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以彝族乡土知识为例,将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助于传承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乡土情感和民族情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课程建设面临着整体条件较为落后、乡村教师课程素养亟待提升、乡土知识合理性遭受质疑等现实挑战.因此,要加大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明确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具体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式,立足乡土特色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建设乡村课程资源库,从而确保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彰显地域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的重要资源。在现代文化冲击下,民族地区文化振兴面临村寨建筑文化城市化、传统文化失传、乡土文化主体缺失、村寨公共文化空间萎缩等多重现代性困境。根据云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其乡村文化振兴应该以物质性文化、社会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为价值维度。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振兴应该坚持以乡土性、选择性和公共性三位一体的价值选择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外教材评估体系显示口译教材的评估和编写应以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而民族地区的教师在立足本民族、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国外教材评估理论,编写适合民族地区学生需求的口译教材,是真正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初,我省零星地编写了一些市、县乡土地理教材。1983年省教研室、省地理学会联合召开省中学地理教研工作会议,正式把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搞好乡土地理教学列入我省地理教研工作,要求各市县编写并使用乡土地理教材。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一个省辖市和百分之三十的县有了自己的乡土地理教材。为使乡土地理教学切实地开展起来,逐步提高它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乡土人才资源。武陵山区乡土人才队伍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结构中、老年者偏多;性别结构男性比例过多;文化程度结构高中以下偏多;行业结构从事种养业的人过多。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失衡、培训低效、培养资金匮乏、人才管理经验不足、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应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组成结构,增强人才培训实效性,搭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创新乡土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许春蕾 《新天地》2011,(10):204-205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乡土美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帮助学生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两大根本任务,而语言和文化因素是制约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托统编三科教材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从根本上破解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困境和难题。推行使用统编三科教材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语文教材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语文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征的现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历史教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通过历史教育有利于增进各族学生国家一体性认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目标,能够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着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177名乡村青年教师调研发现,该地区乡村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职业认同发展面临着一些因素的阻碍,包括“教非所学”,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职称评定难度大,社会地位不高,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等。未来需要优化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从业环境,完善符合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社会尊重认可度;促进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对乡土文化的感知力等,全面提升民族地区乡村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9.
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中央教育部制定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简明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即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乡土教材”两个部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对乡土教材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运用乡土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学生是否能够自觉学习,兴趣是关键。教育学要求教师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有规律的启发诱导,促使他们自觉学习,其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教学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如民歌民谣可以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地方风物传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类起源神话可以使学生感悟自然之恩;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习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等。开发富含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可以为环境教育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提供较为开阔的田地。  相似文献   

11.
乡土史,就是家乡史、地方史。中学乡土史教材,就是利用当地的文献资料、文物古迹、名人业绩以及现代成就等编写而成的教材。编写中学乡土史教材要把握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何种编写体例,要在选材拟目、结构篇幅等方面把握好编写方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沈从文都是为中兴民族而注目于传统文化的渊薮———地方民族的民风乡俗 ,一个批判民族文化的劣根性 ,一个却在寻民族文化的根 ,赞美自然的人性传统美德 ;一个为乡土小说奠基 ,一个使乡土小说分流 ,都超逸出了乡土小说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新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超越地域、民族范围,西部偏远民族地区高校新闻教育的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外在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探寻正确的发展策略是西部偏远民族地区高校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笔者从师资、课程、教材、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乡土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发民族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有形红色资源整理的和保护以及对无形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开发要重"红色历史"的体验和"红色精神"的弘扬;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乡土文化及其传播对保持民族及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具有决定意义,它对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捍卫"文化安全"、强化民族身份认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乡村的"类城市化"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工具理性"色彩,而要对抗"工具理性"的不良影响,乡土文化也不可或缺;现代媒介技术笼罩着乡土文化的审美空间,营造出乡土文化传播的"媒介景观"。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地保护乡土文化,传播这一维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鄂西土家族乡土音乐教材的建设谭勇国家教委在1989年11月发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提出:“为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艺术教材应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和特色的多种版本。凡有条件的地方、团体和个人都可以依据教学大纲或教学参考大纲,结合...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可成为推进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以四川民族地区的藏、羌、彝 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为切入点,以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要依据,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听 力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显示四川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听力学习风格、策略、观念上具有民族间差异,可从强化 听力学习认知、实施听力策略培训、改进听力教材、加强民族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着手,改革四川民族地区 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与自身相适应的乡土性、生活性和稳定性极强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与我国现行刑法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两种社会调控机制将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调适刑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增强民族地区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彰显.英语教学与文化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应理顺文化多元性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反对对待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再建设,扎根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结合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一体化进程中,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彰显。英语教学与文化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应理顺文化多元性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反对对待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再建设,扎根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结合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