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所谓华侨经济,是指移居中国境外、但仍保留着中国国籍的侨民在海外和从海外转移到国内所经营的一切经济事业.其中侨居国所经营的经济事业,是华侨经济的最主要部份.如果从所有制关系来说,华侨经济也有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如华侨个体经济、小业主经济、小商小贩、资本主义经济等等.如果从经营方式来看,华侨经济则包括华侨个体经营、独资经营、合伙经营、股份经营等等. 华侨经济是怎样产生的?华侨经济不是华侨从母国移植出去的,而是在侨居国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一点一滴地积累资金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南方各省毗邻,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东南亚各国人民便保持着亲切而友好的往来,所以东南亚成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华侨与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相亲相爱,其友好情谊之史,宜以长篇巨著来记载。本文只就中国人民到达东南亚地区的历史状况,华侨在东南亚各地的主要职业以及他们对侨居国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作一般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中国的主要侨乡。闽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人数众多。长久以来,他们与侨居国和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一向密切。本文着重从语言,音乐、戏曲文学等方面,阐述福建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及其影响的具体史实,以论证福建华侨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和福建文化所起的作用。一、闽南方言在东南亚的应用和影响闽南方言(闽南语)不但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而且菲律宾的他加禄语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马来语中某些词语,还直接源于闽南语。菲律宾大学语言学家马努厄尔在《他加禄语中的汉语成分》一书中,列举了381个来源于汉语(主要是闽南语)的他加禄语词汇。在这些词汇中以食品、生活  相似文献   

4.
从厦门近代外贸市场的嬗变看地域经济圈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厦门外贸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甲午战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是厦门主要的外贸市场;甲午战后,则逐步向以东亚的日本和东南亚的新加坡为主转变,这主要是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支持的地域经济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 十九世纪的东南亚华侨社会,是一个海外中国人的宗族社会;一个经商的、有着强大经济力量的繁荣社会;一个严格遵循中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保留着自己原有的信仰和语言文化的社会;一个新旧掺杂,不过问当地政治而又忠诚故土的社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而管理着这一社会的是各种秘密会党,它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电影艺术传播到东南亚之初,华侨华人就开始参与电影的创作和传播。华侨华人参与电影产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侨华人从中国引进电影和戏剧作品;第二阶段是华侨华人在创作的电影中融入东南亚文化元素;第三阶段是华侨华人创作电影传播东南亚文化。华侨华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从对单一族群的关注转变成对东南亚社会的整体关注,体现了华侨华人群体对东南亚文化从"他者"到"参与者"再到"传播者"的变化历程。华侨华人社会对电影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形式在观念上的变化,折射出华侨华人自身心态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福清华侨为主体的在日"福州帮"是日本华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二战前在日福州帮成立的华侨团体为中心,以福州帮的演变为线索,对其社会网络及其特点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华侨社会网络可以分为社会团体组织与华侨个人结成的结合体两大类.而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其构成主体的变迁上.二战前日本的华侨政策及中日关系的变化,给福州帮带来极大影响,从而使在日福州帮的社会网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叶以前华人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活动及其特点马勇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华人、华侨历史有较多的著述,而对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华人在东南亚海岛地区活动的历史却鲜有研究。结果,不仅使华人、华侨历史研究显得不够全面,而且也影响了中外关系史、中...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入侵缅甸、缅甸军政府上台、缅甸式社会主义实施、东南亚排华运动等历史事件的演进,缅甸社会剧烈动荡,在缅华人华侨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许多不得不迁居他处谋生.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万多缅甸华侨入境澳门定居.其时的澳门虽然仍处于葡萄牙人管治之下,但已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华人在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上的话语权快速提升.尤其在1966年"一二· 三"事件后,澳葡政府改变了长期消极无为的治理模式,澳门迎来经济起飞、社会结构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澳葡政府对于大批华侨迁入澳门,并没有做出政治上的明显反应,更多是从经济角度考量,前后十多次调整入境政策并逐渐放宽,亦与本地华人的影响和呼吁不无关系.迁居澳门的缅甸华侨组织各种社团参与社会事务,促进国家及地区间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其在澳门进行文化认同和身份调适的过程中,与其他东南亚华侨一起,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小东南亚"人文景观,反映了澳门"沙拉拼盘"式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南洋是华侨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这里所说的“南洋”,主要是指今天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有华侨,并不始于明代,但南洋华侨人数的显著增加,则是从明代开始的,它又为近代华侨的急骤增长奠定了基础.因此,对明代南洋华侨增长的原因、分布状况及其对侨居国所作出的贡献等问题作一些探讨,这对于华侨史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动态     
最近,由教育部批准我校成立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史学家朱杰勤教授和老教育家胡一声、张泉林等担任领导。其宗旨主要研究华侨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我校华侨研究所于十一月初编印了《华侨史论文集》第一、二集。该论文集内容包括华侨的历史与社会、华侨在侨居国的作用、地位和华侨对祖国的贡献等,共五十万字。其中第一集收有朱杰勤教授的《十九世纪中期在印度尼西亚的契约华工》、戴学稷副教授的《华侨爱国学者之翘楚——容闳》、杨嘉教授的《郁达夫之魂》和美国加州大  相似文献   

12.
