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学界 ,“东干”专指中亚少数民族东干族。而国外一些东方学研究资料中 ,“东干”一词既指中亚东干族 ,也泛指中国回族 ,这是沿袭了早期俄罗斯文献的传统称谓。作为中国陕西、甘肃、新疆回族的后裔 ,如今东干族已是中亚地区颇有影响的民族 ,东干文化也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女学者法蒂玛·马凯耶娃曾于 1 998年应邀来中国参加了首届回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回国后她将多年收集的有关东干学资料整理出来 ,希望能在中国发表 ,以与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回族学界加强交流。根据法蒂玛·马凯耶娃的愿望 ,本刊在“东干学研究”栏目中连载她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东干族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穆斯林民族之一。“东干”是俄罗斯文献及突厥语文献中对中亚回族的称谓,而他们自己则自称“回民”、“中原人”。“东干”显然是他称。19世纪下半叶,有三批回族人在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先后移居到中亚,迄今总人口约10万人,人口数在前苏联120多个民族中倒数第六位。他们多以从事农业为主,兼做小本生意或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3.
丁宏 《回族研究》2002,(4):71-74
自从收到第1期《回族》杂志并以欣喜的心情将之在2001年第3期《回族研究》上作了简要介绍后,就期待着新一期杂志的出版。作为一名自认为对东干族人民有一定了解的普通学者,我丝毫不怀疑东干人做事的执著与热情。但我也深知几位热爱民族文化事业的东干族知识分子在缺少经费、办公条件较差环境下办刊的艰辛。记得当年在中亚实习期间,经常与《回民报》的编辑到东干族聚居区去发送报纸,并收回订阅费以用于下一期报纸的费用。有时钱收不回来,报纸就不能按期发出。由于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经济滑坡,东干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受到一定影响。苏联时期的《苏联回民报》(《十月的旗》)属官办性质,经费及工作人员的工资都由国家拨款,且有不错的办公条件。苏联解体后,东干人没有放弃以报刊宣传民族文化事业的传统,而是在东干协会的大力赞助及东干人民的慷慨支持下先后  相似文献   

4.
应我院院长余振贵。名誉院长杨怀中邀请,日本东洋文库的学者、中央大学教授梅村坦先生,于自1997年8月19日来宁访问、调查一周。期间,在杨怀中教授陪同下参观了银川南关清真寺、新华清真寺、中大寺、西关清真寺及吴忠的回族拱北、永宁纳家户清真寺;与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回族研究)编辑部举行了两次学术座谈和交流,还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的有关人士进行了交流。中日双方学者交流了各自在回族、伊斯兰教、回族文化方面的研究情况,通报了中日出版界有关信息。A应我院院长余振贵邀请,日本青年学生高…  相似文献   

5.
丁宏 《世界民族》2001,(4):46-52
中亚东干人是回族移民的后裔,现有1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国家.作为一个讲汉语西北方言、从体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异于周围其他民族且因擅长经商而成为中亚经济发展中活跃因素的东干人,历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因而形成以研究东干文化为内容的独立学科--东干学.本文主要从跨文化比较角度探索东干学研究对于了解回族文化在异域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考证等方面的价值,进而就如何发挥东干人在中亚地区优势以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问题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由起义失败而被迫进入俄境的部份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人,带着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的回族文化,给广袤的中亚地区输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在广泛汲取和融会了多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在那里营造和确立了自己的东干文化。并且发展起了自己具有回族特色的作家文学。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回族文化的品格,深刻认识汉文化因素在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的回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理解回族文化是在参与着中华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质的规定性,有着极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三洛与东干族研究文/白述礼苏三洛是前苏联中亚著名的东干族(回族)历史学家、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科学院东干学研究所所长、院士。东干族是100多年前西迁俄国中亚地区的中国回族的一支。1862年至1877年,中国清末回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领袖白彦虎率余部进...  相似文献   

8.
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介绍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研究中国回族文学的科研机构,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正式建所。1990年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园丁奖。现任所长李树江(副研究员),副所长赵慧(回族...  相似文献   

