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本质上是一种包含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长期性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婚姻也表现出不完备性。低效率运行的婚姻救济制度无法避免离婚现象,离婚破裂主义的确立使问题恶化。妇女从婚娴获得收益的时间较晚,再婚也比较困难,当婚姻契约被破坏时其权益受到的损害更大,加强离婚时妇女权益的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传媒大亨默多克提出与邓文迪离婚,引发广泛关注。默多克发言人随后对外证实了离婚的消息,并指出默多克已经正式提出和邓文迪离婚。而前半年,他们的婚姻就已经“不可挽回地”破裂。当地媒体还透露默多克向法院递交的离婚申请文件只有一页纸。今天英国媒体称邓文迪对离婚毫不知情,双方将打财产争夺战。据了解,在默多克提出离婚前,他与邓文迪就住在曼哈顿。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13,(11):33-33
问:我和丈夫耿某结婚6年,由于夫妻感情破裂,今年5月经双方协商同意离婚,并达成了口头协议。但由于各自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时间到婚姻管理机构办理离婚手续。两周之后,耿某的父亲因突发心梗去世(他的母亲已经在我们结婚前去世)。他的父亲去世后,我们发现了他父亲生前早已写好并隐藏起来的遗嘱,将所积攒的8万元现金和价值42万元的住宅留给丈夫耿某。鉴于丈夫耿某所继承的财产,  相似文献   

4.
离婚冷静期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新增设的规定,总体上该条文内容适当,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比如离婚冷静期制度仅适用于登记离婚、设置冷静期期间类型单一及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故应对离婚冷静期制度进行完善,其一,离婚冷静期不应该只适用于登记离婚,诉讼离婚也应当适用,同样可以实现立法目的。其二,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冷静期要延长至3个月,如若在婚姻存续期间出现遗弃、虐待或者家暴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危害夫妻一方人身或财产行为的便可以免除使用离婚冷静期。其三,完善配套措施,妥善安排子女生活,设立家事调查员,建立调解与咨询制度。  相似文献   

5.
情事圈点     
《女性天地》2006,(8):42-43
题记:我总是对与两性、婚姻有关的事物特别关注,看到这样的新闻就随手留下。当我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在一起时,忽然发现,这些林林总总的情感见闻,分明是我们这个多彩时代的一部分生动记录。——舒心新兴职业:婚姻指导师来自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的资料表明,去年全国共有178.5万对夫妻离婚。持续走高的中国离婚率不仅催生了离婚调查、离婚咨询、离婚诉讼、亲子鉴定、婚外情调查等“离婚经济”,还催生了一种新兴职业:婚姻家庭指导师。在发达国家,每500人拥有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而我国在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步,目前都是由心理咨询师或律师代替相关工…  相似文献   

6.
<正>见过由父母领着来离婚的吗?你以为所有要离婚的都经过深思熟虑吗?你能想象日子不吉利也会成为离婚的理由吗?婚姻登记员,看多了离婚百态,每天经由他们之手结婚离婚的多达几十对。如此近距离观察婚姻的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在人们的想象中,婚姻登记员见证良缘佳偶,这工作既浪漫又神圣。但其实,他们不仅要处理结婚登记,还要处理离婚登记,每天都在亲见婚姻破裂、家庭离散的场面。  相似文献   

7.
“离婚经济”催生“中国式离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增长的离婚率不但让婚恋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萌发甚至带动了“离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婚调查、离婚咨询、离婚诉讼等环节已经构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离婚经济链”。亲子鉴定市场红火、婚外情调查公司方兴未艾、婚姻分析设计婚姻、离婚公司“造福他人”等现象,也使得离婚经济显现出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张向阳 《现代妇女》2014,(8):146-146
一、我国离婚标准在实践中的不足及其表现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2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它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其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我国《婚姻法》通过常见性的四类离婚情形举例作为判断夫妻感情破裂的客观标准,然后又以“其它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情形”兜底条款力求穷尽前四项列举之不全。这表明我国法律不仅考虑感情破裂的因素还考虑婚姻无法存续实现的其他因素,在立法层面努力求达到全面。但在司法实践中,该条却有着诸多问题,包括法定标准难以量化以及法律规定不明晰,取证难,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婚姻法苑     
正2014年,本刊与"婚姻法苑"合作开办新栏目,集合国内200多名专业婚姻律师,10年网络法律咨询经验,为读者们推送实用、具体的婚姻法律资讯。本期,李修蛟律师为大家提供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协议书男方:×××(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女方:×××(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双方经过充分考虑、协商,现就离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东方国家或者是西方国家,离婚的比例正在上升。根据一些婚姻专家的最新研究,导致婚姻破裂的并不是激烈的争吵或频繁的口角,而是双方处理彼此分歧时态度不当,也就是婚姻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我国的夫妻婚姻关系显得更加脆弱,离婚现象增多。离婚带来大量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婚前财产公证对解决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实践中对此采纳不多,本文试着对我国的婚前财产公证制度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婚姻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破碎的婚姻不是拿来一离了之的。离婚是什么?离婚是给过去的婚姻画上一个句号,好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开启新的篇章。可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离婚是一件撕掉膏药扯掉皮的痛苦事,她们不只要面对旧创伤慢慢恢复的疼痛,还要忍受外人异样的眼光和言语。天津女白领田橙,一年前终结了和前夫破裂的婚姻,却迟迟无法走进新生活。在一次做义工的经历中,她突然领悟到一个道理——"破碎的婚  相似文献   

