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自身也存在“困境”,意识形态对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实际上是从影响个人的效用函数出发,改变其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大路前村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的案例介绍,分析在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的过程中,该村村民的意识形态在集体行动中发挥的作用,初步检验了意识形态可以促进集体行动,从而使集体行动走出困境。大路前村长期形成的包括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在内的意识形态,有效地影响了村民的成本-收益比较,较好地解决了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技术联盟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创新方式,它不仅能有效克服技术创新的两难冲突,而且还能够通过所有权激励使企业避免市场内在的机会主义和监督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交易费用。技术联盟的产生、发展与运作过程都充斥着大量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及风险成本等交易费用,严重地影响技术联盟的顺利运作,基于此,在分析技术联盟的产生以及技术联盟交易费用构成的同时,提出依靠优惠政策的专有性、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和频繁的创新合作来减少交易费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能否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是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解决企业付出成本与获得回报的重要途径与组织形式。行业协会的角色与功能有助于这一过程中的企业形成联合,集体提供职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从而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在集团政治研究从政治学走向经济学的过程中,奥尔森集团理论最具开创性和代表性。它以"经济人"为研究范式,通过分析集体行动的逻辑即提供集体物品和分利化倾向,认为集团分利会产生政治非民主、经济低效率后果,会形成分利联盟、制度僵化进而导致国家衰败。奥尔森集团理论开辟了集团政治研究的新视角,但也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集群企业知识联盟有利于提升集群的整体实力。知识联盟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互利互惠基础之上的,企业是否加入联盟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构建共生型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的静态博弈模型,可为成员企业在参加知识联盟时提供策略选择。平衡企业之间的知识贡献和收益、提高吸收能力、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一体化整合是促进集群知识联盟形成并良性运转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技术联盟的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组建技术联盟根本的目的就是基于自己能力缺陷分散风险和降低研发成本,共享技术收益,企业技术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共生体。Logistic生物种群共生进化模型给技术联盟共生体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联盟企业通过分工形式形成各种关系,以激烈的竞争维持着共生模式的稳定性,遵守联盟规则、维护联盟整体利益最优将是联盟企业的最优选择,政府应该尽力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为联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行动。由于其成员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各成员对于《京都议定书》这一国际集体行动承担了不同的行动成本,各国的收益也有较大差异。笔者试图利用奥尔森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京都议定书》面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虽然其自身提供的成本-收益分担机制和选择性激励机制能够分担不同国家的履约成本,在增进全球公共利益的同时,增加各成员个体履约收益,但同时还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成员履行其国际义务的积极性,促成《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8.
立足当前存在的劳资分配关系问题,从集体行动的视角,应用奥尔森等人的集体行动理论,剖析了企业利益集团形成的机理,探讨了工人集体议价制度缺失的诱因,并考察了发达国家的相关历史情况,指出利益集团的非"共容性"会增加社会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使经济发展进入僵化阶段,并引致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因此有必要从建立开放的市场准入秩序、完善要素谈判制度、构建"共容性"利益集团等三方面着手,提高工人报酬比重,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学派是国际政治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的美国学者对联盟理论的研究颇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现实主义学派从联盟行为主义理论、势力均衡理论和地缘联盟理论等领域对联盟的建立、联盟的巩固、联盟在美国国家利益实现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现实主义学派则从"威胁平衡论"和"联盟困境论"的视角,分析了威胁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所产生的联盟困境问题,弥补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研究缺陷,丰富和发展了联盟理论。  相似文献   

10.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其逻辑出发点,区别于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以严格的工具理性计算行为成本-收益,抛弃了经济人假设中的行为动机与道德价值考量。但是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理论中过多强调经济组织与集团成员个体的自利动机而造成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混淆,由此导致学界认为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解释力薄弱,不能解释经验生活中慈善与宗教组织等大型集团的运行。研究发现,澄清奥尔森理论中的自利与理性、选择性激励和道德性激励的关系,可知利己与利他、选择性激励与道德性激励在集体行动理论中的统一,这极大丰富了奥尔森集团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如何认识和应对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是摆在欧洲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苏联基于自身对威胁的感知,提出共同应对德国威胁的“集体安全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从国际关系结盟理论视角来看,沃尔兹代表的“传统结盟理论”认为各国会制衡权力最大的国家,斯蒂芬·沃尔特在对沃尔兹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威胁平衡理论”,认为国家需要制衡对其威胁最大的国家,而不一定是权力最大者.从“威胁平衡理论”的基本观点来看,苏联建立集体安全努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对“谁是最大威胁国家”的不同认定,进而加剧了集体行动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毛瑞鹏 《国际论坛》2013,(3):13-18,79
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内部团结是决定其能否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以集体力量争取权益和扩大影响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大会为我们考察发展中国家的分化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分析表明,冷战后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在联大的投票背离率维持了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前低后高的变化。这反映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分化。然而分析也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在裁军和国际安全、非殖民化、中东等议题上的一致性并没有减弱,在社会和人道主义议题上的分化却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协议》坚持并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巴厘岛路线图的授权和双轨制谈判进程,明确了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与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的权利义务,强化了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法律规定,积极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在减缓行动的衡量、报告与核查方面的基本权益,确立了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以前2℃的长期行动目标,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大步,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法律价值与行动指南意义。落实哥本哈根会议承诺,中国应积极完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竟无果而终,其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减排的利益难以均摊,导致各国政府的谈判立场和态度大相径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有的国家积极推动,有的国家摇摆不定,有的国家袖手旁观,有的国家横加阻拦。由此看来,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最终达成,有赖于通过机制创新,改变全球减排的国际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组织形式体现了新的价值创造过程,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通过组织费用和交易成本的分析提出企业组织创新模式——战略联盟,进而深入分析战略联盟的优势风险模型,探讨了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和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民集体行动效率低下的根源在于农民集体行动成本高。提升农民集体行动效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农民集体行动成本,而乡村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农民集体行动成本,提升农民集体行动效率。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是当前典型的农民集体行动,其效率提升取决于乡村社会资本。从乡村社会资本维度来看,安徽省桐城市F村诚直为本的乡村社会信任、忠恕仁义的乡村社会规范及拓展的乡村社会网络是村民低成本、高效率自主修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纷纷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开展资源的跨国整合活动,形成跨国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结成跨国战略联盟的企业间存在诸多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差异是企业文化差异。通过对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研究,系统分析其对跨国战略联盟管理的影响,探讨企业文化差异导致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及形成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优势与劣势的内在机理,提出控制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解释框架和应用条件入手,全面分析和概括了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征和缺陷。文章继而以东亚地区合作为例,比较了社会建构主义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应用价值。本文结论表明,尽管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理解国际行为体的身份认同、共有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但是,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比,社会建构主义无力为国际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难题提供更有效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与误区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会遇到;另一部分只出现在现代化的后来者,即发展中国家身上。难题与误区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有出现的可能,但具体表现与出现的时间、阶段、严重程度及影响不尽相同。只要发展中国家能做到不指望西方发达国家开出的现成药方,认真对待、深入研究本国的现代化,相互间团结协作,就有可能把难题与误区造成的代价降到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