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追求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止于道德境域,而是超越了道德境域的一种更为宏阔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有一种完美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了一种超然自得、与天地万物上下相融的精神状态。正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存状态与宇宙生成模式的整体性解释、对人内心体验的高度注重、赋予一些哲学认知范畴多重性的含义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得儒学超道德境界的出现有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对人生境界的道德设计和理想追求,是先秦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到了宋代,朱熹作为新儒学集大成者,在重建人的哲学中,系统阐述与发展了儒家的人生境界观和价值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性人格学说。本文仅就朱熹的“心与理一”的人生境界观作一扼要论述。一“心与理...  相似文献   

3.
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极".面对西学的大规模东渐,这一问题成为现代儒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方面,牟宗三对"终极关怀"这一"极"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一,无论就宗教之"理"来看,还是就宗教之责任来看,儒学就是宗教.其二,由于儒学不具有一般宗教之形式,且它所强调的是"天道"、"超越而内在"等,故其为一种特殊的宗教.其三,儒教将重点放在道德之本心与道德之创造上,故是一种"道德的宗教",亦是一种"人文教".  相似文献   

4.
试论宋明理学家的圣贤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图将宋明理学家有关圣贤境界的追求特别是如何成就圣贤的问题进行论述,来再现他们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朱熹哲学是一种具有体系性的心灵境界说;朱熹哲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人的精神生活问题,也就是心灵境界问题.朱熹的心灵学说,以“心与理一”,“浑然一体”为最高境界,其中既有真理境界(诚),又有道德境界(仁),还有审美境界(乐).形而上的精神境界的实现,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是自我超越;同时,朱熹又提出向外穷理的方法,作为心理合一境界的重要步骤.文章还对当代新儒家的有关论述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6.
王凯 《东方论坛》2014,(3):9-15
"澄明"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词语。在心物一体的神秘境界里,获得显现的世间一切是被世界化、澄明了的事物,而不是没有灵性的生硬之物。世间万物是在心物一体之境域中舒展着,在这一境域中天与人、心与物聚集为统一的空间,海德格尔将这境域称之为澄明。庄子的"性命之情"与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有着共通之处。庄子之性命之情,指的是人素朴真纯的自然本性和原初天性,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融通会合的诗意情境。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美学孕育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他们秉承自我修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探求真、实现善、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观念,以追求道德至善和成己成人、平治天下的圣人境界而实现自我的“圆成”为旨归.因此,儒家审美有着明显的自成性及境域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自我审美修养、自我审美和谐以及自我审美人格三个层面的圆成,层层递进,所展现的是一种审美化生存的境域.  相似文献   

8.
哲学有三种功能,即追问存在、锻造武器及升华境界,哲学教学应该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哲学含义、进行哲学训练、培养哲学精神,为今后成长提供某些启发和引导作用方面,为此,教师要多讲些哲学史,既符合学习规律,又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哲学老师应该更有道德、更有知识、更有智慧,一个好的哲学老师,除了搞好教学、科研外,还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多交流.  相似文献   

9.
儒学儒教一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学既是一种学说,又是一种宗教。儒学与儒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有关儒学儒教的争论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从其学的方面,儒学丰富和锻炼了中华民族的抽象思维,形成了中国的主流哲学。从其教的方面,儒教对普通中国百姓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道德上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今天对儒学的继承,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形成儒学的道德金律。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是由人的内心体验而来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认为天人合"德",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道德境界,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本质上是天人合"艺",是一种艺术境界.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观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道德特征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