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与办好体育教育专业副院长李祥(湛江师范学院湛江524048)一九九五年六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发11995114号,下简称"纲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顺应世界体育重视群众体育\保障群众体育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的共生精神(上)李禹阶当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日益引人注目。历史与传统中蕴含着的价值观念,越益明显地表现在我们民族内在心理与意向中,并成为我们通向现代化不可忽略的主题从历史的发展规律看,目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不是简单地还原历史史实与文...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体育课程(小学)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下,要不断探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深化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为高师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中国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式”,可以说是某种逻辑的“式”。事物之“式”使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具有某类事物质的规定性,即事物的某种典型性。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长期、曲折和迅速的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国现代化历史发展中渐趋成熟的具有某种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在这样的发展点上,普遍意义上的“中国的现代化”,正在向特殊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之“式”,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就其基本涵义而言,大致有六个层面应该加以思考和讨论:(1)中国现代化的形态即形式之“式”;(2)中国现代化的活动即方式之“式”;(3)中国现代化的样态即模式之“式”;(4)中国现代化的结构即构式之“式”;(5)中国现代化的程序即程式之“式”;(6)中国现代化的规则即法式之“式”。贯穿所有这些层面的“式”之中的,是作为主体即人的目的、价值和取向。由此就形成了纵横贯通于其中的历史和逻辑的关系,需要各门科学,包括哲学的研究来揭示和把握,从而有助于引导中国式现代化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现代化高晨阳本文拟从对文化作如何理解入手,进一步检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尔后再讨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最后确定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意蕴及其现实价值。近代以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与融合趋势的加剧,对文化的研究和反思自然成为...  相似文献   

6.
哲学主题是与现代化的历史主题、中西论争的文化思想主题相一致的。围绕着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主题,文化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古今中西的论争.它肇始于近代,延展到当代,提挈了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总纲,也制约着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轨迹与走向.哲学对现代化的回应方式有文化保守主义的(以新儒家为代表)、自由主义的(表现为全盘西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对现代化的回应方式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真正有效的回应方式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包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跳出了中西论争的怪圈,主张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超越了经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否则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哲学应该以邓小平特色理论为指导,走向现代化这个现实,回答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超越文化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7.
《延边大学学报》2005,38(3):14-14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初筛、双向匿名通讯评审和会议集中评审等程序,最后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评审立项最终结果已经确定。我校有4项课题获批准立项,具体为:张贞爱的《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一般项目)、金香花的《朝鲜语话语标记词研究》(汉语言文化学院,青年项目)、姜允哲的《中国朝鲜族体育研究》(体育学院,西部地区研究项目)、朴泰洙的《朝鲜族基础教育的科学反思与理论创新研究》(师范学院,西部地区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8.
试论终身体育与体育观念更新刘晶(安徽大学体育部合肥230039)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改革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体育对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其重要性是不言面喻的。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重新检讨我们既有的体育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曲折而艰苦的奋斗征程。回顾与反思这一探索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而且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做出了新颖独特的四大理论贡献:(一)中国现代化目标──振兴中华论,他是这个口号和目标的最早倡导者。振兴中华论体现了把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复兴意识统一起来的现代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二)中国现代化纲领──三民主义论。其本质是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其闪光点在于探索一种趋向于人民主体论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以求超越资本主体论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三)中国现代化道路──自主开放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首倡者,他要求把对外开放的全面性与独立自主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四)中国现代化文化──综合创新论。他主张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吸收中国传统的母体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之精华,综合创造中国新文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这是20世纪前期、中期、后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位巨人和三面旗帜;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继承了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精华,扬弃了他的历史局限和思想局限,终于使世纪之交的中国迎来了现代化的关键期、起飞期。  相似文献   

11.
以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改为线索,依托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单纯地加重法定刑并不是应对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充分命题。只有在体系的观念下对其进行反思,才能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现代化挑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必然形态,是世界各国一直以来的共同追求。西方凭借现代化的先行占据现代化理论的先机,其目的是把其他国家引导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探索社会进步同时对于西方现代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国现代化由被动到主动,从工业化的认识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霍英东博士是港澳同胞中率先支持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爱国者。其中,他对振兴中华体育有着特殊的感情,付出的心血和力量最多,并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贯热心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 霍英东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就为恢复中国体育组织在世界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奔走呼号,全力以赴,出钱出力,并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中国恢复14个单项体育组织的合法席位,霍先生均出过力。 改革开放以来,霍英东全力以赴支持和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投资和捐赠已逾50亿人民币.其中对体育的捐赠有4亿多人民币。在祖国广阔的…  相似文献   

14.
从什么是体育现代化、体育现代化的本质以及中国体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入手作一探讨;梳理归纳出体育现代化的特征、制约因素和模式选择,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展望,以期能为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创造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洪河 《南都学坛》2010,30(2):F0003-F0003
近来,读过单培勇、申成玉、王建增的新作《中国国民素质史论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论纲》),觉得畅快淋漓、意犹未尽。自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以来,学术界也在以同样的标尺来反思和检讨中国历史与现实,《论纲》作者可谓倡其先者,但与一股的现代化论者不同的是,该书作者是从国民素质发展与进步的新颖视角进行现代化研究与探索的,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毋庸讳言。  相似文献   

16.
霍英东博士是港澳同胞中率先支持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爱国者。其中,他对振兴中华体育有著特殊的感情,付出的心血和力量最多,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霍英东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就为恢复中国体育组织在世界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奔走呼号,全力以赴,出钱出力,并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改革开放以来,霍英东全力以赴支持和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投资和捐赠已逾50亿人民币,其中对体育的捐赠有4亿多人民币。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霍英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事迹:那里…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对东亚国家(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变革进行研究。由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国家(地区)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功能侧重于经济领域,故着重研究了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其特征、成因、积极功能、消极影响、转变方向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4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体育4.1本世纪末中国体育的崛起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体育历经迷惑、抉择与奋斗,其现代化步伐日渐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以来,中国体育更显日新月异、方兴未艾之态势.4.1.1竞技体育的勃起1979年11月,中国奥委员在国际奥林匹克委...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正在不断发展,未来的几十年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该文从发展的角度,对中国体育曾经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反思,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恶梦初醒的中国导向了现代化建设的轨道。然而,对中国社会行程反思的结果,尤其是对反封建文化浪潮反思的结果,使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国现代化行程中,那个千古幽灵——封建主义文化——依然时时缠绕着中国历史的辕轮,抑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