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构建由中央政府和两个地方政府参与的经济分权模型,研究城市群内部财政支出竞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竞争,即增加财政支出或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影响本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为验证该结论,本文利用我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财政总支出和财政分类支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路径依赖的情况下,各城市依然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争夺外商直接投资。在研究财政分类支出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时,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经济性支出和政府社会性、维持性支出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的财政支出数据和居民消费水平数据,使用状态空间模型,结合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分析了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长期动态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对总体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引致效应;效果先增大后减弱,在1998年左右达到峰值;政府消费性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在大多数年份大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视财政支出为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变量,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政府支出的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揭示了经济处于稳定均衡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效应,同时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分析方法量化该动态效应值。研究结果表明,从1990—2011年该值呈拟倒V型特征,即从1990年开始增加并在1998年达到峰值0.84,其后该值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因此,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和优化政府支出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总支出与分项支出对我国经济总体及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省份私人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政府采购总支出、商品类与工程类采购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挤入效应,服务类采购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挤出效应;政府采购总支出和分项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地区较为显著,在经济中等地区却不显著。由此提出,我国在内需不足、投资锐减时应适当考虑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增加政府采购支出;优化政府采购支出结构,适当压缩服务类政府采购支出规模;应尽快完善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差异调控政策体系,为政府采购支出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将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和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了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就业决策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就业抑制效应,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则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并且对于不同的就业类型,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和效率的影响效应具有稳健性.从不同群体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不同学历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居民的就业具有异质性影响.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支出比重和效率的提升均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就业概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重的提升不利于居民就业,但其效率的提升却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医疗卫生支出的就业效应并不显著.从就业质量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收入上,对于工作时间和工作自主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支出结构和提升支出效率两方面着手,切实保障民生性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1990-2009年20年的数据,利用弹性分析及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地从投资、GDP增长与就业的关联分析开始,具体到产业、行业中,深入到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为上海近20年投资对GDP贡献率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有力条件,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占总投资90%以上的民间投资,也没有出现预期的拉动大量就业的效应.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并不一定必然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也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因此上海需对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必的调整.建议政府将就业纳入优先目标中,实施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并鼓励民间投资流向吸纳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完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相似文献   

7.
应用随机前沿技术分析方法和全国各省1998-2002年间相关统计资料,研究了由于区位和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差异性。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扩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应正好相反。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财政均衡式发展,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在选择优势产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通过设计社会福利综合指标,利用1978—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水平与社会福利综合指标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综合指标存在显著的"Amey曲线",但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地方财政支出过多,中央财政支出不足;在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投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服务支出过少。研究结论对我国财政支出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改进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哈尔滨市在财政支出政策上一直奉行以收定支的支出原则,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财政思想,致使支出管理严重滞后,这与公共财政以支定收的财政理念是相背离的。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地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范围,并以此为标准调整、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使之达到优化状态。通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研究方法,从哈尔滨市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和特点出发,解析当前哈尔滨市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完善各项支出标准定额,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支出,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逐步增加社会文教支出比重以及加强对农业投入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但不同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且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各级政府应适当压缩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业投入,提高财政对农村投入,切实扭转政府在财政支出等方面的城市偏向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的财政投入,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与城乡之间的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以后,中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可以同时测量上级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和"均等效应"。运用该框架分析2007年四川省的县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该省转移支付的县级分配在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支出上表现出"均等-引致"效应;在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交通运输支出上则表现出"均等-挤出"效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在该省改善的一个重点方向应当是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交通运输上的地方支出。  相似文献   

12.
一、政府采购的基本涵义财政支出反映了一个政府的政策选择。一旦政府已经作出将以多少数量、以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财货的决定,那么财政支出实际上就是政府为执行这一决定所必须付出的成本。简言之,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成本。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财货而进行的物品(商品与劳务)购买行为和为满足公众需要所进行的收入转移行为。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应地被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这是西方财政学中关于财政支出的最主要的分类。其中,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从市场购买商品与劳务所形成的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3.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从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利用1994年至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从1994开始实行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省际人均GDP增长率;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行政管理支出、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负效应,且显著;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这无疑是为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实证的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出总量、范围和力度体现了政府活动范围和干预经济的能力。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构建财政支出绩效的分析框架,论证了政府支出的积极效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出现的波动和不均衡性发展特征,亟须合理配置资源,保持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2-2012年省级政府财政投入产出数据,采用SBM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省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显著,并存在“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当人均GDP低于9826元,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人均GDP介于9826元和14705元之间,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且显著性降低;而随着人均GDP超过14705元,财政监督力度的加大会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以政府支出规模为门槛变量时,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始终存在抑制作用,但影响系数和显著性随着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应重点监督预算资金结构合理性,而高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应兼顾决算规模控制和资金结构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支出的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实现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对民生财政的主动性支出不足,推动我国地方政府主动增加民生财政的公共支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必须深化对民生财政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众在民生财政事业中的参与度,从而规范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同时考察了婚姻挤压对强奸犯罪的诱发效应,民生支出对强奸犯罪的抑制效应,并采用199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婚姻挤压、民生支出与强奸犯罪具有协整关系,具体地说,当婚姻挤压上升1%,强奸犯罪增长0.004%;民生支出上升1%,强奸犯罪减少2.43%.(2)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还显示,从长期来看,婚姻挤压对强奸犯罪的诱发效应实则有限,民生支出对强奸犯罪的抑制效应却更大和持久.上述发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方面,政府要多措并举,更加综合有效地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改善民生比单纯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更有效,政府应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扩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风险的增加导致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基于我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的截面数据,采用DEA-Tobit的二阶段分析法对公共安全财政支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待提高,并受到了区域环境和人均GDP经济水平的影响,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是政府在宏观上调整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对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家职能的履行起着重要作用。对江西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及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和其他支出与江西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而行政管理支出与江西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提升财政支出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财政职能支出结构、政府间支出结构,以及各项支出的内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支出项目的结构参数均不为最优。最后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包括配套性制度改革在内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基本框架,以期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