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弗兰纳里.奥康纳刻画的南方青年和她自己有着多方面的类似,都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对社会变迁有着清醒的认识,相对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潮思想,但南方腹地的成长经历和上辈思想的潜移默化,使得他们难以成为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和变革支持者,他们需要承受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带来的痛苦,必须学会跳出现存的困境去适应和融入新的社会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2.
在欧美短篇小说样式理论中,弗兰克·奥康纳的<孤独之声>是继爱伦·坡之后被引证最多的经典之作.该书立足三位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艺术实践提出短篇小说较之长篇小说更关注那些孤独地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底层民众",因此与后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奥康纳认为,20世纪的作家当中普遍存在脱离"底层民众"的问题,其创作大多偏离了果戈理开创的短篇小说传统.本文认为,奥康纳短篇小说理论中所坚持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浓厚的人文主义道德感情和深刻的伦理批判,作为一个爱尔兰批评家,奥康纳关心世界上所有边缘群体的命运,尤其关心(前)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康纳的短篇小说理论预演了当今欧美界围绕殖民地人民与文学的关系而展开的讨论,体现了一个早期后殖民理论家卓越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研究鲁迅小说的诸多著述中,都将鲁迅塑造的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分为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类,却忽略了儿童形象,即鲁迅着力塑造、极力为之“呐喊”的主要人物群之一。鲁迅先生怀着对儿童的真挚感情和无限希望,描写了遭受种种不幸儿童的共同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中国的希望只有彻底地推翻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4.
《阳阳与亮亮》中的阳阳和亮亮两个人物实际上是曼斯菲尔德与她的弟弟来斯利·契明幼年时期的再现。作者深情地怀念小时候与弟弟在新西兰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思乡情。这篇小说的语言没有浓妆艳抹之嫌,而有疏淡素雅之韵,文笔之中饱含着真切的情意。  相似文献   

5.
契诃夫的文学作品留给世界巨大的精神财富,其创作的《困》采用虚实结合,梦幻和现实相交织的手法,从环境、生理和心理角度揭示了小人物的命运,并创造性地运用反复手法,在冷静中彰显出深意。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派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介乎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外表单纯、朴素,内涵丰富.其诗的灵魂在于诗的内部结构--多层结构.这种结构特点使其诗虚实相生,将带有梦境的色彩的现实和具有现实的细节的梦境共存其中,从而达到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去剖析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多层结构特点,更深入地品味其诗别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异域小说和中国现代异域小说的区别,以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异域小说是借助对异域的想象创造一个梦幻空间,并以此实现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中的“异域”,已经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一个梦幻世界,而是作者生活过的现实空间。中国现代异域小说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以艺术的想象空间实现对本民族现实空间和异域现实空间的双重超越,并且不能是人为地抹煞不同现实空间的实际差别和距离为前提的虚假超越。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说家安德森和奥康纳都是刻画"畸人"的能手,但他们刻画的畸人形象却有很大区别,在创作风格上截然不同.比较这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的畸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形象畸形心态的后面,有着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而奥康纳所揭露的则更多的是丑陋的人性本身.安德森在刻画人物时,融进了不少自已的个性,他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写自己;奥康纳想要描写的则更象是一个宗教寓言,表现出一种冷静而不介入的态度,作为旁观者从远处窥视着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形象叙事特点为:儿童叙事形象鲜明,叙事声音传递童真、善良、美好;叙事视角、叙事距离多样化。时间上,成人世界与儿童视角的交织;空间上,异乡漂泊与乡土记忆的融合,让鲁迅儿童形象叙事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其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以及宗教特色。《暴力得逞》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反映了美国社会在信仰丧失下的人们的精神面貌。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文学叙事结构这一方法分析《暴力得逞》,得出其实为一部精神探索的历险探求的传奇,从而揭示了面对精神的空虚和信仰的泯灭,人们将如何获得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公认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她的作品阴郁,诡异,对人性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她的创作中大都有浓重的南方意识和天主教意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她的小说体现了一种存在主义困境。以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为例,小说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厌恶感,这种厌恶感不仅体现在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描写上,还反映在个体的体验上;同时,作品还体现了人与人的相处中的折磨与纠缠,“他人就是地狱”;尽管社会本身是有着多元色彩的,人却只能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体验存在的困境,人只能有相对的自由;但是,也有一些反英雄义无反顾地追逐着自己的自由,尽管这样的追逐很荒谬;通过小说中人物对于宗教的态度或神父角色的描写,小说拷问了现实宗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生活、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 ,对老舍的研究多以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为主。而在老舍短篇小说中也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小市民形象 ,他们构成了老舍作品中“市民阶层”独特的人物画廊 ,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3.
14.
凯瑟琳&#183;曼斯菲尔德在创作技巧的革新方面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的实验精神和革新意识。在诸多作品中她巧妙地运用镜像,使之成为她塑造人物和读者了解人物的一种独特手段。文章分析了镜像的使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达到的作用和效果。首先,通过镜像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自我认知;其次,用镜像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第三,从镜像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1946年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的出版让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用一种诗意的叙事方式围绕果园城讲述了一个个亲切又凄凉的故事.作者着重分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是游走在爱情边缘的女性,孤独不得志的知识者和卑微坚忍的小人物,并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6.
王莉莉 《南都学坛》2011,31(4):44-47
唐代传奇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植物,其中包括自然状态的植物和能幻化的植物,唐代传奇中的植物形象对后来同类体裁小说中的植物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自然状态的植物作为景物描写中的因素、作为文中所吟诵诗句中的因素以及作为象征或隐喻而出现;能幻化的植物精怪也呈现出体系:植物精怪大多有着艳丽的容貌、悲戚的结局、善良的内心,这些精怪都与人发生了缠绵的爱情故事,植物精怪原型具有宗教性质等特点,这些植物形象所具有的丰富意蕴在后来的小说《聊斋志异》等中均有出现。  相似文献   

17.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短篇小说独特的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诗化特征。本文全面阐述这一特征,并提出印度诗学中的“味论”加以说明。从而证明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仅在语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创作准则和理论基础上都与诗歌攸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文学渊源和故事内容上对《今昔物语集》的梦故事进行了研究。首先与中国《三宝感应要略录》中的原型做出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了同样是梦中长出双翼的梦却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的内在原因;从两者梦所反映出的不同关注点,总结中日文化上对于叙事方面的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9.
曼斯菲尔德以她女性的视角刻画了众多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年轻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在舒适的中产家庭及其婚姻关系中挑战和反叛男权社会的女性,她特别擅长通过描写小事来展现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女性的幻灭感、孤独感这样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