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涉及的根本理论问题之一就是国家和政府问题。为加深理解政治体制改革,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不同于国内流行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对于搞好当前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3.
丁文 《学习与探索》2001,4(1):122-127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程霞  员智凯 《唐都学刊》2011,27(1):44-4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随后在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具有超越性。其对现代性的超越重在解构,它的目标指向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主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相反,后现代主义者的价值取向大多是多元化和虚无化。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都是其本国政治、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日本是在二战以后,在美国占领时期短时间内完成的民主政治体制,因而它与西方政党政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日本的政党制度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政府由不同的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日本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多党制条件下,自民党以优势地位执政长达38年之久;其次,日本的政党组织结构与西方国家不同,日本政党内部派阀林立且活动持久;第三,日本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党政分开,自民党直接参与政府运作,成为政府运作的中枢神经;第四,日本的在野党没有起到西方发达国家在野党监督、制约执政党的功能,各政党没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6.
七月七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起召开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上层建筑的相适应。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中阻碍生产力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愈发严重和明显,政治体制不改,必将要窒息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体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一种政体不可能一经产生就是十分完善的,也不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大变革就能使之健全的,它是一种运动发展的过程。(3)政治体制内部各部分结构相互不协调、不适应,要求改革。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官僚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具有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结构合理、共同领导、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等特征,其中有领导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党政分开,这样,既抓住了现行体制弊端的主要症结,又为整个改革工作以下几个环节顺利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迅速见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8.
潮州婚俗是独特的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作为一种人生仪礼,在我国各民族和地区都得到普遍重视,其间的风俗样式和文化内涵也十分绚丽和丰厚。婚姻习俗的最基本格调,既不同于人生之时的躁动和不安,也不同于人死之际的沉郁和苍凉,因而呈现出一种游艺性质十分明显的风格,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刘绍春 《社科纵横》2006,21(9):15-18
本文在对中西各国政治体制进行比较观察的基础上,指出中西各国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都是一种“历史生成”,都处于“基本适应,问题不少”的状态,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也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改革政治体制的理论是由若干相关理论集合而成的理论系统。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主要回答了改革的整体性和必要性问题,阶层、利益、矛盾的理论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社会政治组织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理论确定了政治设施及其组织的结构、地位、功能和作用,并使政治体制的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阶段(党代制→代议制→自治制)的理论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以确立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分权与制约的理论主要解决如何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滥用。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去改革政治体制,才能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效能,消除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各种弊端,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政治体制,这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政治体制的改革将意味着对原有模式的冲破,并且最终以建立新模式而告终。可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对政治体制的模式更新却比较陌生,特别在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通常会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一方面,由于受到理论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以为政治体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深处,一提起政治体制改革,就会担心政权性质或社会制度发生变更,因而忧虑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思潮是政治体制变革的基础,而政治体制的变革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论述的社会思潮是指大多数国民具有的、形成时代主流的意识与行动,而政治体制则是指各派政治力量构成的国家政权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项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就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应该首先从何改起呢?赵紫阳同志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这一概念在我国至今尚未出现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本文仅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并阐述个人之见 ,同时介绍日本学术界对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研究 ,此举或许能对我们理解“政治体制”的内涵有所帮助。希望诸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并提出各自高见。一、“政治体制”概念的内涵何谓“政治体制”,这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混乱 ,尚未出现权威性的或公认的定义。例如 1 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写道 :“政治制度 :亦称‘政治体制’,通常是指有关政体的制度。”1 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常见名词浅释》写道 :“政治制…  相似文献   

15.
<正> 改革是当今世界历史潮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我国社会极其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它以经济体制的改革为起点和基础,逐步向政治体制和文化领域扩展。人们称之为“第二次革命”,其势不可阻挡。改革的锋芒所向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制和旧的传统观念。改革的实质是社会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党政分开,这是政治体制的关键。只有实行党政分开,才能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的涵义、特征和研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政治发展不是西化,也不同于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而是通过付出和扬弃代价,以寻求不断发挥人的政治潜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方式的过程,以及这些体制和生活方式的生长过程。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政治发展的进步性、目的性、多样性、注重人的发展以及政治权力从超强到衰微的演变过程。研究政治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政治发展的规律,积极而自觉地推动政治的有序运行,促进政治发展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棉 《浙江学刊》2012,(5):59-68
民国建立后,开始了以学制改革和教育行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制改革。其中学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为"壬戌学制",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而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成为民国学制的典范;教育行政改革则建立了不同于清代的新的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体系,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根本上讲,民国学制和教育行政体系的架构及其设立取决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但在具体过程中,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执掌教育部的留学生官员和全国各地留学生出身的教育家,起到了领导、主导、起草和宣传等多种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一书,是武寅同志在政治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书中运用丰富的史料,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过程及其所走的道路,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这本书的突出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它的理论深度。正如日本学术...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转型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政治生态的变迁与政治体制间的冲突性张力,事实上构成了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目标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统一的体制改革理论,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实现政治体制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