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不准确或不切实的概念 ,似乎凡劳动收入都是合理合法的 ,凡非劳动收入都是不合理、不光荣的。甚至把一切非劳动收入与剥削连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理论认识和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发生变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求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多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依然可分为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两类。文章对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关于“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的论断 ,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 ,与时俱进地作出的一项英明决策。从理论上重新认识“非劳动收入”的合理内涵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必须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4.
从中美两国1994年至2006年劳动收入及消费相关数据出发,可分析出劳动收入影响消费结构的内在机制.劳动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影响消费总量进而影响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对该机制存在影响但相对有限.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恶化了收入分配以至不利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所以,当前工作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  相似文献   

5.
非劳动收入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对非劳动收入至今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把它等同于剥削收入,因此,有必要对非劳动收入作进一步分析,对其性质作出科学界定。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和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及决定分配的因素,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剥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非劳动收入、个人劳动收入和配偶劳动收入对双薪家庭中夫妻在工作日市场工作时间、家务时间、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劳动收入的提高可以引起妻子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丈夫休闲时间的增加;个人劳动收入的提高会导致自身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增加,家务时间减少,并且对丈夫家务时间影响较大;丈夫劳动收入的提高会导致妻子的工作时间减少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而妻子劳动收入的提高仅会引起丈夫工作时间的减少;教育可以减少夫妻的工作时间并增加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使家庭中家务劳动更倾向于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提高合法非劳动收入和重视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近年来不断走低,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集中于技术进步、全球化、结构转型等方面,并且着重于实证分析和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劳动收入份额的调整、全球化影响和劳动收入份额同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等课题是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个人收入被划分为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笔者从多方面论述了淡化这种划分的必要性, 还提出了淡化这种划分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模型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关系,模型显示:(1)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作用表现出双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组合模式决定要素收入分配结构,而技术进步偏向性更是通过要素产出弹性强化对收入分配结构作用,即纯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影响有限,而且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收入呈现相依性和非线性共变特征。(2)劳动收入份额对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的影响并非固定,而是存在临界效应,当劳动收入占比达到这一临界时,企业对技术进步偏向性选择无差异。若劳动收入占比小于或大于这一临界值时,企业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选择将向两个相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是影响居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居民消费不能忽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通过构建“生产—分配—消费”为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199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所有制结构、劳动收入份额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提高国有经济比重有利于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国有经济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居民消费率0.071 0个百分点的提升;国有经济通过劳动收入份额这一中介正向影响居民消费率,国有经济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0.108 2个百分点,劳动收入份额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居民消费率提高0.141 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其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优化内部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争议。为厘清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需要在从理论上廓清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的基础上,利用2012—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现了“分好蛋糕”的目标;数字化转型通过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且对工资率的影响大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产生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净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增加值,实现“做大蛋糕”的目标;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大;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特殊承担。通过揭示数字化转型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可以为二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争议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证依据,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市民化的推进过程中,身份由非市民转变为市民的这部分人群无疑会受到直接影响,与此同时,原先就已获得市民身份的和至今尚未获得市民身份的两个群体也会受到或正或负的外部性影响。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对市民化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市民化,给更多的非市民以市民身份和待遇,不仅不会损害其他劳动者的收入,相反会产生正向的外部性而使他们从中获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区市民化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个人劳动收入平均将增加3.8%,其中,至今尚未获得市民身份的非市民的劳动收入将增加2.5%,原先的市民将增加5.7%。  相似文献   

13.
面对非劳动收入这一致富进程中的困惑,党的“十六”将非劳动收入定性为合法收入并列入保护的范围,这一政策规定在收入多元化趋势下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具体落实如何保护合法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中等收入阶段劳动收入份额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而采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检验法研究我国及四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逐步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在后期呈σ收敛,中部及西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呈σ收敛,东北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在中期表现出σ收敛特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东北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未表现出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表明,由于技能—资本的互补效应,人力资本积累会提升资本产出比,在资本和劳动互为替代的情形下,资本产出比的提升将恶化劳动收入份额.利用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确认了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效应和资本产出比的中介传导作用.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还包括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国企改制,而第三产业比例的提升和FDI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厘清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因素,对完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劳动收入份额分解的理论模型,以200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以及技术进步偏向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影响机制。【结论/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上升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同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越深,社会产出中劳动收入份额越低;无论是从全国还是区域层面看,人口老龄化加剧都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且不同时段资本劳动产出比变动也会引起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进城农民群体出现并且规模迅速膨胀.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在教育、城市化意愿等方面有不同特征,尤其是其在工作收入及收入影响因素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趋势.基于明瑟扩展方程,通过对典型数据的分析,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测量了年龄、教育、经验等因素对第二代农民工劳动收入的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并使用多分变量逻辑斯蒂回归(Multinom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发现教育水平和性别差异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劳动收入有显著影响,年龄、就业方式、工作单位性质等因素也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影响并不稳定.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第二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就业扶持等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份额长期在低位徘徊,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调整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26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准确描述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轨迹,是破解收入分配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基于1997—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察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明显的时序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特征,劳动收入份额在地区间具有层次性差距。具体而言,尽管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但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区内差异,地区间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动因。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前后连贯性,还具有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基于二元邻近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的空间收敛性检验表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因此,建议积极发展区域间的互补型合作关系,逐渐平滑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性,促进各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在差异中提升,在发展中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 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开始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同时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通过对1952—2013年相关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发现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不高且逐年下降,这无疑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并形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障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知识经济和新常态的考虑,提出了提升劳动收入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