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的心性论与晚明思想的困境——以"忠恕"说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金圣叹的以“忠恕”说为核心的心性论,以往的研究认为其宗旨是批判假道学和提倡自然人性论,但又多少保留了儒家伦理观念。其实,“忠恕”说是至诚与至善合一的人性论,它所针对的不只是假道学,而是晚明思想中的“伪善”和“着善”的两重困境;同时,对于王畿“四无论”、李贽《童心说》等前人的救弊之方,“忠恕”说又试图纠正其偏差。“忠恕”说的理论漏洞正缘于其双重翻案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生活的结论 写“中间人物”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历史问题不一定有了历史的结论。今天虽已没有人专写“中间人物”,也没有人提倡“中间人物论”或者批判“中间人物论”了。但人们对“中间人物论”的认识并不一致。这个问题的“自生自灭”,倒是生活为它做出了结论。正如任何事物一样,生有生的依据,灭有灭的原因,我们仍有必要对“写中间人物”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主张进行一些历史的思考。而要进行历史的思考,就要先探求一下它的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区分的学理框架有助于界定用户无需付款的网络服务合同中用户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并非用户提供其个人信息,而是用户同意网络服务提供者处理其个人信息。解释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构成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对待给付),网络服务合同的对价性并不体现为牵连性,而是体现为条件上的联系或原因上的联系。功能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作为对价涉及认定用户的同意是否自愿作出,进而影响同意的效力。“捆绑授权”情形下用户作出的同意无效,欺诈或误导情形下同意的效力须借助“跷跷板理论”进行场景化认定。  相似文献   

4.
“以形写神”(出自东晋顾恺之画学)和“离形得似”(出自晚唐司空图诗学)是代表中国美学形神论两大主流的艺术命题,前者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美学形神论诞生而后者的问世昭示着中国美学形神论成熟。关于顾恺之“以形写神”说的“承前”意义,笔者已有专论,可供参阅。本文拟从“启后”角度对司空图“离形得似”说的历史影响作一审视。“离形得似”的美学形神观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无论就其历史延续性还是就其影响覆盖面而言,它都堪称传统美学形神论发展史上一重大转折标志,又可谓横越于诸多艺术门类的重要创作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张江姚“四人帮”在炮制阴谋文艺的过程中,相继抛出了“根本命题”论、“三突出”论、“反对写真人真事”论、“新纪元”论、“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论。为行文方便,我们把这些谬论姑称之曰:“黑五论”。“盗亦有道”,尽管“四人帮”的文艺理论都是一些“肤浅的胡说”,高超的昏话,却也构成了一个庞杂混乱的理论体系。要认清“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反动实质,既需要对“黑五论”中的每个谬论进行细致的剖析,也有必要从整体上对“黑五论”进行总的批判,以便彻底摧毁这个反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茅盾创作谈中那些关于他的作品的创作意图或构思的说明,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几乎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事先有过明确的意图或构思的情形下写作的,而且这一意图或构思,都可以用十分明确的语言来表达。 姑且让我先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关于《蚀》的创作意图,茅盾这样说:“我那时早己决定要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初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关于《春蚕》的构思,茅盾说:“《春蚕》构思过程大约是这样的:先是看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内政治的混乱造成了那时农村破产,而在这中间的浙江蚕丝业和以育蚕为主要生产的农民的贫困,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提出“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经典论断,不仅说明了“理想的意图”同宗教世界“虚幻的意图”、思辨哲学家“虚假的意图”、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意图”的本质区别,阐明了“理想的力量”的实践性、人民性、革命性,而且揭示了“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经典论述是关涉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基础命题,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有助于深化我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方法原则、时代使命的具体理解和把握。对“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巴金小说的悲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巴金小说的悲剧美贾玉民还是在1932年,巴金发表了最令人读之沉痛的中篇小说《砂丁》以后,他的一些朋友认为他的作品“忧郁”太多、太重,希望他更多地去写“光明”。巴金感谢他们的好意,但也进一步申明自己的创作态度与意图:他并不是害怕反动政府的迫害而不敢把...  相似文献   

