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解相互依存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互依存的概念从古希腊到今天都有人试图解释.相互依赖理论认为非对称相互依赖可以视为行为体的权力来源.它包含的机会成本的因素使该理论在国际政治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敏感性与脆弱性相互依赖,这两个概念对理解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成本非常重要.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政策框架是否发生变化.不对称相互依赖仅提供双方在最初的讨价还价中有可能得到的优势的初步估计,但是解释不了最后的结果.或许国际政治分析家还要把行为体的能力和自愿看成权力的来源才能更准确地解释非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公认是解释国际关系最有力的理论之一.复合相互依赖有三个特征,即交往的多渠道、问题间无等级之分、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这些特征对解释中日关系的发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复合形容词按照词序变化、词形变化和隐喻概念可以被分为八类.研究中,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参加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既没有词序变化也没有词形变化的复合形容词最容易习得;没有词序变化但有词形变化的复合形容词最不容易习得;有词序变化的复合形容词的习得难度介于两者之间;没有隐喻概念的复合形容词要比有隐喻概念的复合形容词容易习得;高年级组得分明显要高于低年级组.  相似文献   

4.
复合主体决策在中国现有研究文献中存在一组"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包括"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公共决策"、"组织决策"等,这些概念虽然都意指复合主体决策,但皆有不同的研究界域。国内许多学者并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和界定,在使用中也存在普遍的混淆情况,这种研究现状并不利于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或交流。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谱系中的各个概念进行区分,对其不同的研究界域,包括研究理论、研究侧重和研究内容进行规范性和学理性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易成本政治学理论是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运用的产物,也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逐步融合的结果.本文从交易成本政治学研究现状出发,认为政治市场和政治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成本政治学理论成立的前提;政治合同是交易成本政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政治合同的脆弱性和不易操作性等特征导致了政治市场失灵.政治市场失灵的存在是目前对政治市场效率争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灾害社会科学:基于脆弱性视角的整合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共同形塑了灾害多学科交叉研究谱系,灾害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亦呈现区隔性。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双重驱动,灾害研究迈入整合研究的全新阶段,新范式的发展与完善便成为核心议题。本文聚焦灾害社会科学中的脆弱性研究范式兴起与演进过程,并基于脆弱性视角提出研究灾害发生与演化的本土化整合分析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理论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区域改府间合作,克服政府间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是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行政管理学中政府间关系理论、区域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国际贸易原理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公共经济学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的模型化分析以及系统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协同理论等为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相互依赖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中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西方国际经济学把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性做为理论研究的前提。西方一些政治领袖则从相互依赖出发,鼓吹改良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把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视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依  相似文献   

9.
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现代发展及文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脆弱性理论建立在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一系列新兴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因而属于经济学的前沿理论,但学术界对该理论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融脆弱性假说和安全边界说,经济学家从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及金融自由化等方面剖析了有关金融脆弱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扶贫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传统弱势群体保护和扶贫理论无力为精准扶贫理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引入美国女权学者玛萨·芬曼所提出的脆弱性理论可以填补此种缺漏。该理论基于人类遭遇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持续脆弱性的现实,通过揭示个体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网络的差异,论证了国家对脆弱性主体承担救助义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透过脆弱性理论棱镜,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国家"为何要扶贫"和"扶贫为何要精准"的根源所在。因此,脆弱性理论给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由于脆弱性理论也给国家"扶贫如何做到精准"指明了方向,它也为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软实力是在文化力概念和软实力或软权力概念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文化力与软实力(软权力)概念和理论是讨论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理论就是对此前文化力概念和理论的新发展,它们应该属于同一个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了文化软实力概念,但更强调文化概念。无论是文化力还是文化软实力,都是文化的综合体现,也应该以文化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Studies assume that socioeconomic status determines individuals’ states of health, but how does health determin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ow does this association vary depending on contextual difference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our study uses an additive Bayesian Networks model to explain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lth and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using complex and messy data. This model has been used to find the most probable structure in a network to describe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se factors in five European welfare state regimes. The advantage of this study is that it offers a specific picture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and health, producing a network that is controlled by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nd age.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 gener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x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and health.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立天 《文史哲》2004,(4):68-72
慈悲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理念,被视为佛道的根本。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慈悲思想的含义简言之为"与乐祓苦",其善行要点为布施、不杀生,其神格形象为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其内在的本质为解脱众生、成就佛果。慈悲理念的现代意义为: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工具的使用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空前发展,但是源自于西方管理哲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式企业管理尤其是现代团队管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了现代团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了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中相关于团队管理的理念与技巧,并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构建了中国式现代企业高绩效团队发展的路径与框架。这个全新的路径与框架可以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来帮助中国企业可持续性地打造高绩效团队。  相似文献   

15.
姚卓文 《兰州学刊》2005,168(4):27-28,6
当前的国际体系的本质特征是无政府状态下的各国家行为体复合相互依赖,独立决策受到限制,不能达到个体希望实现的最优结果.国家间的互动过程中就必然产生制度的需要.本文通过就国际制度分成内在国际制度与外在国际制度,并对其深入分析研究,从中得出霸权在无政府的相互依赖状态下对制度的作用并非千篇一律的结论.探讨霸权在当前国际体系中与不同国际制度存在的不同关系,对国际社会的冲突与合作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迪厄不仅阐述了场域和惯习的基本含义,而且分析了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多重关系;布迪尔的"场域-惯习"论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友钟 《理论界》2014,(7):80-82
社会共生论是分析研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重要理论,是社会存在、社会价值、社会进化相统一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研究社会共生论,除了将其应用于社会现象研究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该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包括其理论渊源。本文从生物学理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中心主义理论、整体论与有机论等方面,对社会共生论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群结构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网络分析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概念演化、探测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总结社群结构研究的进展。在给出社群结构和模块性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社群结构与经典社会网络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的异同;然后,探讨社群结构的探测策略,特别是总结基于模块性社群合并的社群结构探测策略的基本方法步骤;接着,总结了社群结构在社会学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最后,探讨社群结构研究和应用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整体性治理与协同型政府改革相互辉映,西方国家的协同型改革实践,逐渐完善了整体性治理的理论解释框架和制度化策略。整体性治理下的政府改革,是政府再造过程的系统体现,包括政府的治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性策略。但是,其在中国的实践还应与中国政府改革的本土实际结合,以型构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政府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