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才重要战略意义、选人用人的方针和原则、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有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理论。邓小平选人用人机制理论是我国新时期选人用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面前,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国有商业银行要沉着应对人才争夺战,防止人才继续流失,必须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以及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并从树立科学的人才理念、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企业兴旺发达的三个要素现代化设备、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及完善的用人机制与规章制度.如何做好这三个方面工作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在生产实践中,规章制度如何逐步完善和细化,管理人才如何进一步学习,培训接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湖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湖南省旅游人才队伍的待遇现状比较差,主要表现为薪酬制度、福利制度的不完善.要加快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就必须建立旅游人才激励优惠政策,优化用人的政策机制,完善人才开发的良好环境,做到政策吸引人、机制激励人,待遇留住人.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 ,将成为 2 1世纪竞争的焦点。江苏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拥有最多的人才 ,然而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人事管理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需要。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建立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关键 ,是要引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观念 ,调动企业家、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经理人的跳槽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经理人跳槽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及个人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人才活力,但是对企业的诸多工作也构成了负面影响。同时跳槽有利于职业经理人个人提高自身能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花费了各种成本。所以,我国需要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建立流动的具有弹性的用人制度和对职业经理人流动的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高校海归派人才的“留”与“流”成为了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了管理学理论及方法,对海归派人才如何能在我国高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及高校如何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来促进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进行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才派遣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的改革出现的一种新的用人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用人机制的一个补充。如今人才派遣这种新的用工方式正逐渐地被社会接受,并且以一种强劲的势头在各个行业发展。人才派遣的主要优点就是用人方式灵活,用人成本低,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程派遣,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并行派遣,可以单独派遣,也可以集体派遣。但是,由于人才派遣是新生的用人方式,社会上对这种方式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运用模式,在一些制度和规范上做的并不是很完善,同时一些企业信息不灵通,对于这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人才派遣可以做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利用人才派遣的优势为自己的单位进行服务。本文就针对人才派遣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帮助更多的企业了解人才派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大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择才而用,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探索和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发挥最大潜能;加强职工培训,训提高了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真正做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热爱、理解、关心员工,用真诚打动员工,赢得员工的认可,让员工尽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才智,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论和灰色关联度的企业人才招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和实现企业人才招聘的科学化、合理化,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灰色关联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即在什么样的选拔机制下选拔人才,以及如何在众多应聘者中间识别人才。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人才招聘模型,并指出在合理选拔机制下,企业偏向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实现收益较大;为了实现识别素质高的人才,建立了全面、系统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说明如何对人才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经济连续6年保持11%的增长速度,这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发展密不可分。但即便如此。新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现状也并不乐观。主要问题是:整体能力素质还较低;人才激励机制还较落后;人才配置方式还不尽合理;人才队伍学历水平偏低;队伍的年轻化程度也不高。应从专业学位教育、知名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开展对口支援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增强国企经管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新疆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型家具企业在人才结构、营销服务、市场管理、产品系列化、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应该根据企业自身优势,明确企业定位,更新管理理念,重视人才引进和改善人才结构,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加强销售人员的终端培训,建立市场信息网络,谋求中小型家具企业的持久发展,始终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人才相对论是一个包括能力、结构、环境、发展相对论在内的完整系列的较高层次的人才管理系统工程。随着中国加入WTO,竞争日益激烈,人才作用日益突显;而人才能力相对论中关于人才的长处短处与能力和需求关系、人才结构相对论中关于年龄、专业、气质结构、人才环境相对论中关于生活、工作、政策环境、人才发展相对论中关于培训培养有发展后劲的专业、实干型人才的理论,对于中国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组织的人才管理,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在出版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河北出版集团人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各单位领导班子状况、出版单位编辑人员情况、集团获奖图书和个人情况统计等方面对人才资源现状进行了盘点,并在数据统计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集团人才结构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优化该集团人才结构的三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人才严重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瓶颈。国有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认识到人力资本是国有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领导机制、用人机制、评价分配机制,把提高人的能力视为一项投资,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舟山市发展临港石化产业总体思路,今后舟山将努力打造现代化石化园区,走"生态化、一体化、专业化、园区化"的产业发展道路。石化园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部分,而软件建设的载体就是人才。目前舟山石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浙江海洋学院等省内高校办学资源优势,建立舟山临港石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管理,改善人才留用环境,构建产业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为石化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吸纳人才数量众多,其人才开发力度和水平不仅关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同样具有战略价值。当前,安徽省乃至全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存在"就业机器"与人才匮乏悖论、"人才孵化器"与人才培养不足悖论、"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偏差和人才流失与人才淤积二元并存等人力资源悖论现象,需要分析其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鼓励和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专业中开展分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例,分别从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培养机制与措施以及改革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人才培养,构建了“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专业方向人才”三位一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工科特色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如何寻找、甄别、使用人才,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的人员招聘不同于传统模式,既要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人才在动态中保持与企业及岗位的匹配,这种匹配必须通过内外、上下、平行的流动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达到调整和改善现代企业人才的结构,保持充足的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企业的人才招聘从理念到实践层面的系统设计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