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礼制角度研究甲骨卜辞,是进一步发展甲骨学的重要方向。新发表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武丁时朝臣贵族的卜辞。其中有关该贵族劳王的礼仪,与约有康丁时的《殷契萃编》的一片卜辞,以及商末青铜器始尊的铭文,彼此基本相同。这个例子证明当时已存在比较成熟固定的礼制,即孔子说的"殷礼",中国的传统礼制并非到周代才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罗振玉对甲骨学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称之为甲骨“四堂”之一的“雪堂”罗振玉是甲骨学研究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有功于世。他年轻时,苦读经书,有了扎实的国学基础,自在1902年见到甲骨之后,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研究甲骨,并探明了甲骨的出土地点,考定了安阳小屯村为殷商旧都,一生收集甲骨三万余片,又著录出版了六部书契,并精心考释卜辞,开创了甲骨之学,揭开了殷商信史。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有辉煌成果,文章从“实践与成就”“思想与方法”“地位及影响”三方面论述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等著作是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实践及成就。郭氏的甲骨文字考释思想及方法总结有六:古代社会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跨学科综合考释甲骨文字、借助字形分析考释甲骨文字、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利用汉字演变特征考释甲骨文字。他的许多观点及研究对甲骨文字考释影响深远,甲骨文研究的百年间取得的成就多与郭沫若的探索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甲骨出土和收藏的碎片现状,决定了甲骨缀合研究始终是甲骨学研究中的最急切最基础的工作。甲骨缀合自学者王国维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起步阶段(1917-1938年)限于甲骨碎片收集之匮乏,研究手段简单,缀合成果较少,缺乏专题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阶段(1939-1977年)以专题性研究为主,成果丰硕,并开始了缀合中的勘误研究,对甲骨学、古文字学及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繁荣阶段(1978至今)则以综合性研究为主要特点,其中《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该阶段研究手段日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为甲骨缀合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拙着《商周研究之批判》的提要。原著副标题为,甲骨学旧体系翻案暨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全书共13章,40多万字。拙著对1898年甲骨发现以来的甲骨学旧体系提出导议,认为现在出土的甲骨,其内容只卜问了祭祀,而没有用于其它方面的卜问。旧体系是建立在约定主义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董作宾先生在开封孙心一董作宾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甲骨学大师,他在建立甲骨学的科学研究上有划时代的不朽贡献。石璋如在《甲骨学者董作宾先生》一文中说:“董先生毕生精力几乎全用在甲骨文字学研究上,他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有成就的甲骨学家”②严一萍在《甲骨学·...  相似文献   

7.
天干地支各包含阴阳五行思想以及根据这种思想而创作的《易》卦.这一论断,难免见笑大方,请允许我申说几句.关于阴阳五行思想的起源问题,古史辩派学者谓其产生于战国时期.学者皆笃信不疑,只有胡厚宣先生在其《甲骨学商史论丛》中曾经表示怀疑,因为甲骨卜辞中有“帝五臣”等一类的记录.《左传》中有大量五行的史料,疑古学者并非视而不见,只是囿于经今文学,不免入主出囿,是丹非素而已.先秦经籍有没有阴阳五行思想,不能拘泥  相似文献   

8.
甲骨卜辞中有两类双宾语句: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和后世汉语双宾语句。两类双宾语句内部语义关系不完全相同,而且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和后世汉语双宾语句没有明显的源流关系。花园庄东地甲骨这批发现刊布的材料中,有不少未曾或很少见于已刊甲骨的语言文字材料。本文全面整理和分析《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非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型情况,以补充甲骨卜辞非祭祀动词双宾语语句类型。  相似文献   

9.
新缀合小屯村南系列甲骨二组,其版号为:《小屯南地甲骨》1117与2043版、《甲骨文合集》34638与32020版。这二组残断卜骨的缀合,可使相关卜辞内容得到补充和进一步的系联。  相似文献   

10.
甲骨卜辞、《周易》、《尚书》是我国早期散文。甲骨卜辞虽属萌芽状态的散文 ,但在用词、句式以及记事等方面为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易》属雏形期散文 ,叙事条理性强、善于说理、有了结构布局、语言的运用有了很大进步。《尚书》是散文趋于成型的重要标志 ,其文体的区别开始显现 ,篇章结构、语言表现艺术等方面较之以前散文更为成熟 ,因而自《尚书》开始 ,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散文。  相似文献   

