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门罗新自然主义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门罗在反对“思辨美学”的抽象性和“实验美学”的机械性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美学”.它从研究艺术作品的角度切入美学,把艺术作为美学的核心和生长点,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美学.但是,门罗对认识论和实证科学的迷恋,使他的美学遗忘了情感这个阿基米德点,结果美学被置换成一种技术学或知识学.这样,门罗的美学不仅没有走向他自己所期望的科学的美学,反而堕入了一种新式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2.
门罗的科学美学是一种新自然主义美学。这种美学以艺术作为美学的生长点,反拨了思辨美学的抽象性和实验美学的机械性。但是,对实证科学的迷念使他的科学美学堕入了认识主义和实用主义,远离了美学的阿基米德点情感。这样,他的科学美学不但没有走向科学的立场,反而把美学的发展引向了歧途。  相似文献   

3.
美学定位的传承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长期隶属于哲学,在费希纳之后,美学逐渐由哲学走向科学(主要是心理学),但这一转向并没有给美学带来整体上的突破.现象学美学和语言学美学企图超越哲学的美学和科学的美学,但都没能取得成功.19世纪以来,人们又逐渐把美学看成是一种人文学科或人学的美学,但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海德格尔之后兴起的后现代思潮及其所阐发的"文化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美学定位的重新思考,但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给美学定位的基本素质.那么,美学到底是怎样一种学科呢?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是一门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本质、形式和规律的科学.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三者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修辞学为主线,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逻辑学为武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美学理念解读修辞学,可以探究修辞在逻辑、美学中的实用价值,提高修辞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很繁难的科学.技术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把美学运用于技术领域中去,使美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新兴科学,它在世界各国创立和发展的时期不尽相同,通常公认为诞生在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从本质上来讲,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疏远化了的劳动”时说:“劳动生产了美……”;从广义上来说,技术美学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发展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一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美学也不例外. 但是,自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便一直存在着争论.从历史上看,鲍姆加敦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黑格尔则把美学的研究局限于艺术范围,主张以艺术美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把美学界定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这种争论相沿至今. 仅以苏联和我国为例. 1940年以前,苏联美学家大都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是研究美感、审美趣味、人的  相似文献   

7.
康德美学的意义在于以一套"隹现象学方法”,实现了对传统美学的颠覆.而这一颠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康德美学从三个层面反叛了传统美学的认识论倾向.这就是既反叛了传统美学把美与真相等同的美学立场,又反叛了传统美学把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相等同的美学立场,进而反叛了传统美学把美学与科学相等同的美学立场.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康德美学作出的这一最新解读,把近代的康德美学置于了一个广阔的现代文化背景,从而凸现了康德美学的现代意义,突破了康德美学研究的现有格局和传统理解,为我们与康德美学开展新的学术对话提供了希望和入口.  相似文献   

8.
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革命”还是“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后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革命":即通过对李泽厚先生早期代表的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的全盘否定,从根本上抛弃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另起炉灶,这必然会把美学研究从"科学引向玄学".而"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改良":即在承认实践美学所确立起的宏观的、社会历史的科学视野与思考方向不可全盘否定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与发展"实践美学.比较起来,我们更加赞同"改良"而非"革命"的方法和态度,而我们之所以取这样的立场,是因为实践美学毕竟为我国美学研究确立起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前提,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论美学起码的底线,也是把我国美学研究推向深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在童心中从科学向美学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世界纪念相对论创立100周年之际,思考爱因斯坦作为"科学的艺术家"的品格,对于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科学与艺术两种才能的结合中,直觉和想象直接源于他活跃的童心.正是这童心所具有的开放和包容,使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塞万提斯这样的文学家慧心相通,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世界的复调型对话结构.他的童心对音乐神韵的敏感,光量子理论对世界多元表象的内在统一性的揭示,相对论把分离的绝对的时空动态地联结起来,这一切开启了对世界美学统一性的思维路向,有助于对美本体的探寻和美学向"涵盖一切的学问"的复归,以实现流行的以文艺为基本视域的美学与科学美学的深层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工程需要美,工程美学的出现是时代的要求,是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从现代审美视野看,工程美学应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属人文科学的哲学范畴。宇宙和谐论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是工程美学的理论基础。工程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本质一致,工程美学的特性在于它的实用性、科学技术性、环境协调性等。21世纪是网络化信息和数字化时代,是高科技的交叉融合时代。工程美学必将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而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科学美学初论》(见《海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一文中,论述了科学美学的两个哲学存在基础,和科学美的种种概念和具体表现。本文将就科学美学对科学的推动,和科学美学对一般美学的改造等两个方面,继续深入展开论述。科学美对科学发现和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在于科学家对于科学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美的追求。狄拉克说:“我没有试图在直接解决某一物理问题,而只是试图寻求某种优美的数  相似文献   