李砂砂 《阴山学刊》2005,18(4):24-27
在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经济支援起了巨大的作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3.
民国期间,受世界经济大危机和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先后两次遭遇劫难,生存艰难,沦为难侨,被迫回国。作为华侨之乡的广东地区也先后两次对回国难侨进行各种形式的救助,使陷入苦难中的华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困境,得以生存,对加深与海外华侨的联系、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以及中国的抗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侨、华人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大多是旧社会因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国谋生的劳动者。他们在旅寓异邦的长期生活中,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即使在十分严峻险恶的处境之中,他们仍然能够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为居住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亚洲“四小龙”仅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起飞”,将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变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而这“四小龙”中,有三条龙(即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是属于以华人为主体的经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着,在这些国家里,华侨、华人也拥有很大的经济力量。“华侨是生意精!”国外不少经济学家对华商如此评价。华商在经营企业,发展经济方面为何能取得杰出成就?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为何能引起举世瞩目?许多人认为有一种奇特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就中华传统文化与华商企业精神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始于一九九七年七月的东亚金融危机,短短一年多时间,即从泰国迅速蔓延到整个东南亚,继而波及韩国、日本、俄罗斯,形成震撼整个国际社会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对东亚各国所形成的冲击,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史所罕见的。科学地分析这次危机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我们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是很有价值的。一、东亚金融危机是一场长期忽视经济安全而酿成的全面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在人们对亚洲经济前景普遍看好的舆论氛围中突然暴发的。事实上,在这之前,东亚各国,特别是东南亚…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日本华侨社会的华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华侨社会的特点是组织上的稳定性,活动上的民族性,以及随着日本社会变化的适应性,而战后日本华侨社会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在华人化方面,加入籍人数的增加,日常生活和语言文字的日本化,部分华侨学校成了语言学校等,因此,展望不来,日本华侨社会华人化是必然趋势,其华人化进程也是比较自然的,而且有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学军 《理论界》2011,(12):66-68
通过对海外华侨与国民政府联系和国民政府与海外华侨联系的双重互动考察,探寻民国时期政府与海外华侨的联系渠道及其制度化,从而探讨这种联系渠道制度化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影响。大量华侨和留学生回国参政是民国时期海外华侨与国民政府直接联系的主要途径,而驻外机构、侨媒、侨报、华侨社团、华侨学校、留学生组织则是政府与海外华侨联系的主要渠道。联系渠道的制度化建立于民国国籍法的属血主义原则之上,是民国国内政治在国外延伸的主要方式,是侨务与外交一体性的主要表现,也对民国外交的制度化及其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这种联系跨越国家的边界,以跨越国家地理边界的种族的想象共同体拓展民国的政治、经济与外交资源,也反映民国时期侨务与外交在联系渠道制度化上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18.
华侨与南洋劝业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兆红 《文史哲》2003,18(2):103-108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清政府举办南洋劝业会的设想和愿望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中不难发现 ,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过渡中 ,华侨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开展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的同时,于去年10月8日至10日在广州市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就下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关于东南亚华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未来趋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东南亚华人经济实力加强,这是与会者一致的看法。华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些学者通过对华人企业的比较分析认为,除了当地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有所调整外,华人企业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者还指出,许多西方经济集团投资东南亚地区,一般都比较乐意与当地的华人企业合作,而不是与当地的土著合作,甚至当地政府的官僚集团也很愿意与华人企业合作,这是因为华人企业具有善于经营、信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泰国是东盟的成员国之一,在东南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与泰国相交由来以久。据查证,在素可泰王国建立之前,中国人早已往来于泰国,其中一部分人定居在泰国。这便是华侨在泰国立足的开始。经历了长期“朝贡贸易”之后,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进入了近现代时期,仅就此谈谈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泰国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有所不同,这与华侨在当地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泰国的主要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也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