9.
东干是苏联政府承认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回族”。东干是迁居俄国的中国西北回民的后裔。由于二十多年来的政治原因,我们对苏联的东干人已不太了解了。随着中苏文化与学术交流的展开,笔者同苏联的东干学者建立了通信往来,搜集有关文献(主要是:俄,英,日文的)达一百余万字。下面,试就东干民族的历史及其现状,从几个方面作一尽可能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期望:研究西北民族的高水准与权威杂志●牛汝极(新疆大学阿尔泰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西北民族研究》已走完了10年的历程,今天她已成为份量厚重的我国蒙古学、突厥学、藏学、回族学、东干学、西北史地考古等学科的重要学术期刊。《西北民族研究》既刊现实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早在 1941年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中就指出 :“中国的回回 ,原来是元时波斯等地的回回人迁移到中国来的。”这个结论无疑基本上是正确的。据李松茂教授《回族研究史四十年》介绍 ,《回回民族问题》一书 ,是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 ,由毛主席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的《回回民族问题提纲》编写 ,并经中央宣传部审查同意出版发行的。回回一词曾泛指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 ,并不是说凡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是回族。研究回族的历史 ,往往和丝绸之路联系起来。远在唐宋时期 ,即有不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杜磊(Dru.C Gladney)在丰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两部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著作,在国内外回族研究界有广泛影响。他主要描述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宁夏纳家户村(西北)、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东部农村)、北京牛街(都市)、福建陈埭回族镇(东南)。以揭示回族民族认同和“清真”观念的宽泛表达,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是其所著《中国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in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一书的第六章。得到原作者的许可,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干人在中亚地区100多年的生存发展,他们的文化风俗也引起了本地区和国外学者的关注。于是一门新的学科———东干学诞生了。到了50年代,在前苏联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东干学的研究机构,对东干民族的语言、历史、风俗、文化及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本民族的知名学者。现在东干学已与外界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并且进行着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新书讯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出版该书是由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现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创意并批示,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许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由甘肃省政协喇敏智副主席挂帅担任主编,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教授任执行主编,组织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穆斯林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研究成果。该书不是一部历史专著,也有别于常见的政治宣传读物,而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可…  相似文献   

15.
中亚回族即东干族,是清末由中国西北地区迁移到中亚地区的一批回民及其后裔。中亚回族中至今流传有很多民间故事和民间谚语等。其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既保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也具有东干族的民族特征,充分表明了中亚回族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相似文献   

16.
1991年2月,对全国回族学界来说是个好日子,许多学者盼望已久的《回族研究》终于在贺兰山下诞生了,这份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由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主办、全国唯一一份全方位研究回族历史文化及社会主义时期回族问题的学术期刊一经创办,就受到全国各地研究回族问题专家及回族群众的好评,纷纷来信来电祝贺。一、创刊10年来成绩斐然《回族研究》以繁荣回族学术文化,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沟通,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在办刊中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出版纪律和职业道德,严把稿件质量关,积极宣传…  相似文献   

17.
阿尔泰学者们的理想园地●陈乃雄(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欣逢《西北民族研究》创刊十周年喜庆,特驰函遥致衷心的祝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蒙古语族研究、突厥语族研究、满通语族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学者们在这些领域里埋头耕耘,写出了许多学...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分布于全国97%的县市),也是我国人口数量占第三位的少数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为9816805人),同时,回族又是一个跨国民族(中亚和泰国、缅甸等国家)。回族以伊斯兰教作为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最重要的处世准则、最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最执著的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展现出这个民族的全部,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也就成为其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个人来说,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来说,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也就必须更深入地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化,文化成为解读众多民族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赵杰 《回族研究》2007,(2):5-13
本文利用笔者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全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追溯中亚回族形成的历史背景,之后重点梳理、提炼出他们的六大特性,即:1.中亚回族的文明礼貌;2.中亚回族的语言习得才能;3.中亚回族的耿直豪爽大方;4.中亚回族的勤奋进取;5.中亚回族的文化保护情结;6.中亚回族对中国的神往与真情。从中凸显中亚回族在异国他乡大民族夹缝中顽强生存、奋力发展而又心系中国的民族精神,说明同一民族构成天各一方的空间差异后所反映的不同的时间发展,从而强调从“庐山”之外看“庐山”的比较法对回族学研究的新启发。本文特为回民西迁130周年而作。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回族是中亚、波斯、阿拉伯的穆斯林从海路(东南)和陆路(西北)进入中国,与当地民众结合形成的民族。自元代开始才逐渐形成回回民族。尽管回族使用了汉语言文字,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成为其强大的凝聚力,宗教习俗和宗教心理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本文就回族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