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满族国画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先生,以96岁高龄于5月21日在京辞世,被她的儿子舒乙先生称为“喜丧”。每每忆及胡老对我刊的关爱。支持,不禁感慨非常。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4月21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了老舍先生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去世的消息。谈起舒乙的离世,舒乙先生生前好友、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心情悲痛,他从电脑里调出与舒乙调研时照片说,往事如昨,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相似文献   

3.
玛拉沁夫(蒙古族),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席。学青年的帮助、培养,玛拉沁夫深有体会。他说———1952年当我在北京将我的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成电影期间,就有幸认识了老舍先生。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老舍先生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今特刊2016年7月7日朝花刊发的《舒乙:乐做艺坛"傻小孩"》一文,纪念这位"游刃有余地在林业专家、作家、文学馆馆长、画家等不同身份中转换"的艺坛"傻小孩"——采访过舒乙先生几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满族。满族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里,素以文化底蕴的深厚而著称。很自然地,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满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占有相当的比重。写自己的民族,不管怎么说,作家还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精彩之处,则往往是作家对满族典型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6.
老舍与溥仪     
一九五八年春,我还在民族出版社工作时,一天去丰盛胡同乃兹府老舍先生家,约请老舍先生为《民族团结》杂志写点什么。谈毕工作,又闲聊了一会儿。老舍先生爽朗坦率的性格,分外可亲,使我这个当时还颇年轻的后辈也一点儿不显得拘束,再兼我已多次登门拜访,谈话的气氛是很轻松活跃的。记得那天他的谈锋很健,主要谈  相似文献   

7.
青岛的满族     
1960年,毛主席对曾经旅居青岛的满族作家老舍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的贡献。”“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舒乙:《我的风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满族在青岛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青岛满族之由来,大约始自19世纪末。今日的青岛市原本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宋朝以后,由于来往商船常在此停留而逐渐兴起。明朝政府为防御倭寇,曾在这里设卫。到了清朝末年,青岛已经是一个“百物鳞集,千艘云屯”的繁荣港口。于是,清政府便在青岛…  相似文献   

8.
读老舍遗著《正红旗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收到今年的《人民文学》第三期,翻起书来看文章目录,赫然地发现有黑体字的《正红旗下》老舍的长篇连载字样,顿时使我仿佛看见老舍先生复活了,又在案前奋笔疾书……。我连忙翻到了页数,一口气读了下去。  相似文献   

9.
曾经主编了16卷的《老舍文集》的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从1997年开始,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又开始了《老舍全集》的整理、编辑工作。到1998年底,经过她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努力,《老舍全集》的书稿已经全部付梓。《老舍全集》的全部稿子,最后由舒济...  相似文献   

10.
12月18日,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民族教育研究会、西城区民族教育研究会主办,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承办,西城区教委统战部协办,北京巨人教育集团提供独家赞助的北京市首届“巨人杯”民族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在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降下帷幕。宣武区回民小学李昕芳等6人,海淀区民族小学夏明霞等6人,东城区回民小学范亚楠等6人分获语文、数学、英语比赛的一等奖。密云县檀营满族蒙古族中心小学等17所民族小学荣获优秀组织奖。本次“巨人杯”民族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对于展示民族学校的教学成果,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北京市首届“巨人杯”民…  相似文献   

11.
舒乙先生的新作《见证亲密——纪北京承德两市带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2011年8月在京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北京、承德两地多块带有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并由此考证我国藏、汉等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源远流长。年逾七旬的舒乙先生近年来多次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疾声呼吁。此次出版的新书,是他在遍访北京和承德两市刻有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后写就的。在这部书中,  相似文献   

