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李芬 《社科纵横》2010,25(12):71-74
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利用电话信息入手开展侦查,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查明案件中死者个人情况,判断发案时间、地点,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发现、确定犯罪嫌疑分子并对其行踪定位,拘捕在逃犯罪嫌疑分子,查控并缉捕犯罪团伙成员等等。办案人员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与案件有关的电话信息,以实现迅速、及时破案、深挖犯罪、扩大战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兴民 《社科纵横》2008,23(10):68-69
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去考察网络可见,网络实际上是人的一个表演前台,它与现实社会具有对应的关系.因此,网络犯罪也主要是根源于现实社会的.但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得边界,由此所导致的社会变迁是制定预防网络犯罪措施时应当关注的问题.网络犯罪因带有较强的技术性而可能魅惑了人的思维.我们必须克服它,从而抓住网络犯罪的本质以制定更为完善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德胜 《学术交流》2005,(12):61-64
信息犯罪是发生于信息域之中的严重危害行为。信息域虚拟性的特征,使得信息犯罪尤其是其共犯形态具有不同于一般产生于现实物质世界的共犯的显著特征。就共同行为而言信息犯罪共同实行行为较之于传统类型的犯罪具有更加丰富的结构类型:其一是并合型。即各行为人的行为分别独立成罪,但各个行为相合共同促成了一个概括的危害结果。其二是融合型。即各共同犯罪主体围绕一个目标、各自分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活动整体。但具有行为间逻辑联系的紧密性与行为人之间人身关系的疏远性相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信息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的学理研究的类型化,是以信息社会为其研究背景的。信息犯罪的信息性凸显了新的高科技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内在差异。文章立足于其本质属性———信息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研究视野下的“就现象论现象”、“以现象名本质”的研究方法。从而将信息犯罪的基本范畴及其内在特殊属性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倪春乐 《社科纵横》2011,26(4):85-87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的有效手段。随着中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和诉讼模式的转变,卧底侦查所衍生的法律问题越发凸显。作为侦查谋略",卧底"在侦查中应用广泛,但学界对其尚存争议。本文从卧底侦查的概念入手,分析卧底侦查的理论基础、卧底侦查行为的性质及其可罚性,并提出立法上的制约建议。  相似文献   

6.
郜占川 《社科纵横》2007,22(12):82-84
在司法实践中,利用"线人"或特情举报或提供情报来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个别现象。由于对"线人"法律规制上的欠缺,加之国家机关在使用线人侦查中也疏于规范和管理,中国目前"线人"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线人侦查中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借鉴外国的立法,建立与完善中国的"线人"制度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中日传销经济犯罪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销犯罪属于经济犯罪范畴,近年来,在中国十分猖獗,防控传销犯罪因此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日本,传销犯罪被称作"老鼠会","丰田商事事件"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传销犯罪案件.中日传销犯罪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研究中日传销犯罪,不仅可以预防传销犯罪的发生,同时也对此类犯罪的侦查和防控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8.
林维业 《唐都学刊》2009,25(3):87-90
毛泽东军事谋略,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军事对抗中的计谋与方略。它是中国革命战争以谋制胜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军事谋略的奇葩。犯罪侦查是国家侦查机关与犯罪分子构成的特殊矛盾运动,这种矛盾的对立和斗争与军事斗争十分相似。侦查机关完全可以在毛泽东军事谋略的指导下,研究斗争双方的情况,设计和运用犯罪侦查的最佳谋略,争取斗争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技术侦查是刑事诉讼中“风险系数”最高的一项特殊侦查手段。技术侦查的立法模式和实践运行与一国科技发展情况、社会治安形势、刑事犯罪状况、人权保障水平等密切相关。要使技术侦查在中国刑事诉讼目的实现中达到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的平衡,必须对其适用原则、决定机制、执行机制、救济机制等进行法制化规制。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集中体现了毒品问题在刑法规范、司法实践、社会评价等诸多层面的碰撞与反思,从毒品犯罪的历史、现实、未来的多重考察可以发现:超越对毒品犯罪的一般技术性、规范性、社会性认识,逐步引入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尤其在禁毒国策的框架中思考毒品犯罪及其刑事政策发展,将能够对毒品犯罪的规范认定、社会共识取得更深刻的理解.自建国以来,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经历了从线性到多元的历时性发展过程:建国初期的禁绝毒品刑事政策、无毒国时期的禁毒刑事政策、新时期的多元化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当代中国惩治毒品犯罪的定罪刑事政策以考量严密犯罪圈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的任何可能环节都考量设置罪名、量刑刑事政策以考量刑罚的最高压区为主要思路: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最严重的刑种与刑度.从更具有长效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最好的禁毒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8):73-76
