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为捕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质、传统及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全球时代文明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判断在学理基础层面都必然集中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历史价值观上。为此,本刊特约这组专题论文,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为捕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质、传统及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全球时代文明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判断在学理基础层面都必然集中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历史价值观上。为此,本刊特约这组专题论文,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所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如何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即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武装人民的大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个人思想的理论基础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当下,在学术研究中,由于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存在着去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边缘化问题,这不仅曲解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还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所以,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科学对待当代各种社会思潮,推进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构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历史价值之间的历史间距,尊重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高于历史价值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开发潜能的价值宝库,其构建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确定历史基点,从资本主义资本逻辑批判确定现实基点,从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确定问题基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就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学术思想实力.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性质、特点、道路及其历史前提?这是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科学的认识,不能求助于远离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的西方理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新的理论资源和  相似文献   

6.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现实,当代中国哲学史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在以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历史时期为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灵魂、主线,如何以重要的哲学论争为背景提炼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选择和阐述各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如何论述各个时期的哲学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些都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理念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来,有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与理论针对性,其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回击五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主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从"对话"、"问题"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过程与"在场"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固化的实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一问题是我们检验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造的最终原则与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自称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尽管其内部存在着种种的分歧乃至对立,但大体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真谛的反思和重建、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寻三个部分。虽然这一思潮在对上世纪的历史实践进行理论反思的过程中有失误和很多不足之处,但它的确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迪和思想资料。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反要吸取其合理因素,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形态服务。  相似文献   

9.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意识形态概念经历了从贬义到中性含义的演变,这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观的视角生发从批判到建设的变化。这是时代和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理论自身内在发展逻辑所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嬗变史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在于:必须将理论置于现实之中,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现实逻辑;必须通过借鉴与批判把握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理论逻辑;必须通过自觉与灌输并进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学术界的传播和研究的近百年历史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形态和"在场"方式。近20年,由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为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入一种多样并存状态。在许多研究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所形成的"视界融合"中,才能突破原生态的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具体历史时空方面的限制",获得当代形态和当代意义。问题在于,这种多样化研究大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某种西方社会思潮或理论观点的拼接,而多样化研究视界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联系要远远弱化于它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或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就相关问题作出理论阐述和回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需要。西方社会思潮、部分党员干部行为失范、低效宣传工作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极力关注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普及,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于2009年公开面世。这部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思想性、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必将对中国高校的原理教学产生重大影响。但如何客观评价这部教材在教科书体系改革方面的历史地位呢?我们以为,必须要以史为鉴,只有把它还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流变史中,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它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基于此,本刊集中编辑了这组文章,详细分析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传播及其中国化历程,科学总结了我国近30年来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历史经验,客观评价了这部教材在教科书体系改革方面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代表编辑部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必须紧密结合不断回答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来展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立场和现实立场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必须从中国具体实践出发,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精髓;必须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成分;必须充分借鉴西方法治经验。  相似文献   

14.
孙树芳 《东岳论丛》2001,22(4):95-98
20世纪初 ,各种思潮先后涌到中国。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些思潮的影响。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 ,经过历史和现实的比较 ,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他们在选择社会主义时是由于正确处理了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空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系 ,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且如何与现实相联系,马克思主义能否面对21世纪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而作出自己的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最新发展理论形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批判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借鉴和素材.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深探现代性理论全局,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整体态势?如何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双重思想逻辑,明晰其内在关联?如何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实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国借鉴的价值意义?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为此,提出当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当代展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积极回应多元社会思潮,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的现实需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该课积极回应多元社会思潮,要以课本讲授为主,开展专题研讨;要选择重难热点,分章合理布局;要进行归纳总结,正确辨析评价,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三大历史语境:面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视域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发展的三大历史语境: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解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而思考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以及探索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内涵。此外,本文还直面了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重要理论挑战,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理论话语回应了世界上种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责难。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是关系到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解决如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明辨理论是非,端正政治方向,防止和避免在考察与研究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简单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作为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相统一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 ,反映了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着眼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 ,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对全球问题、人类未来的关注。研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认清其理论上根本性错误的同时 ,还必须看到它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问题、新观念 ,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反映了现代科学和人类文明的进展 ,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研究当代西方思潮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也是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利用其文明成果的需要。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待当代西方思潮 ,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