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把手在一个地方和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一把手的威信是领导能力的外化,是增强领导效能、实现领导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基础条件。而一把手"有权无威"的现象不仅影响领导效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那么,一把手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笔者认为,一把手要念好正、德、行、绩、才、廉"六字诀"。一要以"正"壮威。"其身正,不令而行"。所谓"正",就是用权要  相似文献   

2.
正威信,是属于领导干部非权利影响力的范畴,是组织行为学讨论的问题。《辞海》就威信的解释是: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领导干部的威信,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领导干部的威望与信誉。笔者认为,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信赖、钦佩和崇敬,是领导干部公信力的集中表现,也是领导者有效地实施领导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有了威信,就能服众,就可实施管理,就能实现团队、  相似文献   

3.
追踪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从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仅靠权力树立起来的威严不是长久的,只有靠人格魅力树立起来的威信才是永恒的。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加强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对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干部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威信,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树立威信的方式欠妥,不但没有赢得群众的敬佩和拥护,反而引起群众的反感和不满。那么,领导干部的威信到底从哪里来?品德高尚,以"德"立威。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思想作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执政为民,不贪财、不弄权、不恋色,能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能力出众,以"才"增威。具备卓越才华的  相似文献   

5.
恩威并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一门领导艺术,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激励下属。领导者要想发挥好个人威信的效用,就必须从树立威信入手,即以德立威、以行立威和以法立威。以德立威,要求领导者为政以德;以行立威,要求领导者以身作则;以法立威,要求领导者依法治人。领导者应当关心下属的实际利益,既要善用物质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惠,也要巧用感情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恩,还要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下属,恰到好处地赞美下属。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领导者威信的内涵界定“威信”,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威”有威望、威严、威力等意思,而“信”即有信任、信服、诚信之意。行政领导者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者在其部属和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小,威信就越低。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是其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权力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力.有人格魅力的领导才有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才能成就事业.领导干部要提升人格魅力,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好做人、干事、为官之根本.领导干部只有讲人品、有真知、善笃行,才能树立领导威信,才能得到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从政的道路也才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政遗规》作为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为政思想。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政德理念,有助于当前党的政德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开展。一、陈宏谋与《从政遗规》陈宏谋(1696—1771),清广西  相似文献   

9.
正威信是领导者影响力的外在体现。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领导者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有较高威信,但在实际领导工作中,有不少领导者"拥有磨盘大的权力,却捡不起一粒芝麻",缺乏影响力和凝聚力。那么,领导者如何才能得到下属的拥戴、拥有较高的威信呢?要把握三个要点:要点一:有品有德,领导者树立威信的前提领导者的品德是官德和人品的综合体现。品德高尚的领导者,其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是在做人、办事、从政过程中,在部属和群众中赢得的威望和认同。密切联系群众,是领导干部改进作风的关键环节,也是塑造人格魅力的有效方法。塑造人格魅力要靠信念、真理、知识、群众和制度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