在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工作中,侦查人员绘制现场示意图所使用的比例以及访问所获得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刑事侦查工作之中,而造成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注意"精确"和"模糊"的优势互补,正确处理刑事侦查中的模糊性问题,把侦查所获信息尽量精确化,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确保总体上的精准度,从而提高侦查决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诱惑侦查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带有引诱性的特殊的侦查手段,我国立法尚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从国内外运用这种手段的利弊看,如果对诱惑侦查的使用不加以限制,往往会出现侦查人员滥用侦查权力而侵犯公民权利,或执法人员倚仗国家权利参与犯罪等违法现象,影响刑事诉讼的合法公正。本文在考察、借鉴各主要法治国家诱惑侦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诱惑侦查进行司法控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刘小萍 《探求》2007,(3):75-76
信息素质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必备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了信息建设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在信息素质教育全球化的前提下,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城镇化为目标、以城乡均等化为原则的政策思路.已有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表明: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密切相关.在今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在制度完善上充分重视,促进其产生良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董新义 《求是学刊》2023,(2):117-134
个人信用信息不仅具有人格价值,还蕴含着重大的财产价值,已经成为新时代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个人信用信息基于个人信息转移权应用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国有必要借鉴域外开展个人信用信息转移以发展相关产业的实践经验,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转移法律制度以作为支撑和保障。个人信用信息转移法制化的方法和路径为:通过修法或法律解释的方法,将信用信息纳入《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民法典》中个人信息的范围;完善个人信息转移权制度,将个人信息转移权纳入《民法典》第1037条个人信息决定权体系,以确保该权利得到《民法典》的保护。同时,应对征信业法规中的信用信息概念加以完善,新设本人信用信息管理业,并确立准入标准和营业行为规制。以此为开端,推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期待未来将个人信息转移权扩张应用至更多行业,以数据共享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播失灵: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非理想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祥辉 《浙江学刊》2012,(2):194-200
传播失灵描述了一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与畸变现象.它既可以表现为组织内部的沟通不畅,也可以表现为大众媒体层面的失真与异化.通过传播失灵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政治组织的内部沟通与政府、媒体及公众之间的外部沟通统一起来考察.信息不对称反映与呈现的是信息静态分布的不均,传播失灵则指信息进入沟通序列后出现的扭曲.由于信息不对称永远存在,且干扰与噪音无法消除,传播失灵也只能克服而无法消灭.传播完全是理想的,传播失灵才是常态.通过传播失灵这个描述信息传播非理想状态的概念,我们可以去观照、比较和研判现实世界中的传播与治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萍 《江右论坛》2007,8(1):34-36
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整合就是指:在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心理教育及教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尝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田春苗  苟根源 《社科纵横》2010,25(5):103-105
当前,甘肃省侵财犯罪仍呈现高发态势,具有智能化、流动化、团伙化、组织化等特点,对社会治安危害巨大,已成为关系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重点问题。公安机关虽然一直把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打击防范控制的重点,但依然存在"四重四轻"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多发性侵财犯罪的理性认识,精准把握该犯罪的规律特点,以多元化的侦查模式打击多样化的犯罪活动,以专业化的打击手段对付职业化的犯罪手段,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管控跟进,以实现多发性侵财犯罪打防控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闻高 《创新》2015,9(3):87-94
案侦信息一般具有隐蔽性,其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存在适度问题。案侦公开是警方侦查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其公开的现状,第一是面向当事人的,第二是面向检察、法庭等相关人员的,第三才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侦查公开案件信息,具有阶段性、程序性与封闭性。侦查信息的公开化,虽然具有现实必然性,但司法体制内的侦查监督具有间接性与滞后性。侦查隐蔽性与其公开的趋向是一种动态平衡,司法信息公开化与侦查的封闭性也存在博弈。网络自媒体迫使案侦处于一定的可视状态。案侦信息的适度公开化,能够阻止流言,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侦查效率也需要兼顾案件公开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忏悔,是落马官员从被调查到入狱后几乎每个环节中必经的程序。也许是在纪委调查期间,也许是检察院侦查期间,也可能是在法院审理期间、监狱服刑期间。悔过书即是自我犯罪根源梳理的过程,也是争取减刑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