9.
顾恺之是中国最早系统提出“传神论”的绘画美学理论家。“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理论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创作方法。从“传神论”的哲学源头入手,讨论各家思想对其画论的影响,论述“传神写照”这一理论中“神”的内涵,重点从审美体验来论证“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概念,从而加深对顾恺之绘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这期我们译载了两篇有关艺术家的意图问题的文章,供批判参考。约翰·肯普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艺术家的内心意图和理解与鉴赏他的作品毫无关系”,并且举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非常烦琐的例子,妄图证明艺术创作是“无意图的”、“非意图的”,意思是说:艺术家是“为绘画而绘画”、“为作曲而作曲”、“为写剧本而写剧本”的。琼斯的文章虽然承认艺术创作有动机,但他却说“动机和审美鉴赏不相干”,并且以“艺术家的动机太复杂”为借口,要人们只管欣赏,而不要管艺术家的动机。这些谬论当然是站不住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艺作品都必然表达属于一定阶级的作者的某种主观意图,必然抒发作者的某种阶级感情,反映作者的一定世界观。所谓“为艺术而艺术”、超阶级的艺术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上,文艺创作的动机与效果是统一而不可分的,我们评价文艺作品时必须把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辩证地统一起来加以考察。不仅如此,而且动机与效果问题归根到底是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问题。正如毛主席所说:“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二者必居其一。”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所谓文艺创作“无意图”、“与动机不相干”等滥调。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之所以讳言创作意图,故意把动机与效果割裂开来,其目的无非是要抹煞文艺的阶级性,企图为资产阶级形形色色反动文艺作品打掩护。而《海瑞罢官》的作者也口口声声说他是“为写戏而写戏”,这种说法岂不是同上述资产阶级作者的论调如出一辙么。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简单地写一段话。“写话”与“习作”不同,它是“写作”的开始,是“习作”的基础。要想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就要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写话技能。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学者埃文 -佐哈尔在文学翻译理论中首次引进了“多元系统论”,并把翻译文学纳入特定的译入语文化/文学多元系统中来考察 ,强调翻译文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中心—边缘”地位 ,概括了使翻译文学处于中心地位的“三种情形”。我们认为“多元系统论”与许渊冲教授的“竞赛论”有相似之处 ,并以《呼啸山庄》的重译“竞赛”现象和庞德《神州集》为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半国家? 半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国家。 半国家,是列宁在引述和发挥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思想时明确提出来的一个科学论断。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时指出,无产阶级应该通过革命摧毁资产阶级官僚军事国家机器,用“公社”,用新的“半国家”代替它(《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第52页)。他还说: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第17页。凡只注明页码的引文,均引自《国家与革命》)列宁  相似文献   

14.
《水浒》作者,在写本书回目之前,写了一段“开场白”,题为“引首”。讲的是梁山起义人物出世以前,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到仁宗嘉祐三年这百年音的简史。我们过去看《水浒》,对这段“引首”很少注意,往往顺手翻过。其实,它很能说明作者的唯心史观和反动的创作意图,对我们认识这部小说彻头彻尾的反动性,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防卫挑拨可分为三种情形,即不法的防卫挑拨、意图式的防卫挑拨与可非难但非意图式的防卫挑拨.就不法的防卫挑拨而言,挑拨者不得主张正当防卫权而对被挑拨者实施反击行为;就意图式的防卫挑拨而言,也应当否定挑拨者享有正当防卫权;就可非难但非意图式的防卫挑拨而言,挑拨者可以主张正当防卫权,但应以“迫不得已无法躲避”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完全责任能力人或限制责任能力人故意或过失地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或无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导致某一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出现的行为。它是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形 ,其可罚性在于它是“同时存在的原则”的一种“例外”。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理论中,意图是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命题。意图主要表示“作者意图”,但又不止于作者的心理状态或情感体验,而是游移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呈现出颇为复杂的“关系性”形态。自20世纪以来,意图在文学阐释中的核心地位屡遭冲击。但在意图论者的言说中,意图又常常彰显其“认知的有效性”和“伦理的必要性”,从而在当代文论话语的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揭示意图”始终是困扰阐释者的一个难题。意图论者试图从精神共鸣、形式中介、主体假设、文化惯例等多个维度出发,以不同方式对意图加以趋近。对阐释者而言,意图绝非不容置疑的权威,而应被置于同诸多文学要素的协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意象"辨析     
“意象”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涵义丰富的重要概念。但也正因为其涵义丰富,人们对它的使用和理解极为混乱,以致“意象”的涵义变得更复杂、模糊、或宽泛、笼统。所以,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梳理、廓清。“意象”有作为心理学、创作论、作品论等几种范畴的涵义,“意象”可作为与典型、意境相并列的一种形象,即哲理性的象征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胡塞尔完成现象学内涵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胡塞尔认为有两种,超越论还原(先验还原)与本质还原,也叫“中止判断”或“悬置”(中止判断指对传统的,未经判断的观念不做肯定,把它放起来)。只有通过超越论还原和本质还原建立起的本质现象学即第一哲学,然后才有可能建立在其指导下产生的超越论事实的现象学即第二哲学。  相似文献   

20.
出于政权合法性的述求,明初统治者高调倡导“元正统论”,明初文人诗歌中的“元朝情结”与统治者的“元正统论”有密切关联,而明初各族属群体对“元朝情结”的表达,情形各异,特征复杂:明初上层精英对元朝的眷慕和上层贵族对元朝的猎奇情绪;元遗民群体对元朝的哀悼与伤怀情绪,这其中色目、蒙古族群及汉族文人各因明初的统治政策而表现出不同情形的感怀情绪;而明代普通士人的“元朝情结”甚至在明代中叶还隐隐若现。迟迟不能退去的“元朝情结”致使明代文学的真正更张迟至明嘉靖时期。一定程度而言,明初上层统治者及上层精英的“元朝情结”对明代文学的分期有着较为内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