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业主网上论坛内容五花八门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消费者正成为广州楼市的购房主流,年轻购房者学历高、收入高。他们对楼盘社区文化都有细致和个性化的要求,这部分人日常触网的比例也相当的高。在广州的逸景翠园、叠彩园等青年才俊聚集较多的楼盘,业主们煞有介事地自发创建了自己社区的网站。通过登陆网站聊天室,业主们各自不出家门也可以适时与邻居们谈天说地,相见不相识的社区住户霎时拉近了情感的距离。如果你随意点击浏览这些业主网上论坛的留言,就会发现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其中关注小区的公共环境和治安问题的言论就不少。如广州天河…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刚刚诞生的时候,被笼统地称为"虚拟空间",互联网中的信息也多少有些神秘与晦涩。但互联网走入百姓生活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如今,在城市中,它已经成为了人们交往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对于人们的社区生活而言,社区网络论坛的作用尤其不可小觑。焦点房地产网的数据表明,全国新建社区(包括已命名的在建楼盘)都有各自的论坛空间,而更有"人气旺"的社区,其由网民自发兴办的社区论坛更是不止一个。社区网络论坛的信息交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加以利用。每个社区论坛的页面各有特色,但其中除了一些特色话题之外,小区资讯、小区话题、小区活动等是论坛中必不可少的栏目,社区里的任何事情,信息、观点、感受、评论,无论是正误,也无论温和与偏激,都可以在其中展示出来。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你也可以参与讨论小区里的任何一件事。在论坛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些"领军"人物,他们在论坛中充任"版主",他们有些是从社区现实生活中走入网络论坛的,而更多的是以网络起家而逐渐地走出虚拟空间,成为了现实社区领袖;随着时间的发展,社区网络论坛,也从单纯的"议"的功能逐渐转向了"行",越来越多的社区集体行动是基于网络的沟通。其种种表现被学者称为"从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孟谦 《社区》2011,(5):1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北京的社区工作者"涨薪"的事屡被提及。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底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加薪600至900元。这算得上是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利益直接相关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3,(22):22-22
德加社区位于杭州市城西,作为城市建设中崛起的新型社区,居民电脑拥有率达到80%以上,居民上网率更高。社区居委会设立以来,利用网络联系千家万户的特点,进一步创新服务手段,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创办了德加社区网站,建立起综合性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和社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查阅到社区档案信息,反映各种问题和困难,提高了社区为居 民排忧解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思羽  陈红 《社区》2012,(14):14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牡丹社区工作人员小吴最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白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查看新的粉丝和评论,并及时回复;晚上回家,手机不离身不关机,随时打开微博"刷一刷"。"自从咱社区开设微博以来,每天更新微博内容,及时发布并回复信息已经成了习惯,也成了一种乐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1,(7):1-1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北京的社区工作者“涨薪”的事屡被提及。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底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加薪600至900元。这算得上是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利益直接相关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5,(6)
以社区网站作为学习平台,是浙江省杭州市德加社区创办学习型社区的特色举措。2003年4月,在社区共建单位奕天数码公司的帮助下,德加社区建立了社区网站。网站上的信息帮了居委会的大忙,他们可以在网上了解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需要,通过社区网络课堂和培训教育,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居民提供简便而高效的教育服务,建立沟通渠道。同时,居委会还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居民无偿提供教育服务,并在网上公布了社区志愿者的名单和电话,这样,居民在生活、法律、医疗保健、理财、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网上交流或者电话咨询直接…  相似文献   

8.
赖佳曾  吴文裕  赵奇伟 《社区》2012,(33):37-37
“接到群众反映,天润国际花园小区某栋5楼与6楼两户居民发生口角纠纷,请天润国际花园小区三级网格格长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解,并及时汇报调解结果!”日前,福建省邵武市昭阳街道行春社区干部利用20部“城管通”对讲手机,在辖区的天润国际花园小区内,开展了一场以售皂、化为手段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演练。  相似文献   

