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目前面临着外资冲击、大社竞争及政府扶持力度减弱等严峻问题。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之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以精品立社、靠特色生存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在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核心并成为"社会服务站",形成国际统一市场.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必须按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国际贸易规则,实行信息公开.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条件下,大学必须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运行效益,促进学术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信息公开正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故而必须通过信息公开法治化及建立信息公开责任与监督机制等措施,保障信息公开的施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科技企业的本质是大学衍生企业 ,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制度创新 ,大学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以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校企关系 ,大学高技术公司上市是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产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策划属于教育策划的范畴。具有教育性、超前性、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特质,其中,教育性是现代大学策划的首要特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相对于企业的产品生产有更长且更明显的周期性,更要注重策划的超前性;相对于企业策划而言,现代大学策划更要求用系统的观点精密地分析教育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站在多层次、多角度、全局、长远的高度去谋划,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整体上把握、控制和驾驭全局,追求整体全胜;创新性是现代大学策划的本质属性;同时,现代大学策划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要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历史积淀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精神涵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了消解危机,其表征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失范日益凸显、人文精神渐趋衰微.鉴于此,欲重塑大学精神,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建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旧晋商曾辉煌商界五六百年,其成功经验大致概括为具有创新意识、具备放眼天下的经商视野,以及坚执诚信理念。以此为参照,文章提出新晋商首先要占领"规则"高低;其次,胸怀天下,主动出击,切忌拘泥于地域和行业的得失;再次,经营管理上,以现代运营模式统领企业或公司的发展。以上所见,仅限于旧晋商成功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共性是包含公益性、公开性、平等性、共享性等含义于一体的复杂概念.现代大学是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典型领域或机构.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必须建立一种体现大学公共性本质要求的共同治理结构;以发展参与式民主作为大学共同治理改革的突破口,以政府职能的改革为先导,以大学章程的贯彻落实为起点,以法治理念重构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在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设计、立法保障上体现大学公共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社会强化学习的意义,张扬人的个性,呼唤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要求大学在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应朝着多样化、灵活化方向发展,因此大学传统的独尊的地位产生了动摇.在大学整合改造的过程中,大学的价值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服务职能进一步得到彰显;公司大学兴起,大学内涵扩展;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进入大学管理层面;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大学"成为可能;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成为大学改革教学方式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多中心"理论视野中审视现代大学治理,不难发现,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多中心理论的思想基础非常契合;根据多中心理论,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应该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主要形式,而现代大学的治理变革也必须体现这种多中心的特点:防止政府权力的越位、建立开放的治理结构和灵活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现代大学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所大学综合实力的强弱.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应该切实树立起创新的理念,遵循一定的现实依据,并设计科学的创新机制.现代大学创新机制的设计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切入:注重现代大学"创新生态"建设;转变人才观念.创新用人模式;推行现代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创新现代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机制;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及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就是"以师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从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角度探讨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知识大学管理是一个新的视角.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师生能够自我有效地管理并通过自我管理来使师生达到全面和充满个性化的发展.大学管理中人本主义实现的途径主要有: 1.建立人本主义的大学管理理念;2.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3.造就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环境.大学管理就是要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构建以"师生为核心"的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意在激发师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俗,在官方和民间以社祭的主体形式流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社"至今被人们用来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且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文化意义.耙梳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人对古代社文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代社文化研究成果,能为社的文化历史起源、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及现代社节的节日传承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油行业重组改制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行为.为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石油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强制性为诱致性,严格防范诺思路径依赖Ⅱ的制约.为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石油企业必须实施资本营运按市场机制运作,关联交易要完全市场化,必须按法规办事.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校党委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校庆55周年校长致辞,勾画了我校到本世纪中叶"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近期目标是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一流大学;第二步,中期目标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科技大学;第三步,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发展与政府角色的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大学"现代性"特征的日益显现,传统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要求.正确定位政府在现代大学发展中的新角色,通过创新政府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拓宽政府视野等途径,在冲突、博弈与合作的情景中,构建大学与政府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模式,是我国现代大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氛围·制度·品牌——大学文化育人的三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的行政法透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是一个在逻辑上不存在、在现实中缺乏依据的"假问题".大学内部的权力并不能简单地化约为"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如果说提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及保护学者的合法权益问题,那么这种划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分析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学与政府权力关系的层面,一是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层面.前者实际上是大学自治的问题,后者实际上就是权力在大学内部各组群之间的分配问题.组群大学的出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科学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探讨了现代大学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即大学科学定位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分层、分类的标准和办法,比较了四种类型大学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了现代大学科学定位的选择和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标志,但发展现代物流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第三方物流.要想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物流企业不仅要树立"顾客导向"的服务宗旨,同时必须具有超越"顾客导向"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功能定位策略,应视其具体的来源而定.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标志,但发展现代物流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第三方物流.要想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物流企业不仅要树立"顾客导向"的服务宗旨,同时必须具有超越"顾客导向"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功能定位策略,应视其具体的来源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