12.
增林 《中国民族》2007,(4):62-63
逢中国话剧百年暨中国著名满族作家老舍先生诞辰108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话剧团挑中了老舍先生的五幕话剧《西望长安》。老舍先生曾这样形容过这个戏:“《西望长安》就是写一个骗子故事的讽刺剧”。剧本写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冒充军人的骗子栗晚成,如何编造荣誉史骗取人们的信任、尊敬,最后又被众人识破的经过。尽管读过老舍《西望长安》原著的读者或许有内容、情节略显平淡以及作家当时根据报刊的报道创作的“急就章”的感觉,但作品当年的时代特点及一定的教育、启示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比如,骗子栗晚成伪造军区文件、编造抗美援朝经历来混淆视听,就是利用了建国初期人们盲目崇拜英雄、仰慕革命军人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位于历史悠久的朝天宫之南,毗邻秦淮河畔,是全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其前身为江宁公立第二小学,始建于1927年,曾多次更名。2002年8月,丁家巷小学、安品街小学、回民小学(部分)合并,更名组建为目前的朝天宫民族小学。学校环境优美,体育运动设施优良,拥有多功能报告厅、室内体育馆、语音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等现代教学设施。现有18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近年来,该校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培养具有民族素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办学理念,围绕“知我民族、学我民族、爱…  相似文献   

14.
(一)王希恩致熊锡元(199年12月10日)您好,近日修世华先生和杨荆楚先生分别向我谈到了您对我的文章《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科特色》(《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的看法,非常感谢您能关注我的这篇文章,并对它作了那么多的肯定。也许二位先生已经告诉您了.我是去年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正式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以前,虽然注意民族理论的内容,但并没有真正介入这个领域。所以,在对这门学科并不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写这样的文章,的确有些冒昧。其中,有一些批评很可能不够客观,这一点,您能非常坦诚地指出来,我是诚恳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杰出的满族作家老舍先生,从《民族团结》杂志诞生时起,就给予了热情的关怀与支持。1957年秋,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民族团结》杂志(试刊号)问世。当时,在汪锋同志和萨空了同志的主持下,先后两次邀请在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举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民族团结》杂志的意见,并希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作为编辑部的一员,我参加了这两次座谈会。萨空了同志在会上恳切地说:“《民族团  相似文献   

16.
认识马老———记著名民族工作者马曜先生文/李旭有这样的诗品和人品,为学为事自然当有一番境界——说来有些怪异,马曜先生向来以研究民族学、历史学而闻名,而我认识他却是从他在解放前就出版的《茈糊精舍诗初集》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诗,那瘦硬幽深...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弟子     
永远的弟子杨格马学良先生近照一栋四层的搂房夹在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高高低低的建筑中,在这栋楼里住着中国民族学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教授。我国著名的民族语言文字学家、民族文学家和民族教育家马学良先生就住在这里。我不是马先生的弟子,却有着一段胜似弟子的经历。十...  相似文献   

18.
荣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老舍评传》 ,是一部颇值得读的好书。该书作者关纪新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学术工作者。据我所知 ,他从事老舍研究差不多已有20年了 ,《老舍评传》这部洋洋40万字的著作 ,即是他埋头治学的可贵收获。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全面梳理、总结和描述了老舍的整个文学生涯 ,并着重分析了作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循序而细致地观察了老舍与众不同的写作实践 ,对其总体艺术成就、基本创作风格和成败得失规律 ,做了深刻的检视 ,显示了学者成熟沉稳的学术风范 ,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19.
林耀华先生在他主编的《民族学通论》中说: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共同体。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共同体,这即符合民族学研究史上的传统意义,也等同于我国一般学者对民族这一概念的一般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回民世居靖远久矣。清初,县城、糜子滩、下河一带均建有礼拜寺。后遭兵资、子遗无几。民国间,部分回民从西、海、固、同等县陆续迁来,分居东、西两关。或耕牧、或商贸,肩挑背负,生计艰难,儿童无力上学。一九三八年,张炳乾、苏致远先生,借得原桥头礼拜寺土房两间,始召回族子弟入学识字,赵阿匐兼授阿文,命名为边疆小学。此即回民小学之前身也。越二年,奉命迁往靖乐渠旁之龙王庙,多有不便。炳乾校长发起募捐集资,回民父老积极响应,购得魏家车马店一处,权作校址,开学伊始,因陋就简,马棚当教室,土墩作桌凳,炳乾校长远赴宁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