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中的绝对真理的涵义是什么?我国哲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绝对真理有两层涵义。对于绝对真理的第一层涵义,哲学界的看法比较一致。而对绝对真理的第二层涵义,有不少的教科书和文章作了如下的表述:“绝对真理是指在内容上无条件地、完全地反映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以完全认识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完全认识叫做绝对真理。”“从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讲是能够达到对客观世界正确而完备的反映,即达到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就是人们对于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完全的,彻底的正确认识。”。“绝对真理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完全彻底的认识”。把以上表述加以概括就是:绝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完备的、完全彻底的正确认识。(以下简称“完全认识论”)笔者认为,“完全认识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坚持这一观点必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关于绝对真理观中引起一系列混乱;同时出提,这一观点的理论根据本身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1992年第2期《青海社会科学》发表的郝宁湘文章认为,理性认识所能把握的事物是有限的,这是由其内在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所决定的。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理性认识的基本方法是不完备的。一是观察是不完备的;二是归纳和演绎是不完备的;三是分析和综合是不完备的。二、理性认识的前提和结果是不完备的。一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的不完备性;二是理性认识的结果即知识的不完备性,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知识系统都不能穷尽相关的所有真理,知识的真理性在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3.
绝对真理是个矛盾周振声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如何理解绝对真理争论不休,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学中最“头痛”的问题。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相似文献   

4.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历来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所关注。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的倾向性、文艺的党性原则的理论,在《讲话》中对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刻而系统的阐述。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观点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也暴露出来了。因为仅仅认识必然性人们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自由,即只能是利用自然界的现成物。人类要获得高水平的自由,就不能仅限于认识机械的必然性,还必然认识统计规律性、偶然性,以及由必然性与偶然性、由各种不同的必然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种种可能性。自由必然包含选择的因素,必然性提供的是唯一性,只有可能性才为有选择的自由提供多样性发展的客观依据,所以自由是认识和实现一个可能的世界。这个可能的世界不仅是指客观世界,而且包括人本身。人本身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因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因经历和所受教育不同而有多种可能的发展。可能性渗进了主体的因素,面对各种可能性,人发挥自身选择的主体能动性,创造自己的新生活。把握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绝对真理的引玉之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真理的引玉之砖李继武一我在《总和绝对真理的虚妄与其真实性质》一文中(见《东岳论丛》1993年第4期),否定了目前盛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总和绝对真理”观。我否定了“总和绝对真理”,并不是否认有绝对真理,在绝对真理的含义上,笔者认为目前各种...  相似文献   

7.
明季崇祯戊寅年(1638),江南大旱。十一月初八,苏州承天寺僧人浚眢井,忽得一铁函。启之,函内石灰,灰内锡匣,匣内蜡漆,漆内纸包。纸包外缄封左右分题“大宋世界无穷无尽,此书出日一切皆吉”,中书“大宋铁函经,德祐九年佛生日封”(按,历史上德祐仅二年,《心史》作者为表示忠于宋朝,学陶渊明晋亡后仍书义熙年号,故仍以德祐纪年。“德祐九年”为1283年);内缄封题“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纸包内有折摺稿本,总题为《心史》。有诗有文,皆记南宋陷元之悲,蒙军腥残之恶,慷慨激昂,痛哭流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永昌同志在《相对真理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一文(见《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二期)中认为,这种由“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之所以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割裂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把虚无的东西当作实在的东西”,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绝对真理”,它必将导致人们怀疑和否定”它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 “科学所要研究的东西正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①恩格斯的这句话提示我们,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就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要进行科学研究,即探索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存在发展的规律性。客观事物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潜蕴着许许多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人类必须永远不间断地摸索、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不论什么科学的命题,每当得出了真理性的答案以后,还要向其深度和广度开拓,研究、创新。这一个问题解决了,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只有如此一步一步深入向前发展,才能够适应和满足人类在各个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就引伸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到底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在可知当中,是否还有不可知的一面?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各个派别。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生性喜欢幻想的美国人又在为“遗体冷冻计划”推波助澜。据悉,目前已有超过700人会在死后将遗体冷冻在超低温下,他们希望若干年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他们死而复生。 提供“冷冻复生”服务的是美国的一些公司,而非专门的科研机构。他们利用干冰和液态氮将死者的遗体冷冻起来,同时将冷冻保护溶液贯通到死者的血管  相似文献   

11.
《优雅》2005,(6)
  相似文献   

12.
郝宁湘 《东岳论丛》2002,23(1):66-69
对于任何一个受了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思想影响的人 ,当他面对 2 0世纪的许多科学结论时 ,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些限制性成果中最著名的大概要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它告诉我们 ,没有一个演绎推理系统能够回答所有的利用该系统的语言所描述的问题。我们以为 ,数学的不完备性之根源于人类心智与理性的不完备性。科学上的否定性结论并不具有许多人所坚持的本体论意义 ,而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我们反对把科学结论看作是对真实世界的终极反映。人类的不完备性正是通过自己的不完备的创造物得以显现 ,自己的创造物正是反观自己的最好镜面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各自有两种涵义。关于绝对真理的第一种涵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24页)一些哲学教科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批判波格丹诺夫的其理观时,指出波格丹诺夫“把下面两个问题搞混了:(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其理,那末表现客观其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这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绝对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绝对真理的不同思考问思真理是认识范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于这一范畴的认识精华,构成了如今的关于真理的一套理论。真理论中认为:“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提供了绝对真理”,①或者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②以及定义式说:“无数相对真理之...  相似文献   

16.
谌林 《江汉论坛》2012,(8):56-60
理解不自由的原因是达到自由的先决条件。不自由意谓行动遭遇了障碍,而主体所受之障碍有三种形式,即他物、他人和自我心智缺失。分析三种障碍的性质及表象可以发现,自由的一切障碍最终都是物理性质的,因此科技理性是扩展自由的决定力量,这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7.
<正> 理性认识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对事物之本本、规律的认识。然而我们认为,理性认识至多只能说是到目前为止的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形式。因为,人类的进化是没有终结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未来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完全不能超越这种理性认识而获得更高级的认识方式。事实上,理性认识所能把握的事物是有限的,这是由其内在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诗学是可能的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文化诗学作为外部研究的意义当本世纪80年代初中期,韦勒克和沃伦的具有新批评学术色彩的《文学理论》被刚刚打开门窗的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奉为西方现代文论的圭臬的时候,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时候,我们才恍然明白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认识论的文论,政治论的文论,都不过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方面而已。我们急切地想了解“内部研究”,追寻“文学本体”,揭示文学语言的奥秘,研究小说修辞等等,一时成为学术时髦。差不多20年的时间过去了,西方文学批评的潮流又变成了解构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新历史主义文论、女性主…  相似文献   

19.
在真理与阶级性的讨论中,经常涉及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的问题。由于它们是本体与属性、外在与内在的两对矛盾,具有复杂的辩证关系;而有些人又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使真理自身的历史进程变得模糊不清,当然也就无法弄清真理与阶级性的关系。要把讨论引向深入,我们认为弄清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转化是很重要的一个关节,本文先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图像不可能取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视觉文化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由于视觉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领域 ,涉及到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技术、传播等多种学科 ,所以视觉文化研究本身也就带有多学科的性质。本期笔谈集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不同层面的问题 ,从视觉文化的历史性描述 ,视觉文化与人的生存 ,景象的经济学 ,速度对看的影响 ,以及文学抵抗视觉霸权的可能性等 ,做了初步的有益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期笔谈 ,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视觉文化及其研究的注意 ,并期待着更高水平的研究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