12.
莫里斯倡导的美学符号学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艺术符号通过类象方式意指价值的特点,美学符号学由美学语形学、美学语义学和美学语用学三部分有机组成。美学符号学框架有助于我们看清艺术话语相对于科学话语和技术话语的独有特质,统一美学研究中业已分离的形式研究和内容研究,区别美学分析和美学判断,看清批评语句中语义特征表象背后的语用维度,看清不同批评流派产生纷争的根源,从而建设一门科学美学或美学符号学。  相似文献   

13.
美育断想     
(一) 美学是一门理论性的科学,但更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因为美学理论研究的一切成果,最终都必须落实在审美教育的实践和应用上.唯其如此,方能显示美学的理论价值。美育,作为理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心灵的科学——美育学。塑造美的心灵,是人类向更高层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刘纲纪以"实践本体"为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美学问题域,形成了一个层层推衍又互为支撑的立体网络思想体系.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迥然有别于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理论,具有严整精审的体系性、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溯根寻源的历时性、弥纶群言的容涵性等学术品格.实践本体论美学把美学建立在实践本体上,为中国的哲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科学地解释审美现象、深入地解决美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等问题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为实践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美学深受西方近现代和后现代自由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西方自由主义美学的思想资源不断被中国美学家们吸收和借重的同时,其美学本原论被中国化的过程和研究成果中都带有浓厚的主观化色彩.这种唯心主义的美学本原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进行生吞活剥的解读以至疏离而造成的.中国美学要实现科学健康的推进发展,不能不对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本原论等这些重大的根本的美学理论问题重新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美学乃人类美化之学,因而美学的研究对象便不是传统美学所说的美或艺术,而是人类的美化实践.美便是人类美化实践的产物.美学研究的范围大致应包括:人类美化实践的经验和规律;美化意识的生成与发展;美化实践的历史等.由于美学的实质是关于人的一门科学,所以美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即是为了更好地美化世界、美化人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蕴含着奇妙的美,在很早就已被科学家们所领悟和认识。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创了以探寻科学美为其动因和目的的古希腊科学传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的分化逐渐成了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科学从神学、哲学中分化出来,美学也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了。这种分化虽然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它也使得科学与美学的天然联姻出现了裂痕。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美学家仍然是把兴趣的中心聚焦在文学艺术之上,而把科学美拒之于美学的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18.
科学美漫议     
在美的领域里,神工陶铸的自然美令人神怡心旷;绚烂缤纷的生活美,也令人心潮逐浪;至于百美齐汇、群芳竞艳的艺术美,则更富有诱人的魅力.然而,科学美呢,它却是一个尚待垦拓的美学荒原.在一系列的《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入门》、《美学浅谈》……中,你根本就发现不了“科学美”的倩影和芳踪.好象奥林匹斯山上的美神只肯翩然降临到缤纷绮丽的大自然和璀灿生辉的艺术之宫,而从来不愿屈驾于抽象思维的莽原.在一些美学家看来,“科学”,既无传神的“形”,又无诱人的“情”;它只能揭示“真”而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科学美学、技术美学是当代学科融合的产物,是科学、技术与美学的交叉学科。美学思想和原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加强科学美学、技术美学的教育可以加深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增强其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其素质。   相似文献   

20.
编辑美学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编辑美学是研究编辑实践中审美关系和编辑美表现方法的科学 ,是编辑学和美学、科学美学、工艺美学、科学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它以编辑实践中的审美关系为基本内容 ,具体研究编辑的审美心理、编辑对象的审美标准、编辑物化产品的编排美学原则和装帧的美学特征、编辑美的创造活动和编辑的美学素养等。通过研究 ,用这些理论去把握编辑工作的规律 ,以进行更美、更丰富的科学文化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