,深为作者爱党爱国的热情所感动。但在反右运动中,《文汇报》成了“右派”报纸,他的信被转回原单位,也就此而成了“右派”。从此,他先在劳改农场改造,后遣返回乡监督劳动,前后长达22年之久。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获彻底改正,被安排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工作。22年中,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耳闻目睹社会的种种痼疾,深切感到历史灾难的根源之一,乃是上头不了解下情。而下情又不能上达。自此,他立志从事社会调研工作,决心深入最底层,反映真实情况,上达决策机关。自1979年至今的七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及省内外大小城镇,穷乡僻壤,写出了七十多篇触及时弊、较有深度的社会调查,其中不少调查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为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的建议     
我手头只有1982年第1、2期《社会》杂志,故只能就这两期刊物谈谈我的看法。据我所知,《社会》是中国目前第一本,也是仅有的一本专载社会学文章的刊物,它在向国内外各界人士介绍社会学、提供社会学发展信息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象西方学术刊物一样,让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研究项目、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但《社会》也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