11.
一、汉字顺序旧习的形成根据大量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与殷墟甲骨卜辞,以及《尚书·多士》所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证明《尚书·商书》中的《盘庚》上、中、下三篇,叙述商王盘庚迁殷事迹,确出自当时史臣之笔。又结合殷契卜辞与商周青铜器铭文内容,证实我国在公元前的十余世纪,即距今三千余年前,早已造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汉字。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文字结合实用,汉字字体也几经改革。由先秦的各体篆文——古代文字,演变为汉隶成熟以后的各种今体文字。但汉字的先后排列顺序,一直保持着自上而下,自右行起至左行的习惯。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拼音文字,从左到右横写的方法不同。而左起横写,对读者与书写者来说,确较方便。何以汉字顺序成为直行右起?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郭沫若在其所著《殷契粹编》中,所收第114片甲骨,凡有横划之字均缺刻横划。此乃未曾刻竟的一片甲骨。由此可以推知殷人锲刻卜辞的方法,是执刀锋刃向内,逆入直下,取其省力  相似文献   

12.
《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刘青$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相似文献   

13.
从文学角度看《管子》张玉书一同中国真正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开始于商朝一样,有文字记录的文学史也要从商代的甲骨卜辞开始。从已发现整理的甲骨卜辞看,那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为巫术附庸的文辞中,有韵语,也有散文,它们应是中国的最早书面文学的材料,也即是后代韵文...  相似文献   

14.
甲骨卜辞信息传播模式有其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大多数甲骨卜辞体现出信息传播直线模式,贞人将预测的信息单向直线式传播给时王;二是甲骨卜辞只有部分卜辞体现了信息传播循环互动模式,贞人与时王各自预测结果的交流互通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开始以后,我曾以所藏人头骨刻辞1,大片甲骨10,中片122,小片59,共计192片,及甲骨拓本6种12册8910片,捐给编辑工作组,以备选入《合集》之用。前年搬迁房间,整理旧籍,忽于册叶中发现旧存尚有甲骨卜辞拓本一纸,片大字多,内容重要,据记录系曩年得自厂肆,惟不知原骨究为谁家所藏。(附图一)  相似文献   

16.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一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叙事散文作品。《左传》作为先秦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文学成就今天仍然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具有故事性是叙事散文的重要特点。我国的散文从早期的甲骨卜辞到《易》卦爻辞,从金文到《尚书》,从《春秋》到《左传》,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叙事的角度看,虽然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叙…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甲骨文是我国商殷时代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阳市小屯村殷墟是甲骨文发现最早的地方,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首先由王懿荣发现,目前也是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地方。1984年秋季安阳市为了纪念甲骨文发现八十五周年,举办一次中外学者参加的“殷墟笔会”,推动甲骨文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现在国内外收藏申骨达十五万多片,《甲骨文合集》)一书共收甲骨五万余片。卜辞中有许多数字记载,引起数学史家的重视,譬如下述史料: (1)卜辞中最大数字为三万((?))。(参考《甲骨文编》一书) (2)甲骨中出现一、十、百、千、万的数字,大于十的数字都是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思考》黄奇逸于1990年第4期的《四川大学学报》发表了《商周研究之批判》以后,认定自己“既已发现了现行甲骨学研究体系是一个主观约定的虚象,就应以建瓴走坂之势,通过重新对甲骨的研究,打开那扇翳障真实的大门,把中国古代文化更深...  相似文献   

19.
从殷周时期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和《周易》中可以发现,当时的宗教思想已相当明确。从原始的卜筮到《周易》的卜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中国的文化也由此从蒙昧进入了文明状态。据近人研究,《周易》中断定吉凶的辞句同甲骨文的卜辞相比,有许多是相同的,“贞”字也是卜问之意。这说明《周易》中的占辞是脱胎于或模仿于卜辞的。但《周易》所讲的筮法以及《系辞》所说的以蓍求卦的方法,不会早于殷人的龟卜。《周易》中的“神道设教”观念,是由宗教而教化人生的思想,是透过宗教的迷信性质来告诉人们人生道理的。《易》本身具有的神秘因素决定了它与宗教神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甲骨占卜、《周易》占筮的神秘主义体系中的思维探索内核与早期朴素经验主义,则充任了古代宗教思想的理论根基,最后发展成以《周易》开始的天人合一哲学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20.
甲骨的断代工作是整理甲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以前的学者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多努力,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现在学术界在对甲骨卜辞的时代判定方面仍然存在很激烈的争论,意见颇难统一。所以我们打算在谈历组卜辞的时代之前,就甲骨断代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