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厉励 《兰州学刊》2002,(4):84-85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1986年6月1日会见两院院士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中华民族要复兴,就要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改革高校学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秀英 《云梦学刊》2001,22(5):98-100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模式仍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苏式"特征,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应该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需求,调整教育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素质评估,科学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至高目标.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创新人才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这个起点落在了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核心内容,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智能的一门学科,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师范专科学校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欠发达地区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奉献"是欠发达地区新型人才的要求.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计划、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成长环境、强化实践训练等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江泽民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令人忧心的"高分低能"现象,是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因此,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及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尤显重要,这就更加迫切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想的提出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形成知识创新、传递、转移的良好机制.在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加强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新一代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关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是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简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与创新人才的关系及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便能提高认识 ,明确方向 ,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因而创新成为继素质教育之后的又一个强势话语。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长久发展的根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和历史的重任.从大学物理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及其培养有其共性特征,无论是洪堡的"全人"观,纽曼的"绅士"观,还是近代中国蔡元培的"硕学闳才"思想,都把主体意识、实践精神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创新人才要有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此必须圆大学自由之梦,实现"大师"之教,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新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的客观要求.本文拟就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问题,谈谈本人的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基因,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根本措施是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高教改革应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应建立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机制中,关键在于提供产生创新人才的系列思想框架并物化为实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和现代都重视教育,也重视教育中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在当今人才第一的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产学研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怎样培养新时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及同质化现象,由邵红、黄镇宇、万玲莉编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对新时期高校如何拓展大学生素质、培  相似文献   

16.
招晓玲 《南方论刊》2011,(Z1):73-7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人才、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造能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笔者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一、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学者认为"知识——能力——情感"应重新排列为"情感——能力——知识"的顺序,我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要培养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情感,即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相似文献   

18.
培养模式陈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以及毕业生流失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已经较为成熟的"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旅游本科教育中实行"泛订单式"培养的创新模式,即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希望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解决目前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旅游专业本科生大量流失到其它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艳 《学术探索》2001,(3):246-24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尚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教育本身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学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