9.
法律顾问     
《社区》2001,(9)
编辑同志; 我们这里发生这么一件事:李女士和张先生是一对夫妻,张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其妻李女士在家操持家务。由于最近张先生有了外遇,经常夜不归宿,对家庭也不太关心,发展到两个人拳脚相加,最后只能离婚。为了证明是张先生的过错导致离婚的,李女士花钱雇人跟踪张先生,并且偷偷录下了张某和那个女子的对话,以便在将来离婚诉讼时作为证据使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编写《社区工作100法》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全国开展社区建设已有多年,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及时总结,认真反思,对于提升工作水平,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洪斌 《社区》2002,(21):23-25
城市社区直选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居民行使民主权利、社区自治的一件大事。这样的大事,过去我们没有做过。现在要求我们必须去做。因此,遇到很多问题。如:社区直选的条件是否成熟?居民不感兴趣怎么办?直选的程序是什么?等等。 本刊第9期上半月刊发了《北京市第一次社区居委会直选纪实》的文章,今天,我们又刊发了《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社区直选经验》和《柳南区走在社区直选前列》的文章,这样,大城市,中小城市都有了社区直选工作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地能否通过这些经验得到启发、借鉴而推动选举工作,还需要我们结合本地具体情况,走出创新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12.
我是2006年1月来到社区工作的,转眼间也有四个年头了。以前,总觉得在社区里上班的都是一群大妈级的人,干一些婆婆妈妈的事,还应该挺清闲。来这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里气象万千,市井生活、人间冷暖,可以深深体会,慢慢咀嚼。社区里有素质很高的居民,就有蛮不讲  相似文献   

13.
梁山 《社区》2001,(9):50-50
我们这里发生这么一件事。李女士和张先生是一对夫妻.张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其妻李女士在家操持家务。由于最近张先生有了外遇.经常夜不归宿.对家庭也不太关心.发展到两个人拳脚相加.最后只能离婚。为了证明是张先生的过错导致离婚的.辛女士花钱雇人跟踪张先生,并且偷偷录下了张某和那个女子的对话.以便在将来离婚诉讼时作为证据使用。请问.这种私自录音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14.
孙富 《社区》2008,(31):43-43
今年1月2日,是我到社区工作的第一天,从这一天起,我这个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在政府的安置下,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社区党务工作者。我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社区概况和社区党员的自然状况。我翻开党员名册,首先对在职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各占比例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下岗失业和离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90%多,这个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  相似文献   

15.
陈思羽  陈红 《社区》2012,(21):14-14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牡丹社区工作人员小吴最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白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查看新的粉丝和评论,并及时回复;晚上回家,手机不离身不关机,随时打开微博“刷一刷”。“自从咱社区开设微博以来,每天更新微博内容,及时发布并回复信息已经成了习惯,也成了一种乐趣,有时候我半夜醒来还忍不住刷新一下呢!”提起微博,小吴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09,(13):1-1
本刊编辑们每天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邮件,许多文章素材的搜集也离不开互联网。如果现在没有网络,我们怎样工作真的难以想像。在本期稿件中,我们将视角对准社区“网络论坛”,这是因为在社区生活和社区工作中,网络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有人说网络改变生活,但是变得好了还是坏了却说法不一。其实互联网本身仅是一种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们每天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邮件,许多文章素材的搜集也离不开互联网。如果现在没有网络,我们怎样工作真的难以想像。在本期稿件中,我们将视角对准社区"网络论坛",这是因为在社区生活和社区工作中,网络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李红 《社区》2003,(21):18-18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委区政府为社区建设大开绿灯,将社区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重点突破、典型引路、形成特色的思路, 精心打造“五型社区”。信息型社区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龙湖区投资200多万元,对各街道的信息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换代,大力建设信息型社区。如金霞街道投资100多万元创建了金霞局域网,在因特网上设立自己的网站,为12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微机,实现了社区居委会与街道的微机联网,将社区服务站点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情况、党员联络站、社区党员和社区救助对象等资料输入微机,建立了微机档案。只要你点击街道的网站…  相似文献   

19.
胡勇 《社区》2003,(14)
如今,各种纪念日活动日不少。笔者认为,设立一个“社区共建日”很有必要。 想法的产生缘于这样一件事:两单位一街之隔,街上垃圾却长期无人清扫。在街道办事处的倡议下,两单位  相似文献   

20.
何文静  蒋狄望 《社区》2014,(7):32-32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萧然社区,有一位低调的老船长,很多邻居不知道他的辉煌生涯,但他的热情友善却赢得了邻居们的心,去年12月社区推选居民组长时,整幢楼的邻居不约而同地都推举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