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谈施光南歌曲创作中的模式化倾向》一文中认为施光南歌曲创作存在“模式化”、“雷同化”等观点进行辩驳,以还历史之原貌。认为学术上出现争鸣是好事,但前提应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种责任,“乐评须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与流行爱情歌曲的兴起,曾被视作思想自由与解放的标志。然而貌似繁荣的文化生产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危机”。爱情歌曲创作愈来愈偏离“艺术本身”,爱情歌曲的创作要不要承载“审美”?是选择“娱乐”、追求简单的快乐?还是选择“回归”?精英文化在流行歌曲创作中应发挥何种作用?这是保证流行爱情歌曲创作乃至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歌曲创作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之一。在工作中,教师必然会接触到大量的音乐课外活动与音乐社会活动,他们也就要创作一些配合工作需要的歌曲。如果没有“歌曲创作”方面的知识与实践,那就很难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歌曲创作》这一门课是师专音乐系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师专学制为两年,一般来讲,《歌曲创作》只能安排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歌曲创作》教学,使学生在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主题是一种观念形态,来自社会生活和作家的创作实践。这是一个基本的文艺常识。但是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却被“四人帮”搞的混乱不堪,以至批判了“主题先行”论,有人竟认为创作可以不需要先确定主题,把“主题先行”和创作时先确定主题混淆起来。为了在文艺上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真正按照文艺规律办事,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主题先行”是什么货色,创作时先确定主题又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提出“当代彝文散文”的基本概念 ,进而分析当代彝文散文创作的话语方式和艺术特征 ,认为当代彝文散文创作以其风格的多样化展示着各自特有的魅力 ,但也有政治的教化色彩和模式化的倾向。只有着力构建当代彝文散文理论 ,才能引导彝文散文步入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进程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诗词     
歌曲是音乐(曲调)与文学(诗即歌词)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的。千百年来它们时合时分,“合”则相互补充,扩大了音乐和文学的表现力,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分”则挣脱彼此的束缚,独立发挥各自的特长,取得新的更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我国歌曲创作与发展的历史始终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相关联的,可以说,一部诗、词演变史就是一部歌曲创作的发展史,因此研究歌曲发展不能不了解我国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歌曲的艺术处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歌曲是一种听觉因素,一首歌曲在没有经过演唱者演唱之前,它是停留在纸张上的曲子,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尊重歌曲创作者的原创基础上,对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情感、歌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歌曲的演唱做到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才气有个性的作家,她创造了一个新的小说范本。很多读者和评论家认为,萧红的小说有些“特别”,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这些“特别”体现在小说艺术构成和艺术表现的方方面面,我们觉得,这是一种特色、一种创新,这是对小说创作模式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9.
借鉴地方音乐素材是现代歌曲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同时也使旋律的地方特色十分浓郁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近百年来的优秀现代歌曲中 ,许多歌曲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地方音乐素材 ,成了歌曲创作教科书中的经典之作。在歌曲创作的教学与实践中 ,我把探索山西地方音乐素材的特点、范围及对现代歌曲的启示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山西是戏曲与民歌的“海洋” ,戏曲剧种、民歌类型及民歌数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是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0.
由于特定“历史惯性”的强大作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创作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既定规范。从“知识论”的角度将这一时期隐含在小说叙事背后的话语模式概括为“X说是P,所以是P”这样的一种潜在逻辑公式,以此重新解读这个时期的“伤痕”、“反思”小说,能够更为清晰地把握新时期初期文学的内在生成机制及其模式化创作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