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2.
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问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是观察与分析人本政治现象的方式、途径、分析视角以及理论模型的总和。其方法论基础是人的哲学即人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它在人本政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分析视角,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出发,论析了邓小平“南方谈话”表现的政治智慧。邓小平的政治理论智慧,在于他深刻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创新了社会主义内涵;邓小平的政治实践智慧,在于他明确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和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政治?政治就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反过来,如果我们的立场、感情、欲求与大多数人的相悖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叫做在政治上不正确。引导群众达至特定的政治目标是不能靠强扭的,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最基本的政治方针。共鸣策略强调的是将媒体的话语与受众所珍视的价值联系起来,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使受众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共鸣是一些广告创意和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5.
按:西方有句谚语叫“你是什么,取决于你读了什么。”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伯恩斯在其代表作《领袖论》中,分析了阅读与领袖之间的关系:一是阅读一些政治思想家(如柏拉图、西塞罗、洛克等)的名著,对政治领袖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6.
广义政治观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广义政治观内在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是广义政治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要从理论上廓清人与政治的关系,确立人的政治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进政治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广义政治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人本理论揭示了政治生活起源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的内在需要。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利益的全局关系所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社会政治(广义政治论)同阶级政治(狭义政治论)有联系叉有区别,把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的完整的劳动人本政治学说,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崭新成果。社会主义是从阶级政治走向社会政治的过渡,其发展之艰辛、道路之曲折,都是空前的。劳动人本政治理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发展而发展;即使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类的暂时中断,但人类走向社会政治的历史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8.
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政治心理学引入“态度”研究,既是社会心理学态度研究扩展的结果,又深化了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认识。同社会心理学一样,政治心理学对“态度”概念的界定,不仅包括对“什么是态度”的认识,还包括对“态度怎么样”作具体的分析。本文从态度的结构和基础、态度的改变、态度的结果等三个领域展开对政治态度的研究,并将对态度的测量作为态度界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分析,为人们对政治态度的认识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现实”是马克思哲学唯一的合法性文本。马克思政治发展观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人的活动等“三重现实维度”。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政治发展“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为基础和以什么为推力”等人类政治生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赢得自身的政治权利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人类构建幸福的政治生活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对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只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等问题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所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其意识之间的三重结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最终达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只有在政治共同体当中人才能实现其作为"政治动物"所具有的潜能。那么,是什么维系着这种政治共同体呢?亚氏在《政治学》等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回答,他认为,其中正义与友爱是政治共同体必备的两个关键因素。正义是政治共同体的基石,它可以衍生共同体运行所需要的各种规则;而友爱则是政治共同体的黏合剂,也是正义的基础,它可以使政治共同体得到更加美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政治哲学,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理论问题。然将本组专题论文称之为政治哲学的论文,大体上是没有疑义的。方永博士的论文,颇具开创性地探讨了中西政治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础异同,分别从生活之源——农事与城邦的差异,思维基础——天人合一与战胜自然的差异和价值观基础——民本与神本的差异三个有机的层面,揭示了中西政治哲学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是研究生党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加强研究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决定着研究生党员成长和发展的方向,而且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我们对广西高校研究生党员政治认同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研究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认同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对党和政府的总体评价持肯定态度,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所属地区社会重大事件。但是,研究生党员政治认同与党和国家对研究生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少数研究生党员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理想信念迷茫,政治立场不坚定,对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认同模糊、对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关注和关心不够等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现代政治主体表现出鲜明的建构性。维新派、国民党都先后尝试运用党派政治学说培育政治人才,将政治教育作为撬动政治革新的杠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仅靠上层政治变革难以改变国家命运,而将关注焦点转向社会基础的改造。马克思主义是倡导社会改造和政治革命的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学术教育活动与党的组织建设融于一体,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知识更新与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的进步锻造革命先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体系,而是政党组织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政党组织发展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中,“三全育人”强调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方面来调动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加强“两微一端”建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多去探究新型教育方式,用学生更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从“三全育人”的角度,以问卷调查与分析研判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提出问题并破解困境的突破口,从而提出相关策略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罗素通过分析人的愿望和冲突等心理行为,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什么是人类应该追求的善和正当的政府行为以及通往人类幸福之路等政治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回答,从而开辟了对政治伦理探索的行为动力学途径.罗素的政治伦理思想在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现代西方各种政治思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创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央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来,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论探索已硕果累累,然而从实践看,收效却并不显著。通过从教育观念与方式、市场经济、科学主义与实用主义、人的本质几个角度对制约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政治的批判与重构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压迫存在于一切日常生活领域,现代性政治在理性政治、宏观政治、总体性政治的形式下实现了对人的全面桎梏,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应关涉所有的日常生活关系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身体等。在一切皆是政治的口号下,后现代主义以微观政治、非理性政治、多元政治、差异政治等对抗现代性政治,提出了文本政治、解构政治、幽灵政治、欲望政治、游牧政治、异教主义政治等政治的新形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解构策略,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治内涵的传统视野。对后现代政治观的批判借鉴对于透析西方政治实践、反思现代西方政治理念无疑有着一定的意义,后现代政治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围绕国家、政府、政党等展开,从理论而言是对现代性政治理论狭隘性的补充与超越;就实践而论,后现代政治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策略的运用是后现代主义是对压迫型、奴役性的现实政治的抵抗与反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当代信息技术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人类政治世界,造成了许多新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的新特征,包括新的阶级的形成,新的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前景,国际政治的新格局,以及政治管理模式的改变。但这种影响是否可形成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解释,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只具有单向性以及是否一定会导向民主政治、专家治国,还有信息富人和政治强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哲学问题,也呼唤着信息技术政治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