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粤语是汉语族群中的独立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粤语的形式与百越民族的关系粤语被认为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它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省的中部、西部和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人口大约有5000万。在粤语区的周围,南边(从雷州半岛至海南岛)讲的是闽语南部方言;西边是壮语;北边(韶关以北)是瑶语和壮语(当然也杂有某些汉语方言):东边从惠州市至汕头市的沿海地区也是闽语南部方言;东北  相似文献   

2.
迄今我们所知的只有泰国南部也拉府勿洞县还有聚集成社区并流通的广西粤语——勿洞容县白话。该方言长期处于泰语、潮州话以及马来语的包围中,表现出有别于其祖居地方言的特点:古全浊声母清化后几乎都不送气;精、清、从母字部分读如端、透、定母;心母大多数字以及少部分从母字读f声母。  相似文献   

3.
《满洲土语研究》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系统研究东北方言专著之一。剔除非学术“军事侵略”因素,它所收的词语构成与所记载的语音系统都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的基本面貌。从研究东北方言发展史来看,这和今天东北方言存在明确的相承关系;同时,它对我们了解当时日本东北方言教学适应“战争侵略”实用需要的性质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满洲土语研究>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系统研究东北方言专著之一.剔除非学术"军事侵略"因素,它所收的词语构成与所记载的语音系统都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的基本面貌.从研究东北方言发展史来看,这和今天东北方言存在明确的相承关系;同时,它对我们了解当时日本东北方言教学适应"战争侵略"实用需要的性质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土默特部是蒙古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部落,拥有蒙古族优秀的、独特的语言文化.按照20世纪80年代中国蒙古语方言划分,将在西土默特地区一直流传到20世纪初的蒙古语可视做内蒙古方言中土语的一支.西土默特人与东土默特人原本是同一部族,但现今东土默特人所使用的语言在特征上与原来的部族语言已大相径庭.因此,只有西土默特土语才能够代表土默特部固有的方言特点.从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看,西土默特土语在短元音的种类、元音和谐律的强松度及词法等方面与其毗邻的鄂尔多斯、察哈尔及喀尔喀等方言土语比较接近,又不失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考证和还原西土默特土语的原来状貌,对该地区民族文化认知的提升和民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尽管时空跨度相当大 ,我们还是看到《醒世姻缘传》所用“土语”与今吉林方言词语无论是在外形上 ,还是内在意义及用法上都极其“神似”。从吉林方言词语形成过程去认识 ,这种“神似”并非偶然。元明以来 ,大量山东人迁徙吉林 ,其“土语”成为吉林方言词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探求这种“神似”关系的意义在于 :确立吉林方言词汇的复合性质 ,为揭示北方官话词汇系统内部联系提供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7.
《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此“膏”为何义?诸家多不解。郭璞曰:“言味好皆滑如膏。”郝懿行曰:“所未详。”袁珂只罗列诸家之说,避而不谈。我认为此“膏”乃壮语南部方言“Khau”之汉语音译。在壮语中“Khau”既可指“米”或“稻”,亦可代表粮食之总称。壮语有“大名冠小名”之现象,与汉语“小名冠大名”之现象正相反、试比较两种语言之异同:壮语: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汉语:菽米、稻米、黍米、稷米。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濒危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商业不发达,人类虽然有征战、迁徙、交往,但割据状况是社会的主要格局,各民族语言的发展以分化为主,产生了许多方言,然后又发展成为许多独立的语言。因此现在有语系、语族、语支等亲属语言的现象。语言内部有方言、次方言、土语、次土语等差异。据国际语言学界报道,现在地球上有6700多种活着的语言,至于方言土语,更是多得不计其数。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有不少语言消失。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史语言现象的考证、分析和比较,可以证明达斡尔语是由契丹语演化、发展而来的独立语言,是对古代契丹语言的继承和延续,并非是从蒙古语中分化出来的方言和通古斯土语。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壮语的主要使用地,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壮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呈现出基础弱、水平低的区域特征。在此从语言可加工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壮族学生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语言学视野中,平话不是汉语传统意义上的一种方言.平话与壮语之间的系统结构有较深的相似度.壮语与平话接触的现实情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本地平话杂居的地缘接触,另一种是与外殖平话杂居的地缘接触.一些平话中的上古汉语特征可以证明“古平话”曾经存在过;此外,语言接触中的变异与平话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斯书问世以来,诸多大家均认为是以山东方言写就。因为《金瓶梅》斯书是从天都外臣序百回繁本《水浒传》第23回套出,有个既定的地理背景。既然《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在山东,用山东方言似乎顺理成章。前贤姚公灵犀就说:“既叙山东事,当然用当地土语。”说归说,他们都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只是大约摸估猜而已。正如孟宪章先生在《论金瓶梅语言模式与山东方言说》一文中说得好:“清代的‘蛮’也好,现代的鲁迅先生,郑振铎先生,  相似文献   

13.
布依语固有词中有送气声母的只出现在第三土语区的一些方言点,这些方言的送气音主要出现在第3调中。第三土语的送气音不是原有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因语音简化引起的音系结构不平衡,为填补空格,取得新的平衡,在第3调中引入了送气音。大量贷入汉语借词突破了布依语音系格局,促发了送气音的产生,汉语的影响只是一个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南疆”)汉语方言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广泛的语言接触,导致以喀什地区为代表的南疆汉语方言在词汇上大量借鉴维吾尔语,同时在语音上不断被其他汉语方言感染,这样南疆地区的汉语方言日积月累产生了大量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苗族传统社会中妇女服饰的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其中贵州最多,占了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贵州苗族不仅数量多,而且还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所以,中外的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本文也不例外,力图通过对传统社会中贵州苗族妇女服饰的研究,就苗族妇女服饰的社会文化功能作些社会学、民俗学意义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溧水境内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的分界郭骏一、问题的提出江苏省溧水县北界江宁、句容,东邻溧阳,南接高淳,西南毗连安徽当涂,扼江苏西南边缘之要冲,为南京南部之屏藩。溧水方言处于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会处,内部差异较大。县城(在城镇)老板方言为全县方言的代表,其声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壮语中向来被忽略了的特别而重要的量词:表示“十里”的phou5(铺)和表示“百里”的a:m6(站),同时论述相关的汉语平话方言、粤方言南宁话的特殊量词“铺”和“塘”,考证这些量词与中国古代邮递制度有关。文章结尾指出认识上述特殊量词在语言调查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日本北海道方言是慢慢向普通话变迁的。从北海道方言的产生来看,它来自于全国各地移民的语言;从北海道方言的传播过程来看,最初进入北海道南部地区,在那里进行自然淘汰、留存,再进入海岸方言的体系,传播到北海道海岸的全领域;从北海道方言向普通话变迁的原因来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国语教育、电视的普及以及经济增长;从北海道方言的现状来看,方言减弱,普通话化进程依然持续。  相似文献   

19.
一众所周知 ,语言是社会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也是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是地域性的社会交际工具。客家方言是汉语南方一支分布地域很广、使用人口较多的方言。广东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是使用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地域性的方言同样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客家方言记载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方言的研究和客家文化的建设 ,以至客家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宏扬客家文化传统 ,阐发客家文化精华 ,都离不开客家方言的研究。当前国家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20.
蒙古语族语言中一些副动词附加成分的来源及构成方式乐·色音额尔敦本论文,根据达斡尔语、陈巴尔虎土语、卫拉特方言、东部西拉裕固语、蒙古尔语(土族语)、保安语、东乡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等语言的材料,对蒙古语族一些副动词附加成分的发展、演变、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