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产业特征进行创新性描述的基础上.首先时产业组织理论中使用的产业概念进行了扩展性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自然垄断产业概念做了新的解释.认为自然垄断产业是包含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而不仅指自然垄断业务.依据我们界定的自然垄断概念及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讨论了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的理论基础,提出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可以对非自然垄断环节上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主体多元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针对转型经济时期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特点,并借鉴国际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成果,从竞争、价格、供求和风险防范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型产业与规制的市场化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型产业由于具有自然垄断性,往往需要垄断经营并受政府规制。由于产业间的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实践中的规制失效等问题的出现,西方国家纷纷对网络型产业进行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鉴于行政性垄断仍是我国网络型产业的基本特征以及引入竞争与规制改革仍滞后和不完善的基本现实,消除行政化垄断,引入竞争并在垄断环节和非垄断环节分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竞争,应成为我国网络型产业与规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1):53-59
让·梯若尔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常常拥有相当的市场力量,所以需要政府进行规制。然而,本文分析表明,所谓自然垄断是不存在的,电信、邮政、电力等大多数公用事业的垄断其实属于行政垄断。并且,在天生垄断、行政垄断、专利垄断等不同成因的垄断中,只有行政垄断才能形成真正的行业垄断,它的租值消散最为厉害。要降低社会成本,解除垄断之危害,政府需要做的不是增加规制或者研究如何规制,而是直接放松行政管制,撤消限制行业进入的特许门槛,还市场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5.
在加入WTO前,具有内部经济特征的国内垄断产业由于国外同类产品要以较高的关税进入市场,则该产业有可能不在其行业利润最大化时配置资源,并且该行业中的企业具有数量多、规模小、产品价格高等特点。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必须履行“入世”的承诺,一是要大幅度调整关税,二是要对进入该产业的企业予以国民待遇,则该产业中国内企业的数量呈不确定性,但企业的规模将变大,产品价格将降低。中国的垄断竞争产业需要针对这些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孙天法 《江汉论坛》2007,1(9):125-128
垄断是一个优势与缺陷并存的两难经济理论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的反垄断的价格听证和价格管制措施有如盲人摸象,而肢解垄断企业的措施浪费了宝贵的规模经济效益.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垄断立法必须从反垄断的产业经济理论出发,通过反垄断的充分信息措施、充分竞争措施和配额投资措施,在保留垄断原有优势的前提下,根除垄断的所有缺陷.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性及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性及其改革邓启惠本世纪4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了对以公用事业为形式的自然垄断产业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理论成果。现在这些理论已广泛运用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各部门的实践。但是,在过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8.
王柏军  胡修林 《理论界》2005,(12):59-60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民营化改革是深化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产权、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竞争几个角度讨论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促进竞争,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国有经济改革:理论与现实背景如何搞好国有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后,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在国有经济改革上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即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变革产权制度,建立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就是要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类。非竞争性企业即所谓的自然垄断企业和社会公益企业。自然垄断企业主要是那些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只有保持其独家经营才最经济,社会成本才最低的企业。这类企业凭其对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反垄断法对产业安全的保障作用 产业安全的一般涵义是指某一产业能得以健康地发展。产业安全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这一问题的最初提出是针对行业垄断。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和社会实践,当某一产业被个别企业垄断之后,就会出现低效率综合症,包括配置低效、组织低效和动态技术低效,①可见,垄断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害的。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有效的措施以排除和限制垄断对产业发展的危害。既然产业安全起因于个别企业的垄断行为,那么,限制或禁止垄断就成为保障产业安全的必要措施。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确立了反垄断法或竞争法体…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结构重组后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应在自然垄断环节加强激励性规制;在竞争性环节主要利用市场机制和<反垄断法>调节、规范;在竞争性业务与垄断性业务联结时要强化接入规制.  相似文献   

12.
刘华涛 《兰州学刊》2009,(8):108-111
激励性管制目前在发达国家的自然垄断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发达国家在应用激励性管制方式时,同时进行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体制改革,通过管制权力运行机制和管制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了激励性管制应用的管制体制基础。我国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激励性管制,存在着先进的管制方式与落后的管制体制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引入激励性管制时,必须要进一步推进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黄明  张伟 《天府新论》2005,(Z1):53-55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条件的变化,传统自然垄断产业领域中的市场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可竞争性的引入,使得传统的影响自然垄断产业绩效的因素正发生着变化.改变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将成为必然.自然垄断产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转变政府的管制方式,提高其绩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石油产业既不是纯粹的自然垄断性产业,也不是纯粹的行政垄断产业.从石油产业的具体业务环节来看,一部分业务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但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市场准入的限制,使得整个石油产业成为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政垄断产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石油产业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化,石油产业各环节的垄断性质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对石油产业进行规制改革要分环节分步骤,要根据具体环节的市场结构、垄断特点,有区别地放松规制.  相似文献   

15.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是规制机构对垄断厂商市场行为的微观干预。自然垄断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引入政府规制,但政府规制低效乃至规制失灵则催生出规制改革。市场失灵和规制失灵并存需要妥当处理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规制改革的本质是双重失灵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规制不是为了替代竞争而是为了促进竞争,政府规制是面向竞争的规制。当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规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资本进入和构建规制下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16.
胡小红 《理论界》2006,(5):157-158
自然垄断的最新理论提出了成本劣加性的概念。行政垄断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政行为,包括合法与非法两种行为。在自然垄断不可维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或改变自然垄断行业低效率的竞争,导致了实行行政垄断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准入不同于一般产业,民营企业要实现与自然垄断产业对接乃至融合,必然面临准入的途径与方法的选择问题。从国内外相关经验判断,对自然垄断产业既有项目的准入途径可选择租赁、购买、参与资本市场融资、TOT等模式,而新建项目的准入途径可选择BOT、PPP、项目融资等模式。各种准入途径各具优点与缺陷,民营企业应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策略选择,政府部门也应针对各种准入途径所呈现的特性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构成与分类改革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所谓的垄断行业并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说的纯经济性垄断行业,我国的垄断行业与行政垄断、自然垄断、所有制垄断以及政府管制交织在一起,性质尤其复杂。我国垄断行业的性质是行政垄断,而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壁垒来自于政府经济性管制。当前,经济性管制的对象应包括自然垄断产业、潜在竞争产业、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且其运行存在很强外部性的产业以及基于社会目标的经济性管制产业等四大类行业。因此,垄断行业的改革应该根据这四种垄断行业的具体特征,实施不同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19.
自然垄断部门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垄断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要求政府对其进行治理。在自然垄断部门建立有企业是政府治理自然垄断部门的可选方式之一。我国治理自然垄断部门应该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力避私有化误区。但同样重要的是 ,对我国自然垄断部门的改革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施工企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它的稳定及平衡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经济。对施工企业项目的成本进行加强和改善,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但由于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忽视,企业成本浪费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材料的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增加预算收入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