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价值.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始至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领会贯穿其中的哲学理念,用这些哲学理念武装头脑,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和精神面临挑战,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危机"。弘扬批判精神,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真实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和提升"与时俱进"的境界提供了哲学基础;注重学习,做学习型政党,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科学技术,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三大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突出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中华精神"比"中华民族精神"更能准确指称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之基因。大中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拥有占主导地位文化认同的地缘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西方土壤的文明理论要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必须吸收中华文明之基因。中华精神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人一体、以人为本;天下一家、以和为贵;道生万物、以道为导;众生平等、以众为尊。"这四句话可以简称为"四为精神"。即"为人、为和、为道、为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重实际、重实践、重人民、重科学"。这十二个字可以简称为"四重精神"。"四重精神"与"四为精神"是契合相通的。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国也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华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内在融合的"中华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总体成果的最好指称。中华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由三大理论体系组成:中华文明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伦理"制度秩序"和"心灵(心理)秩序"的建构,而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观照"伦理现实"以协调伦理与道德的矛盾、眷注"现实的人"以化解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建造"真实集体"以消弭现代性群己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价值期许。当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如何实现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和理论主题的"伦理转换",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是如何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挑战。为此,建构面向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基本理路是:直面伦理与道德的矛盾,构筑实践伦理精神;直面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构筑仁爱伦理精神;直面现代性群己矛盾,构筑责任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6.
郑敬斌 《东岳论丛》2019,40(7):184-190
改革开放精神铸就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理解改革开放精神,要坚持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从理论维度来看,改革开放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观点,贯穿马克思主义方法;从历史维度来看,改革开放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可溯源于中华民族精神,涵育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传统,最终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现实维度来看,改革开放精神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精神危机"中破解现实难题,在实现伟大奋斗目标中凝心聚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实践中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军 《东岳论丛》2003,24(6):26-31
西柏坡精神,是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铸就的一种代表历史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内容丰富,底蕴厚重。其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所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所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观;"民主守纪、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所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立国、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全局观;"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所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宗旨、勤政廉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观。这种精神成果,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发展的,永远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蕴和自己的价值。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拥有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8.
"崇尚自由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是它们相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在这一点上它们通过手段和目标这一从低级到高级递进的逻辑关系达到统一。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一种能够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较好契合的为他人的价值选择,因而应在传承、弘扬大学精神中使大学生形成、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大前提下,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对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和暴露的新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开展"中、西、马哲学"的对话,合理吸收各方面的理论资源,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从哲学高度提升"中国经验",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话语,探讨建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主体性精神的觉醒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世界视野和历史视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开放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邓小平广阔的开放精神是分不开的.邓小平的开放精神的产生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指导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与他独特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他的开放精神表现为开放的理论思维、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大理论.今天来学习邓小平的开放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打破僵化,与时俱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