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生的追求     
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请听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他认为,人的追求说到底就是四个问题,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 果然是大哲学家,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人生的真谛。 事实正是如此,你究竟是个什么“人”,你与“别人”的区别究竟在哪?说穿了,说到底,不正是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吗?而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说到底,不也正是关于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吗? 那么您呢?您思考过这四个问题吗?如果您根本就没想过,那么,您肯定算不上聪明的人。如果您想过而没能想清楚。那么,您肯定算不上深刻的人。  相似文献   

2.
儒雅稳健、笑容可掬的周续庚先生,回瞻自己走过的路,总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怎么也没想到,在临近退休之年,去美国开始了第二次人生创业!也没想到,在国内从教中国古典文学30余年后,又到美国8年创办了3份中英文报刊!更没想到的是,17岁参加抗美援朝,并不擅长英文的我,这些年却成了一名中美之间的交流使者……”正是这些“没想到”,激发了周续庚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能量,使他在异国他乡不懈奋斗,开拓出人生的一片新天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1993年,周续庚先生踏上了美国马里兰州的土地。他是来参加大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的。3…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三月,因为全国两会举办,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每年三月,中华儿女难以忘怀一个人。这个人在人生有限的22年里、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人就是雷锋。其实,他生前也是一位人民代表。正因为他与驻地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抚顺人民给予了雷锋“人民代表”的信赖和荣誉。1961年8月出席抚顺人代会以后,雷锋在日记中相继提出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4.
聂力中将     
一见到聂力,你就会想起聂荣臻元帅,这不仅仅是因为女儿长得像父亲。当你熟悉、了解聂力后,你会发现聂力那不为世俗所左右的独立思考,那对事业的执著,那般工作中的拼命精神,那对同志的真诚厚道,对党的热爱,直到女儿踏着父亲的足迹走在国防科技道路上,你就会觉得父女俩有那么多的相似点,甚至是惊人的相像!然而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这要感谢聂荣臻元帅,他让不爱宣传自己的女儿开了口,我们大家才能有机会了解女中将聂力。1992年4月,老帅自感病情沉重,将不久于人世。4月12日留下临别遗言。“五一”过后的…  相似文献   

5.
淮盼 《人才瞭望》2010,(2):77-77
2007年4月12日上午,他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由于这个活动较为重要,电视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的。他的演讲稿因为以一个“情”字为着眼点,自然也就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当他说到“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母亲当时就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的画面。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妈近90年的人生沧桑,经历过战争、吃过苦……”  相似文献   

6.
成功者说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对每件事情总是尽力去做,就是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省”与“慎独”是我做人处事的座右铭。我力求生活简朴,多学多问,多交朋友,我深深体会到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真理。我有机会总是尽力地去助人,去服务。人生旅途中必遭艰苦,我总是抱着“乐观奋斗”去克服种种的考验。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不论有多困难,都应全力以赴,而在过程中,则须深思熟虑,以最有效的方式会完成它。有明确的人生理想是幸运的,达成贡献社会人类的理想使人满足,而追求理想的过程与同甘共苦的伙伴知己是快乐的泉源。成功者说  相似文献   

7.
面试诚实某大型企业在珠海招聘人才,广告登出来后,不少人前往应聘。经过前几轮的筛选,还要让其中的佼佼者再次接受面试,一个个进去与总裁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总裁的办公室时,总裁突然惊喜地站了起来,径直向阿明走了过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那一次,我陪女儿在白滕湖划船,她不小心掉进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她救了起来。当时我急着救女儿,竟忘了问你的名字!世界真小,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你!”阿明被他这一大段激动人心的话语弄糊涂了,心想:准是这老头认错人了!于是,他肯定…  相似文献   

8.
有人羡慕李振潜有“好这”,说真看不透哪块云彩会下雨。李振潜却道,曾投身于地质勘探事业的人,志在四方,哪里用得上,就在哪里干;没有探索,没有拼搏,不务实业,就不是人生。这条哲理,伴随地走过大半生。座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大院内的主席楼被节日灯光勾勒出美丽的轮廓,衬映在忽明忽暗的夜幕上,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春节前夕,我们就在这里采访了他。“你不要报道我,要报道广西的人才工作,我还可以跟你谈谈。”果不其然。这时我才想起一位同事曾说:“李副主席是个多干实事不争功的人。”李振潜,1937年生,祖籍天津市武清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生活着许多外国人。其中有些被中国政府授予“外国老专家”称号,获此殊荣的标准之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奉献于或服务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并做出过一定的贡献。而像素察·蒲密波里叻先生这样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虽然没有能够享受到“外国老专家”的称号,但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他为“准外国老专家”吧。由于他德高望重,和蔼可亲,乐行善施,我还是一直称他“素公”。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文明就是人的智慧创造的,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财富,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幸福与自豪。 古老的中华民族诞生了孔子,我们为世界奉献了儒学,我们创造过封建帝国时代的仁政,我们主张过“仁者爱人”,这一主张就是要求统治者实施仁爱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共生的社会。”就像《北京人在纽约》中写的那样,“如果你想上天堂,就请来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想到地狱,也请来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天堂和地狱,虽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有时只是一步之遥。稍不留神就会从天堂走向地狱。尤其在IT界,这种变化就更加突显。能在美国IT业站住脚,技术上游刃有余,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人并不多。能在工作中,“享受做学问的最大乐趣”则更加不易。作为外来移民,杨庆,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凭着他的睿智,成为本领域…  相似文献   

