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苏两国毗邻,在友好的50年代,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有过很大的发展,60年代急骤滑坡、跌落。70年代缓慢回升,80年代迅速恢复和发展。目前中苏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有中央级的政府间协定贸易(即所谓大贸)、省区级的地方贸易(即所谓地贸)和边境地区间的边境贸易(即所谓边贸)三个层次的格局。其中,中苏边境贸易和地方贸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有不少共同点。所谓中苏边境贸易,顾名思义,是指两国边界接壤的边境地区和边境城镇之间的贸易。所谓中苏地方贸易,是指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边境省、区除外)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联合公司等部门之间开展易货贸易。当前,中苏经贸合作关系。是在这三个层次中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间保持了五百年的宗藩关系。中琉两国的密切联系对琉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琉间的宗藩关系不仅是琉球政权稳定的保障,还为琉球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儒学在琉球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对今天东亚地区各国的交往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实现侵略朝鲜的目的,在中朝宗藩关系问题上试图通过与中朝两国签订近代条约的方式,利用国际法与宗藩观念在属国、主权等问题上的分歧,来否定中朝两国之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宗藩关系。朝鲜壬午兵变时期,福泽谕吉为了支持日本政府的对朝政策,从中朝宗藩关系形成的历史上和实质上以及与近代条约的矛盾上,分两次对中朝宗藩关系进行了否定,其目的就是为日本政府排除中国在朝势力,进而侵略朝鲜寻找借口。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贸易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和中巴农业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三种指数对中巴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巴农产品贸易依赖度不对等;中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在2010年以来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植物产品、生皮及皮革、棉花等少数品类上;两国贸易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且农产品贸易结构出现多元化趋势。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未来贸易潜力的提升途径有:优化中巴农产品贸易结构,增加具有互补性优势的产品贸易;积极推进中巴自贸协定谈判,提升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加强农产品领域的合作,培育双边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5.
金朝与高丽间的使节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即贡赐贸易、私觌贸易、自由贸易和走私贸易。其中,金朝与高丽间的贡赐贸易存在"三年一大聘"的规则。同时,金丽两国对贡赐贸易的态度不尽相同。金朝看重的是在贡赐贸易中要始终保持其对高丽的宗主国地位,而高丽更加看重的是其所得的经济利益。在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影响下,两国交流的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非法采伐及其贸易的治理:生态供应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采伐对全球林产品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减少了森林面积,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研究非法采伐及其贸易治理的政策措施,通过对贸易链下生产国、加工国和消费国对非法采伐措施的评析,指出政策控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生态供应链。通过对中国林产品进出口状况的分析,指出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链中主要处于加工国角色,最后结合生态供应链,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的主要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7.
明白永乐始,宗藩地位急剧变化。明中期以后,宗室更是被锢禁于一城之中,不得擅离封域,亦不得从事四民之业,成为坐糜岁禄的寄生阶层。宗室奏事,亦有严苛的规条限制。但明王朝的禁条,从来没能遏止住宗藩的私离封禁和越关奏扰,特别是正德以降,宗禄问题困扰明王朝,宗藩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难题以后,宗藩私离封地、越奏日益加剧,成为难以刹住的风潮,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法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历史上的中越宗藩关系问题愈来愈为学术界所重视。中越宗藩关系存在长达一千余年,它是如何形成的呢?许多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二,一是以彭大雍、范宏贵为代表,他们认为“历史上中越宗藩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同源共祖的血缘关系,山水相连的地域关系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它是中越两国政治上的依存性,经济上的相需性,思想文化上的共同性所维系而长期  相似文献   