13.
丹丹咨询: 我是第二次走进婚姻,在此之前,我的前夫就是离异并带着一个孩子.当时,我与前夫的孩子相处得很糟糕,后来实在无法过下去了,就选择了离婚. 恢复单身后,我对离异带孩子的家庭很抵触.没想到现在的丈夫还是这种家庭情况.我一再犹豫,可是,他对我很好,他的真诚让我鼓起勇气嫁进了他的家庭,打算好好经营婚姻.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某周刊记者的专访。她认为,在30年前,大家都普遍贫穷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考虑财产问题,财产在婚姻里所占的比例,连10%可能都到不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有了点财产了,社会贫富分化程度又那么大,所以财产问题在婚姻里所占的分量会越来越重。好的婚姻,应是爱情为主、财产为辅记者:我看过你跟王小波的情书合集《爱你就像爱生命》,"你好啊李银河",那种表达方式很纯真。像你们那代人,对于婚姻保持一种怎样的信念?李银河:我们那代人一般就是希望终生厮守呗,这就是我们的信念。当然也有因种种矛盾,最后终于也离婚的,只不过比你们这代人的  相似文献   

15.
<正>喜欢"美人鱼"童话的她,婚姻仿佛受到了诅咒。在她看来,自己像美人鱼一样美丽、善良、隐忍、牺牲,可丈夫却像王子一样,对她的爱视而不见,毫不珍惜。他们的婚姻,最终会像美人鱼一样化为泡沫吗?林宜是在丈夫郭远的苦苦哀求下,才同意来做咨询的。这对夫妻的态度截然相反林宜坚定地要离婚,并且哭诉丈夫有外遇;而郭远坚决不同意离婚,甚至对林宜的离婚要求感到莫名其妙。他说自己一直爱着妻子,从没有外遇过。到底真相是怎样的呢?妻子自述  相似文献   

16.
最近,体坛明星马琳的离婚案备受瞩目,更多的纠纷源于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张宁益的律师声称有证据证明马琳私下转移房产,有隐瞒婚后财产之嫌。无独有偶,本文的主人公吴梅与丈夫的离婚官司,同样因为房产的问题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11,(1):6-7
调查背景:听说爱尔兰有法律规定结婚不许离婚,但夫妻双方要签订协议,婚姻年限可以选择1到100年,过期不续期就相当于自动离婚了。婚姻年限越短费用越高,1年的登记费折合人民币2万多,100年的只要6元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婚姻法修正案的出台和最高人民法院对修正案的具体司法解释,婚前约定大有热升趋势.仅成都市公证处接办的2001年婚前财产公证个案就比2000年增长了37%.现在,人们心目中婚前约定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固定财产分配的特定范畴,对姓名权、生育权、居住权、赡养义务甚至称谓以及将来婚姻一旦破裂有可能引发的夫妻间最复杂、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全部丑话说在前面,防患于未然.财产是财产,感情是感情,这已经是当今婚姻、家庭观念中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4,(6):28-29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社会工作岗位,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办理结婚和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干预,提高了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0.
因婚姻基础等问题,现在很多再婚老人的婚姻被称为“闪婚”,即结得快、离得也快。人们都会说“好聚好散”,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老年人再婚离婚,房产分割有许多难点。尽管《婚姻法》里已规定了哪些财产算夫妻共有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但区分起来往往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