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党文化是指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全体党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政党意识和观念。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政党文化系统。社会转型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宏观生态。社会转型往往会出现认同、信仰、整合等危机。因此,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大力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政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年前学术界就有人提出并简要阐述过政党文化的概念,近些年来学术界就这一概念及其核心内容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般认为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灵魂和生命,但对政党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其核心内涵的阐述则各执所词.依据学术研究应具有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的要求,学界应统一对政党文化的称谓;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国外政党文化的研究;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党文化的同时,应研究它的不足,以保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先进性,促进它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界对政党文化诸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果卓著。本论文在政党文化的理论框架下,对“参政党的政党文化”的论题进行初步探讨,试图从理论界定、主要内涵、核心要素、构建的路径选择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缩影和见证,体现了党的政治诉求与中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一致性,是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源泉,是政党认同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厚植政党认同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着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文化的萌芽。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纲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要素,初步表述了党的制度规范要素,产生了中共政党文化。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党的意识形态要素逐步中国化,制度规范要素基本完备,标识性要素基本定型,党员角色明确,领袖角色被全党认同,中共政党文化形成了。建国初,中共政党文化有所发展,1957年后受到破坏,变得僵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文化发生转型;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的广泛认同。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党发展的自身逻辑、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国家总体外交策略等是影响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变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在政党外交,特别是在政党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时期党所举办的庆祝仪式与政党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一方面,庆祝仪式是置于包括政党文化在内的社会环境中,特殊时空背景下所蕴涵的各种资源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乃至形塑着庆祝仪式在运用中呈现出种种特征,诸如庆祝类型上呈现出坚持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相协作、庆祝方式上呈现出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相统一、庆祝主旨上呈现出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庆祝色调上呈现出坚持政治性和社会性相促进等特征;另一方面,庆祝仪式又对政党文化在内的外部环境因素产生复杂的应激反应,如从政党意识形态来看庆祝仪式发挥着诠释和发展的功能价值,从政党行为方式来看庆祝仪式承载着论证和动员的功能价值,从政党心理取向来看庆祝仪式彰显着记忆和意志建构的功能价值,从政党文化社会化来看庆祝仪式担负着沟通和认同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播作为政党灵魂的政党文化是使政党获得和维护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政党文化的传播并被接受的过程就是政党文化的社会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其政党文化的社会化.就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而言,家庭学校的培养是基础,媒体的广泛宣传是支柱,文艺审美形象是重要的精神养料,党组织的强化训练是核心保证,发挥纪念活动的感召作用是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塑造优秀的政党形象是参与和执掌政权的重要保证。政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通过对政党形象概念的界定,探寻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自身文化的实现途径,即以党内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新闻媒介宣传为支柱,以文艺形式为精神养料,以典型形象为补充。将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内化为党员和社会大众的个性化选择,为党执政合法性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实现了民众对我党政党文化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领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本身的现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术和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中国共产党本身的现代化,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这一角度来阐述二者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议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党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务公开就是指党的工作和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具有或应该具有公开性.党务公开是党务活动由秘密走向公开的必然趋势;是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政务公开形势发展的必然.党务公开在内容上要全面、真实、具体、合法;在形式上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在程序上要力求规范、有序、到位;在时限上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要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党务公开的工作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内涵、党内民主所包含的基本原则、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党内民主建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内民主建设与政治文明、党内民主建设与人民民主发展、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等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党内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的实质是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参加党和人民的事业,达到党的团结、巩固、统一和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刘少奇在60年前曾对党内民主的实质作过精辟的论述,是党的建设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它对于当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仍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即自身的执政文明建设。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执政文明建设的对策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质与量相统一的特定范畴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经验要求和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思想基础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石。作为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对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把握能力,而且还要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做一个合格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政关系之所以难分难解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党部分地承担起本应由人大来履行的职责,所以说党政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党与人大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党政不分”的弊端。然而,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却是一个复杂且难度很大的问题。对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我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体。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务公开是世界各国政党建设的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必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务公开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方位的转变和发展,也需要我们党实施党务公开。中共党务公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