9.
乾隆末的中安宗藩关系屡经波折,频受考验,至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更跌人深渊,见诸兵戎,中安宗藩关系中断近两年之久,成为清代中安关系史上的一件憾事.但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双方友好交往的愿望是真诚的、强烈的.因此中安宗藩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于乾隆五十五年解冻回春,全面修复.但中安宗藩关系的修复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力肩重任,秉乾隆之命,实心办事,确立务实的安南问题处理方针,与阮惠进行外交斡旋,打破僵局,在保存清朝颜面的前提下赢得了和解,并促成阮惠进京展觐祝厘,且一路陪同,辛苦万端,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将中安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亚五国无疑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一体化水平如何,对于认识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测度贸易一体化水平的四个指标: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区域内贸易份额和双边贸易强度进行赋权,得到贸易一体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利用该方法分别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比较,得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在逐步上升,但相较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采用VAR模型、协整检验、IRF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对贸易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朝鲜自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后,长期以来貌合神离。清政府对朝鲜则表现出极大的诚意,积极推行儒家倡导的道德外交,并成功地解决了朝鲜尊明与事清并行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朝鲜的敌对心理,逐渐赢得了朝鲜的尊重和信任。康乾时期,清朝走向强盛的事实,也使朝鲜不得不重新认识清政府,重新定位中朝关系,从而回到传统外交的事大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12.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进而威胁到朝鲜的安全和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而此时美国想借助日本打开与朝鲜通商之路,李鸿章为防止日本与美国在对朝鲜政策上勾结,想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对朝鲜采取了国际均衡新政策。  相似文献   

13.
18 8 2年的《朝美通商条约》是朝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它不仅导致朝鲜的全面开国 ,而且也影响了中朝日三国关系的发展 ,成为东亚宗藩关系破裂的诱因  相似文献   

14.
辽圣宗及辽与高丽藩交考略@郑川水$辽宁大学历史系!辽宁沈阳110036~~~~  相似文献   

15.
"公使驻京"是清朝晚期的重大外交问题,在坚船利炮武力逼迫下,西方取得了"公使驻京"的权利.在此过程中,西方文明,尤其是国际公法对宗藩制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导致宗藩制度的瓦解.  相似文献   

16.
夷务与商务——以广州口岸毛皮禁运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91~1792年广州口岸的毛皮禁运事件不是由单纯的商务纠纷所引发的,它涉及到了中俄间的政治冲突。广州与恰克图两个口岸相隔万里,却互相牵连。由清廷、地方官员及外国商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的夷务管理与对外贸易间的关系,外贸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为政治所制约的。清朝的夷务管理政策已逐渐与实际的需要脱节。  相似文献   

17.
册封与朝贡是清季中朝宗藩体制的重要特征.依据宗藩体制,朝鲜国王、世子、王妃均须得到清帝册封;同时,朝鲜国王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使节到北京朝贡.封与贡既是宗藩体制的礼仪,也是维护宗藩体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对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中国明代时期,朝鲜与明朝之间的使臣走私贸易曾经十分活跃,但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藩属关系,两国使臣的走私贸易也具有了不平等性质。作为个人行为,明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虽然具有"掠夺"性质,给朝鲜政府和人民带来经济负担和痛苦,但这种个人行为却与有着政府背景的朝鲜使臣的走私贸易共同解决了朝鲜政府和人民在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需求,客观上起到了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朝鲜社会的的开放。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对清王朝的侵略,中国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宗藩关受到了严重冲击。同一时期,作为"隐者之国"的朝鲜在闭关锁国政策之下,封建统治逐渐衰落,加之,日本等资本主义列强随着清王朝国门的开启也开始对清之藩属虎视眈眈,朝鲜也面临着严重的开国危机。清王朝向来以体制攸关,尤其重视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体制,然而此种情况下,清政府为时局所迫不得不改变旧制,以在朝鲜实施"以夷制夷"之策来应对朝鲜已经临近的侵略危机。从众多层面上看,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是朝鲜的开国危机与清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晚明万历年间日本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明廷以保护藩属为名出兵,先后两次打败日本军队,维护了以明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封贡体系;晚清光绪年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清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封贡体系至此彻底崩溃。两次中国对日战争,其结果是一胜一负,但后者对中日朝三国的影响确是极为深远的。清王朝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朝鲜实质上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却崛起为东亚新兴霸主,朝着世界级的资本主义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