12.
牛群,多年来频频活跃在荧屏、舞台上,也算是个“腕”级人物,但他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没有一点“大家”、名人的架子,倒像是老早就相识的熟人、一个朋友——难怪大人小孩都喊他“牛哥”,当然喊多了,这“牛哥”自然也就有了斤两。牛哥最珍爱的名言是当你60岁的时候,你就会珍惜由你支配的每一制作、图书发行、广告设计、文学创作等一大摊子事儿全都干了,牛哥自嘲说是“老牛自知夕阳短,无须扬鞭自奋蹄”。牛哥不仅仅带给我们欢乐、笑声和美的享受,而且他精心谱写的成功故事也很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牛群与相声——“其实我…  相似文献   

13.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他才会为了明天更大的发展而留在你的企业里。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乐在工作”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能力、价值观和人生志趣。在这三大要素中,人的终身志“选”,即选才,选天下英才称其职。第一步,趣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得到无穷的快乐和不竭的动力,相比之下,物质方面的刺激就变得短暂而无力。因此,…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路五彩缤纷,人生的路变幻莫测,起点永远在前面的一步中,成就就在你的足下,那么你知道你的未来吗?你能预感到你事业的顶峰在什么地方了吗? 从大山中的孩子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从核辐射研究到生物化肥的研制、推广,哪里是起点,哪里是顶峰,“绿光”老总麻林涛总是创造着新的变异,从他自己本人,到他的事业前程……军旅情缘 “文革”期间,大山中走出的孩子怀着革命的满腔热情,从紫荆关来到北京的部队大院,成为一名文艺宣传队的演员,在他的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的清脆快速节拍中,奠定了麻林涛的军人之路。 …  相似文献   

15.
近日偶读世纪老人冰心的一次谈话,“不要在人前夸孩子,也不要在人前说孩子不好。夸孩子容易使他骄傲,说孩子不好,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了不久前在三个朋友家做客的情景。 一次是在某机关。早就听说朋友的女儿有些成绩,朋友喜欢到处替女儿张扬,还请人写了通讯登了报,上了电台。待落座不久,朋友的话题果然转到了他女儿身上,当着诸多人众,对自己的女儿赞不绝口。过了一会,又请我这个市级作家题字,予以鼓励。我很想把冰心老人的那句“愿你象野花一样自然生长”送给孩子,但终于还是另外写了几句赞扬的话。为了孩子出名,家  相似文献   

16.
引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俗语用在周松年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不是说周松年相貌平庸。不,他不但五官端正,而且长得很生动。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绣础眼镜,两眼灵活有神,动作麻利快捷,浑身透出一股机灵劲儿。也不是周松年木们拘谨。他口齿伶俐、反应机敏。你和他对话,常常是说了上半句,他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开始回答下半句的问题了。说“不可貌相”,是因为周松年给人的直观印象,与他那些眩目的头衔、骄人的成就相比,有一种明显的“视党反差”O因此,往往闹出富有喜剧效果的“误会”。这种情景,我自己就碰到过两次…  相似文献   

17.
一位青年想娶农夫的女儿为妻,他就去农夫那里请示准许。农夫上下打量了青年后,道:“孩子,站到外面去,我要放出三头牛,每次放一头。如果你能抓住三头牛中任何一头牛的尾巴,你就可以娶到我的女儿了。”年轻人站在牧场上等待着第一头牛的出现。牛圈的门打开了,里面跑出了他所见过的最大、最健壮的牛。青年想:比起这头牛来,另外两头牛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就跑到了一边,让牛跑出后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是一支笔,只有蘸着奋斗的汗水,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壮歌。“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们来到了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访问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霍成,他便是当今在河南医疗卫生战线涌现出的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高级人才。 他,从医30多个春秋,历任数个医院领导职务,而他所管理过的每一个医院和这每一个医院的每一个变化、每走向一个辉煌的台阶、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诞生,都无不浸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他,一个享誉省内外的外科专家、一  相似文献   

19.
作家江曾祺,小说、散文都写得绝妙,行云流水,古色古香,似有仙气,人皆称之。他还是“样板戏”之—《沙家滨》的原创者(《芦荡火种》),乃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可是他却写不好请病假的报告。据他女儿回忆,那是“文革”后期,他女儿下乡在某生产建设兵团,因为有病要回城,求父亲汪曾祺替她写一份申请病假报告,汪老面露难色,又却不过女儿的坚请,只好硬着头皮字斟句酌地写,一份二三百字的报告竟写了三天,女儿将报告交给了连长,连长一读之下,作色道:“听说你父亲还是作家?怎么连个报告都不会写,这不行,拿回去重写。”原来报告第一句话竟是:“首长大人,请您高抬贵手,就饶了我女儿吧!”连很简单的官话、套话、谀话都不会说。他女儿没法,只好自己又重写了一份。……一位知名作家竟写不好一份申请报告,令  相似文献   

20.
11年前,中国长一家人才交流中心在北京设立。一个叫王学军的人长一个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档案,开始了闯荡生活。如今,他的编号“001”的人才交流协议和档案已经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11 年过去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已随社会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他这个“1号人才”过得好吗?在这11年里,他走过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